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36|评论: 0

大文豪鲁迅(长篇小说)第30-34章 袁竹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5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文豪鲁迅(长篇小说)[size=29.3333px]第30-34章
袁竹著
作者简介:作家袁竹,笔名袁语奏,石竹山人,四川德阳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逍遥画派创始人,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入库人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授权中国书画名家工作室,《中华英才》半月刊人物风采独家专访百年英才系列人物之一;cctv央视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国画研究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新华社主管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9)入编者, “百度百科”“秒懂百科”“今日头条百科”“360百科”收录词条。袁竹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书画有深刻而广泛的研究,他的艺术造诣不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作方向,对山水画创作进行新的尝试丶新的探索,用国际视野来发展国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他提出新时代国画要走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之路的理念,独创“豹纹斑”、“牛毛纹”两个皴法,将中国画精髓“写意”与世界主流艺术抽象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逍遥山水风格。代表著作《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袁竹》大红袍品牌精装图书,20228月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二)·袁竹山水画作品选》活页教材,20233月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袁竹创作的长篇小说有《怪才李调元》《梁启超》《康有为》《蔡元培》《王国维》《大文豪鲁迅》《大师齐白石》《一代宗师黄宾虹》《张大千》《一代大师黄筌》《逍遥山水醉华夏》等。
30章
1915年的那个冬日,古城北京被一层薄薄的雪花轻轻覆盖,显得格外宁静而深邃。鲁迅,这位正值壮年的文化斗士,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却在这片宁静中找到了另一片精神的栖息地。
一月之初,鲁迅的案头多了一册沉甸甸的《会稽郡故书杂集》,这是他辛勤辑录的成果。这本书,汇聚了会稽郡(今绍兴一带)的历史遗珍,从古籍残卷到民间传说,无不透露出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巧妙地借用了二弟的名字作为印行署名,既是对家人的一种保护,也是对自己研究工作的一种谦逊态度。
与此同时,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与校对,鲁迅委托金陵刻经处刻印的《百喻经》也终于完成。这部佛教寓言集,在鲁迅的笔下与刻刀下,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每一则寓言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启迪着读者的心灵。他深知这部经典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学性,更在于其深邃的哲理思考,能够引导人们走出迷茫,寻找内心的光明。
除了对古籍的整理与研究,鲁迅在这一年还展现出了对金石拓本的浓厚兴趣。工作之余,他常常漫步于古玩市场,或是深入乡间田野,搜集那些散落在民间的金石文物。每当发现一件珍贵的拓本,他都会如获至宝,细心地擦拭、鉴赏,并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与发现。这些金石拓本,不仅让他领略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更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鲁迅的眼中,这些古籍、佛经、金石拓本,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探索人性、社会与宇宙真理的钥匙。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这些文化遗产,将它们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后世。而他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养分,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岁月流转,当后人翻开那一册册泛黄的古籍,品读那些充满智慧的寓言故事,或是凝视那些精美的金石拓本时,或许能够感受到鲁迅当年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而他留下的那些文字与思想,也如同璀璨的星辰一般,永远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在新文化运动的风暴来临之前,鲁迅,这位以“周树人”之名行走于世的文学巨匠,选择了一条看似静谧而深邃的道路——抄古碑、整理古小说,这不仅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敬畏,也是他在时代变迁前的一种自我沉淀与思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为自己取号“俟堂”,“俟”字寓意深远,既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对生命终极归宿的淡然接受。他言及“等待死”,实则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对生命价值、文化命运以及社会变革的深刻反思与等待。
鲁迅记忆中的三味书屋,不仅是他求学时光的见证,更是他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寿镜吾先生为后亭取名“自怡”,并题写“寄傲”二字,这不仅体现了老先生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也在无形中影响了鲁迅,让他在纷扰的世事中寻得一丝宁静与坚持。三味书屋的腊梅与木樨,不仅是季节更迭的标志,更是鲁迅笔下中国精神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象征。他以梅喻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希望,相信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中国也能像梅树一样,在腐朽中孕育新生,绽放出更加繁茂的生命力。
