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评:让年味回归纯粹,戒形式主义,从过年互发信息开始
谢歌说事
在岁末年初的喧嚣中,我们总能看到一种现象:人们忙碌于手机屏幕前,手指飞快地点击、滑动,互发着各式各样的新年祝福信息。然而,在这看似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形式主义倾向,让原本充满温情与期待的过年氛围变得愈发淡薄。
过年互发信息,原本是一种传递祝福、增进情感的方式。但当这种行为被过度包装、机械复制时,其内在的情感价值便大打折扣。我们收到的信息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真情,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种任务、履行一种形式。这样的信息,除了让我们感受到一时的热闹外,很难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形式主义不仅侵蚀了我们的过年方式,更在无形中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这种方式来维系关系,却忘记了面对面交流的珍贵。我们忘记了,真正的情感交流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真诚的。而这一切,都是形式主义所无法给予的。
戒除形式主义,让年味回归纯粹,需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年方式。应该明白,过年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传承。应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用真情去传递每一份祝福。
我们可以尝试用更传统、更质朴的方式来庆祝新年。比如,写一封手写的信件,将心中的祝福与思念倾注于笔尖;或者,组织一次家庭聚会,让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再或者,参与一次社区活动,与邻居们共同感受节日的喜悦与温暖。
当然,我们也不必完全排斥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是,在使用科技手段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情感的投入与表达。可以利用视频通话来拉近与远方亲人的距离,用真挚的话语来传递彼此的关怀与思念。
戒形式主义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让年味回归纯粹。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共同携手,让爱与真情成为节日永恒的主题。让过年不再是一种形式上的敷衍与应付,而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
让年味回归纯粹,戒形式主义,就从过年互发信息开始。最后,还是没忍住形式一回,祝大家新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