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58|评论: 0

[成都教育] 为退役运动员当老师“探路” 天府新区案例再成全国典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2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四川印发通知逗硬“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要求后,省内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和探索,又被列入了“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并持续引发关注和解读。这便是由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报送的《以“退役运动员教师共享”破解体教融合之困》案例。
共享老师四稿(改)154.png
(△“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名单,注:四川天府新区教育主管部门从今年起已调整为“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
据悉,天府新区依托2021年7月全国首创的四川天府新区体育教师共享中心(现为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以下正文简称为“教师共享中心”),构建了以“奥运(世界)冠军为引领、专职共享教师为骨干、兼职共享教师、机构共享教师共助力”的多元化共享师资队伍,以共享机制为急需专业力量的学校引入师资,“带来了不一样的体育课”,也为退役运动员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

>>>媒体视角
不一样的体育课,究竟哪里不一样?
“全班43名学生,有近40人排球垫球能达到中考满分水平了。过去总找借口请假的学生,现在也爱上体育课了。”毕显皓如是评价他在天府新区正兴中学所带班级的孩子。
共享老师四稿(改)500.png
(△毕显皓参加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研学活动)
作为四川省男排运动员,毕显皓职业生涯中拿过全国男子排球锦标赛冠军。现在,他是一名体育教师,用专业的方法给孩子们带来全新的体育课程,深受学校和学生欢迎。
在天府新区,自2021年9月起,每学期都有数十名像毕显皓这样的专业运动员走进天府新区的中小学校。以共享理念筹集专业师资力量,天府新区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为区域内100多所学校(幼儿园)提供了超过12万余节的优质体育课程,服务学生超过9万名,满意度评测平均达到98.21%。
天府新区成立于2014年,现有中小学校71所,在校教师近1.4万人,学生总数13.1万余人。作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各项事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人口聚集快,学生人数连续多年每年增长6000-8000人。
随着生源快速增长,加上随“双减”而来的课后延时等服务需求的出现,天府新区在推动综合教育课程改革时,面临师资不足的难题。这在体育课程上表现尤为突出。
以天府新区第五中学为例,该校校长万天亮介绍,过去高中阶段一周两节体育课,初中阶段一周3节-4节体育课,按照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中阶段学校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的要求,体育教师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另一个困境是:在建设特色化体育课程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方面,一些学校的体育教育能力和专业资源无法百分百满足改革的要求。”教师共享中心主任黎波说。
一些学校过去是农村中学,随着新区的发展变成了城市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尚未跟上。万天亮注意到,一些学校围绕中考项目去开展体育课,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上体育课只是为了拿分。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除了上好体育课,还要在延时阶段提供优质、丰富的体育教育。黎波说,这对一些学校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解决上述问题的传统办法是增加编制或招聘更多的教师,但天府新区没有用“老办法”。黎波表示,这是因为“这些老办法收效可能较慢,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即便采取扩编、招聘等办法满足了教师数量的要求,也难以实现学校体育向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在建设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过程中,天府新区直面上述问题,开始探索一条“量”“质”双优的道路。
调研过程中,他们关注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退役运动员。于是有了一条新的思路:把退役运动员引进学校,这样既能延续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又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
巧合的是,这个思路与四川省体育局有关方面不谋而合。彼时,四川省体育局也在为退役运动员的转型发展“探路”。
2021年7月,天府新区在全国首创成立教师共享中心,吸纳包括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在内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入驻,以共享机制为急需专业力量的学校引入师资,也为退役运动员打开一条新的出路。
毕显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一名体育教师的。他在四川男排在役12年,作为有3届全国运动会经历的老将、球队核心主力,长期代表四川男子排球队参加各类重大赛事,并创下包括全国锦标赛冠军在内的多项佳绩。
退役前毕显皓就定下了从事教育工作的目标,并考取了教师资格证。2021年8月,他参加了教师共享中心在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召开的推介活动,由此决定当一名“共享教师”。
当时,共有69名专业运动员与教师共享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天府新区的首批共享教师,为17所试点学校服务。
共享教师“不属于任何一所学校”,而是由教师共享中心统一调度,在多个学校流动教学,这种工作模式被老师们称为“走校”。
拥有教师资格证的运动员,教师共享中心安排其参与体育课的教学,主要是弥补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后产生的增量课程。尚无教师资格证的运动员,可参与到课后延时服务当中。其待遇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共享老师四稿(改)2032.png