此时的鲁迅,或许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回望三味书屋的点点滴滴,心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知前途的憧憬。他深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家的命运与未来,都需要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去思考、去行动。因此,他选择以笔为剑,以文载道,用文字的力量去唤醒沉睡的国民,去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鲁迅的一生,就是一部不断追求真理、勇于担当的奋斗史。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俟堂”二字的深刻内涵,不仅等待着生命的最终归宿,更在等待着一个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未来。
31章
1916年的春末夏初,北京城被一层柔和而略带暖意的金色轻纱所覆盖,古城墙下,岁月悠悠,一株老槐树静静地伫立,它的枝干斑驳,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史书,每一道裂纹都藏着过往的风雨与阳光。轻风拂过,槐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讲述着千年的故事,又似在迎接一位即将步入它荫庇下的不凡来客。
就在这片充满诗意的时光里,鲁迅踏着细碎而斑驳的阳光,缓缓步入了这古城的一隅。他肩上扛着的是对知识的渴望,手中紧握着的是一卷卷沉甸甸的书籍,那些书页间,藏着他对未来的思索与对现实的批判。
“补树书屋”,一个听起来便充满故事与韵味的地方,坐落于会馆的深处,四周被幽静与古朴所包围。鲁迅步入这方小院,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与安宁。书屋不大,却布置得极为雅致。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种书籍,从古典文学到现代思潮,无一不显示出主人的博学与深邃。鲁迅轻轻放下手中的书籍,站在窗前,凝视着远处模糊的古城轮廓,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感慨与灵感。
五月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与老槐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沧桑的画面。鲁迅坐在桌前,提笔欲书,但思绪却如同这光影般跳跃不定。他想起了过往的种种,那些为国家命运忧虑的日子,那些用笔尖触碰社会痛点的瞬间;同时,他也开始构思未来的篇章,如何用文字唤醒沉睡的灵魂,如何以笔为剑,刺破黑暗的迷雾。
就在这时,一阵清风穿堂而过,带来了槐花的淡香,也似乎带走了鲁迅先生心中的一丝杂念。他深吸一口气,笔尖轻触纸面,开始了新的创作。文字如泉水般涌出,时而激昂,时而深沉,每一句都凝聚了他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补树书屋,其名寓意深远,仿佛是时间在这里特意留下了一片修补心灵的净土。院内,几株新栽的梅树与竹影交错,虽不及老槐那般沧桑,却也透着一股不屈与生机。
日复一日,补树书屋成了鲁迅先生笔下世界的起点。他或伏案疾书,针砭时弊,文字间激荡着对旧世界的深刻批判;或静坐沉思,于古籍碑刻中寻找灵魂的共鸣。每当夜深人静,烛火摇曳,他的身影便与窗外的月光融为一体,显得格外孤独而又坚定。
在补树书屋的每一寸空间里,时间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缓缓流淌,与鲁迅先生的笔触交织在一起,编织出一幅幅深刻而细腻的时代画卷。春末夏初的微风透过半开的窗棂,携带着外界的花香与草息,轻轻拂过书桌上的纸张,也似乎在为这即将诞生的文字添上一抹自然的芬芳。
鲁迅先生坐在他那张略显陈旧的木桌旁,桌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书籍、稿纸和笔。他的眼神时而锐利如鹰,穿透文字的迷雾,直击社会的病灶;时而又温柔似水,流淌出对人性深处的理解与同情。他手中的笔,就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不仅剖析着时代的病痛,更在寻找着治愈的良方。
在那些漫长的日子里,补树书屋成为了鲁迅先生思想的避风港。每当外界的喧嚣与纷扰侵扰了他的心灵,他便会躲进这个小院,让心灵在书页间得到片刻的安宁。他会在梅树下漫步,聆听竹叶的低语,让自然的韵律洗涤掉心中的尘埃;他也会在月光下静坐,凝视着星空,思考着宇宙与人生的奥秘。
然而,鲁迅先生深知,作为一名文化战士,他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安宁与满足。他必须拿起笔,继续为那些还在黑暗中挣扎的人们发声。于是,在补树书屋的每一个夜晚,当万籁俱寂之时,他便会点燃烛火,让那微弱而坚定的光芒照亮他的笔尖。他的文字如同锋利的剑刃,划破黑暗,照亮前行的道路;他的思想如同炽热的火焰,燃烧着旧世界的腐朽与不公。
随着时间的推移,补树书屋逐渐成为了鲁迅先生文学创作和思想探索的重要场所。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在这里诞生,他的许多深刻见解也在这里形成。这个小院见证了他的辛勤耕耘与不懈追求,也见证了他对时代、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独特理解。
当岁月流转,补树书屋的梅树已经郁郁葱葱,老槐也更加枝繁叶茂。而鲁迅先生虽然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每当人们走进这座小院,仿佛还能感受到他那份坚定与执着,仿佛还能听到他那激昂而有力的声音在耳边回荡。补树书屋不仅是一座物理空间上的居所,更是一座精神上的殿堂,它永远地镌刻在了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的丰碑之上。
转眼,秋风起,黄叶纷飞,十二月的寒意悄然降临。鲁迅先生决定暂时放下手中的笔,踏上归途,请假由津浦路返回故乡。这一路上,火车轰隆作响,穿越了北方的广袤平原,也穿过了他心中的万千思绪。他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中既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未竟事业的无限感慨。
归省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并未完全沉浸在家庭的温馨之中。他深知,作为一名文化战士,自己的使命远不止于此。于是,在闲暇之余,他依然坚持搜集与研究古代造像及墓志拓本。这些静默的石刻,仿佛是他与历史对话的桥梁,每一笔一划间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他细心地擦拭着拓本上的尘埃,仿佛是在为那些被遗忘的灵魂拂去岁月的风霜。
在那些漫长的冬夜里,鲁迅先生常常独自一人在书房中,借着昏黄的灯光,细细品味着拓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他的思绪随着这些古老的艺术品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着一场场无声的对话。在这些对话中,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用笔杆子唤醒国人、改造社会的决心。
终于,当春天的脚步再次临近,鲁迅先生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更加坚定的信念,重新踏上了返回北京的征途。补树书屋依旧静候着他的归来,而他也知道,那里将是他继续战斗、继续书写不朽篇章的地方。
这一年,对于鲁迅先生而言,是充满转折与深思的一年。在补树书屋的每一个日夜,在归省的每一次沉思,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他与那些古老造像及墓志拓本的不解之缘,更是成为了他人生旅途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32章
1917年初,冬日的余晖如同老画家笔下未干的墨渍,在天际缓缓铺展,却难以驱散京城上空那层厚重的寒意。雪花虽已不再频繁地飘落,但空气中仍弥漫着刺骨的冷冽,仿佛连呼吸都能凝结成霜。北京城,这座古老而又沉重的都城,被一层淡淡的忧郁与期待交织的氛围所笼罩,静谧中透着几分不安的躁动。
鲁迅此刻正站在火车站的月台上,目光穿越熙熙攘攘的人群,望向远方即将驶来的列车。他的脸上,既有归心似箭的急切,也有对未知挑战的淡然。行囊虽不沉重,却装满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回想起故乡绍兴的温柔水乡,那些青砖黛瓦间流淌的静谧时光,鲁迅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温柔的微笑。那里,有他童年的欢笑,有母亲温柔的叮咛,还有那些关于故乡的记忆,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温暖而遥远。但这份眷恋并未让他停下脚步,他知道,自己肩上承载着更重的使命——用文字唤醒沉睡的国民,照亮前行的道路。
随着列车缓缓驶入站台,鲁迅踏上了归途。车厢内,人声鼎沸,却难掩他内心的宁静。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望着窗外不断倒退的风景,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旧日生活的片段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那些熟悉的面孔、亲切的话语,以及那些未曾遗忘的梦想与追求,一一浮现。
然而,更多的,是对新一年工作的期待与规划。他知道,回到北京,他将再次投身于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用文字作为武器,向封建残余、向愚昧无知宣战。他的心中已勾勒出一幅幅蓝图,关于如何以更加犀利的笔触揭露社会的黑暗,如何以更加深邃的思考启迪民众的心智,如何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播撒下希望与光明的种子。
列车继续向前,穿越了一两个日夜,终于将鲁迅带回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北京城。下车的那一刻,寒风迎面扑来,但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醒与坚定。他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于是,鲁迅迈开步伐,踏入了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年。他迅速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与创作中。他深知,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唯有以笔为剑,方能唤醒国人的意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他更加勤奋地搜集各类资料,深入研究各种社会问题,力求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一个真实而深刻的社会面貌。
然而,好景不长,七月初,夏日的酷热本应带来一丝躁动中的活力,然而北京城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阴霾所笼罩。张勋复辟事件,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骇浪,让整个京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与不安。
鲁迅得知这一消息时,正伏案于书桌前,笔尖轻触纸张,却仿佛有千斤重。他的眼神中闪烁着难以置信与深深的愤怒,手中的笔仿佛成了他内心情感的唯一宣泄口,却在此刻失去了方向。他无法想象,在这个看似已经步入新时代门槛的国家,竟然还会发生如此荒谬的倒退之举。
张勋的复辟,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嘲弄,更是对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所换来的进步成果的践踏。鲁迅先生深知,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倒退,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极大侮辱,是对国家未来命运的严重威胁。
愤怒之余,更多的是失望与痛心。他失望于那些仍沉浸在旧梦之中,不愿醒来的人们;他痛心于国家与民族在关键时刻的脆弱与无力。鲁迅先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他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发出最响亮的抗议之声。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离职。这个决定并非轻率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坚定选择。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世人表明自己对于封建复辟的坚决反对,以及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
在离职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并没有选择沉默或逃避。相反,他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社会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为国家的未来呐喊助威。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对拓本的搜集与研究工作。这些古老的石刻与碑文,不仅是他了解历史、洞察人性的重要途径,更是他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源泉。
随着张勋复辟事件的平息,鲁迅先生也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但他知道,这场风波虽然暂时过去,但国家与民族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却远未结束。因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与决心,要继续用笔尖的力量去揭露黑暗、唤醒民众、推动变革。