共享老师四稿(改)2034.png
共享老师四稿(改)2036.png
(△毕显皓上排球课)
2024年秋季学期,毕显皓在天府新区正兴中学负责初中3个班的12节体育课、两节延时课以及学校田径队的训练,此外还负责万安小学1个班4节体育课的教学。
事实证明,毕显皓走到哪一所学校都受欢迎。参加过全运会、拿过全国冠军的经历,为他吸引了一大批“粉丝”。更让学生惊叹的是他的专业性,当毕显皓把球垫到七八米的高空又稳稳地接住时,总能在操场上掀起一阵阵的惊呼声。
万天亮曾观摩过毕显皓上课,他评价:“毕老师上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排球的美。”
共享老师四稿(改)2266.png
(△毕显皓带队参加校园排球联赛市级总决赛)
体育中考包含体能项目。为了让孩子们既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又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毕显皓设计了一系列独特的教学方法。比如,用玩飞盘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训练体能,而不只是跑步,孩子们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耐力。
“职业运动员通过共享模式进入学校后,丰富了学校的体育课程,提高了体育课的专业水准。”万天亮说,有外地学校的教师看到天府新区学生的动作后说:“一看就是专业教师教的。”
在万天亮看来,比传授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体育对学生品格的塑造。万天亮是体育教师出身,他认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加入,大大提高了体育课程的品质,推动了体育育人效果的体现,“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体育教给学生‘不怕输’的品格,敢于接受失败、迎接胜利,对塑造人格是非常好的。”(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案例解读
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四川天府新区以共享教育理念为引领,将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发展与破解学校体育师资不足不优、“一师一校”编制固化等问题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体教资源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联动”、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运营“双轨运行”的体教融合发展新路径。
共享老师四稿(改)2769.png
(△花样游泳世界冠军蒋文文和蒋婷婷在天府四中开讲)
共享老师四稿(改)2797.png
(△原山西省太原市蹦床队运动员高月西在天府新区合江小学进行蹦床授课)
共享老师四稿(改)2834.png
(△国家一级乒乓球运动员、裁判员汤尔格在天府新区万安小学授课)
搭建人才“蓄水池”。采取“教师共享中心招引、教育集团聘请、学校特色吸纳”等方式,构建以“奥运(世界)冠军为引领、专职共享教师为骨干、兼职共享教师、机构共享教师共助力”的多元化共享师资队伍。针对无教师资格证的退役运动员,采取“先入驻、再培训、后上岗”的方式进行,工作期间配备1-2名资深教师作为助教,并与高校共制成长计划,帮助其尽快取得教师资格证。
做实制度“硬支撑”。构建“招、管、培、研、督、评”六位一体管理体系,研制包括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服务保障标准3大子体系。通用基础方面,建立专家库、共享教师、遴选入校机构等管理制度,设置机构和师资进校的基本要求服务提供方面,实行“中心管人员总量、动态调整;中心管动态岗位、学校按岗选人;中心管人员薪酬、学校使用评价”服务保障方面,健全共享教师激励机制,在购房、就医、子女入学、教师关爱基金、评优选先等方面享受新区教师同等待遇。
构筑共享“立交桥”。创新探索“区管校用、排课走校”新模式,开发菜单式选师选课IT系统,国家体育课程由学校提需求、教师共享中心派教师,2024-2025学年度优选99名储备体育共享教师全区排课走校、多点执教,打破了教师身份限制,实现了“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多方评价
“我们可以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不断磨练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与不同背景的教师合作,共同探索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学生而言,教师共享中心带来了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课程选择,学生们能够接触到不同风格和专长的教师,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教育。”
——国家一级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汤尔格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在人人交互的教育场景中,运动员独特的身份特点、训练经历、比赛经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与崇拜,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帮助学生种下‘体育梦’。同时,身份角色的转变使得运动员从曾经自己站上赛场,变成如今帮助学生站上赛场,能够帮助运动员完善自身的教育人格,树立教育梦想,从而在师生关系的‘双向奔赴’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回归。”
——天府四中教育研究院主任助理杨力在接受《中国体育报》采访时说

>>>延伸阅读
基于体育课的探索,天府新区逐步把“共享”范围扩大到了艺术、心理、劳动、科学、国防等教育领域。2022年11月,四川天府新区体育教师共享中心更名为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起源于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工作的全国政协提案,还入选了全国政协2022年度优秀提案。
成都市委高度关注这项探索,把“推广教师共享模式”写入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2023年4月,基于天府新区的试验,成立了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截至2024年8月,成都市共享教师从最初的1665名,发展到包含奥运冠军、艺术家、科学家、名优教师、银龄教师等在内的7672名,相继推出“优师天府”“运动天府”“美育天府”“科创天府”“工匠天府”“荣光天府”“文博天府”“法治天府”“财商天府”共9个项目,惠及600余所学校和104万名师生。目前锦江区、都江堰市等9个区(市)县的教师共享中心也已建成,“未来将构建起‘市级统筹、县级落实、学校参与’的三级联动教师共享体系。”
矩阵_副本_副本.jpg

(综合“四川教育发布”、中国青年报、中国体育报、央视、中国教育报,图据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