这一年里,鲁迅先生的生活与创作都充满了波折与挑战。但他始终保持着那份坚韧与执着,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篇章。他的文字如同锋利的刀刃,切割着旧世界的腐朽与不公;他的思想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与方向。而补树书屋,这个见证了他无数日夜辛勤耕耘的地方,也永远地镌刻在了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的丰碑之上。
33章
1918年,随着春风的温柔轻抚,北京城逐渐摆脱了冬日的严寒,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一年,对于鲁迅先生而言,更是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的笔下仿佛被春风唤醒,灵感如泉涌般不断涌现,开启了他文学创作生涯的新篇章。
自四月起,他的笔下如同泉涌,一篇篇深刻而犀利的作品接连问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如同一声惊雷,划破了当时文坛的沉寂,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和犀利的笔触,震撼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狂人日记》通过一位被视为“狂人”的主人公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对旧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鲁迅先生巧妙地运用了日记体的形式,使得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与周围环境的冲突更加鲜明,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那种被压迫、被束缚的绝望与挣扎。
小说中,“狂人”的形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疯子,而是一个具有超前意识、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揭露真相的觉醒者。他的“狂言狂语”,实则是对封建礼教最深刻的批判与控诉,是对人性被扭曲、被扼杀的强烈抗议。
《狂人日记》这篇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震撼了整个文坛乃至整个社会。小说采用象征的手法,通过一个“狂人”的视角,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病态与残酷,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礼教与制度背后,隐藏着的却是无数生命被吞噬、人性被扭曲的黑暗现实。
《狂人日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强烈控诉书。它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旧社会的毒瘤所在,让人们在触目惊心的同时,也不得不开始反思与觉醒。鲁迅先生以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力,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开始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国家命运,他们纷纷拿起笔杆,加入到新文化运动的行列中来。这股由鲁迅等先进知识分子引领的思想潮流,最终汇聚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篇小说,如同一枚重磅炸弹,投进了当时沉闷而压抑的文学界,瞬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和犀利的笔触,无情地抨击了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与虚伪。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先生巧妙地运用了一个“狂人”的形象,借其疯言疯语,道出了许多清醒之人不敢言、不能言的真相,让读者在震撼之余,也不得不深思其背后的社会根源与人性弱点。
《狂人日记》的发表,不仅标志着鲁迅先生文学创作生涯的正式开启,也预示着他将成为文学革命思想领域的急先锋。他以一己之力,挑战着旧有的文学观念与审美标准,推动着中国文学向着更加现代化、更加贴近人性的方向迈进。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着无数青年学子投身于文学创作的洪流之中,共同为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忙于文学创作的同时,鲁迅先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另一项重要使命——搜罗研究拓本。这些古老的石刻与碑文,对于他来说,不仅是了解历史、研究文化的宝贵资料,更是激发创作灵感、深化思想认识的重要源泉。因此,在这一年里,他依然保持着对拓本的浓厚兴趣与高度关注,不断搜集新的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曙光照耀下,中国大地也悄然酝酿着一场深刻的思想觉醒。鲁迅,这位时代的敏锐观察者与深刻批判者,深受这一伟大事件的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一众先进知识分子并肩作战,他们以笔为枪,以文会友,共同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新文化运动浪潮,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化革新中,鲁迅站在了反帝反封建的最前沿,他如同一位勇敢的灯塔守望者,用文字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引领着人们向着光明与自由迈进。他积极倡导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这些理念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散了旧社会遗留的阴霾与腐朽,为中国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34章
1919年,一个充满变革与探索的年份,鲁迅先生的思想与创作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生机勃勃,不断向上。在这一年里,他不仅继续深耕于文学创作与思想启蒙的土壤,还积极投身于个人生活的变迁与家庭关系的革新之中。
一月,寒风虽凛冽,却挡不住思想的火花在中华大地上热烈绽放。鲁迅先生,以他那支锋利的笔,再次划破时代的沉寂,对爱情这一自古以来便缠绕人心的永恒主题,发表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撰写了《随感录四十》。此文一经问世,便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无数渴望自由与真爱的心灵。
《随感录四十》发表于《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这一刊物在当时已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汇聚了众多寻求变革与进步的先驱。鲁迅先生此文,无疑为这片阵地增添了更加璀璨的光芒。而后,此文又被收录于他的杂感录《热风》之中,成为了他对爱情、人性及社会关系深刻思考的又一重要篇章。
在《随感录四十》中,鲁迅先生以平实而又不失犀利的语言,深入剖析了爱情的本质与意义。他反对封建礼教对爱情的束缚与扭曲,认为真正的爱情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上,而非金钱、地位或传统观念的枷锁。他鼓励人们勇敢追求真挚的情感,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与束缚,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自由。
鲁迅先生的这一见解,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有力批判,更是对人性深处对爱与自由的渴望的深切呼唤。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的远见卓识和人文关怀。他让人们看到,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仍有人愿意为爱情、为人性、为社会的进步而发声、而奋斗。
《随感录四十》不仅是一篇关于爱情的随感,更是一篇关于人性解放、社会进步的宣言。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去追求那个更加美好、更加自由的世界。而鲁迅先生,也因其在这篇文章中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成为了后人心中永远的文化巨匠和思想导师。
八月,北京的夏末秋初,微风中带着一丝凉爽,鲁迅先生迎来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购买并修缮位于八道湾的公用库屋,作为他与家人新的居所。
这座位于八道湾的宅邸,虽曾作为公用库屋使用,但在鲁迅先生的眼中,它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与希望。他亲自参与挑选,最终决定将这里作为自己与家人新生活的起点。购买之后,鲁迅先生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修缮工作中去,他不仅要改善居住的环境,更希望在这里构建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数月的时间,如同流水般匆匆而过。在这段日子里,鲁迅先生与工匠们一同忙碌,从设计布局到选材施工,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期待。随着工程的推进,宅邸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终于,到了十一月,修缮之事已略备,这座原本简陋的公用库屋被改造成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在这个新居里,鲁迅先生与二弟周作人一同迁入,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篇章。新居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清新与雅致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安详。这里不仅成为了他们居住的地方,更是他们心灵得以栖息的港湾。
这一举动对于鲁迅先生而言,不仅仅是一次居住条件的改善,更是他对未来生活美好憧憬与积极规划的具体体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为家人创造一个更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安宁。同时,这也标志着他在个人生活领域的一次重要转型与升华,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化巨匠之外,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与担当。
与此同时,鲁迅先生在思想领域的探索也未曾停歇。十月,他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载于《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后收入论文集《坟》。在这篇文章中,他深刻反思了传统家庭观念对子女的束缚与压迫,提出了改革家庭、解放子女的迫切需求。他主张父母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尊重他们的个性与选择,引导他们走向自由与独立的人生道路。这一思想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为后来的家庭改革与子女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十二月,岁末年初之际,鲁迅先生决定暂时放下手头的繁忙,请假经由津浦路踏上了归乡的旅程。这条蜿蜒的铁路线,不仅连接着北京与故乡的地理距离,更承载着鲁迅先生对家的深深思念与期盼。
随着火车缓缓驶动,窗外的风景如画卷般展开,既熟悉又陌生。鲁迅先生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即将见到亲人的喜悦,也有对家乡变化的好奇与期待。经过数日的颠簸,他终于回到了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
归省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与母亲、三弟周建人共聚一堂,享受着难得的团聚时光。他们围炉夜话,分享着彼此的生活点滴与所思所感。母亲的慈爱与关怀,三弟的成长与变化,都让鲁迅先生感到无比的温暖与幸福。这些温馨的场景,不仅加深了母子兄弟间的情感联系,也让他感受到了家的力量与温馨。
除了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外,鲁迅先生还亲自感受了家乡的变化。他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着那些新建的房屋、改良的农田以及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欣慰。他知道,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时代进步的见证,也是家乡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在归省期间,鲁迅先生还积极参与了家族中的一些事务,与亲友们共商未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也展现了他作为家族一员的担当与奉献。
最终,当离别的时刻来临,鲁迅先生带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不舍,奉母偕三弟周建人一同返回了北京。这次归省不仅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亲情的力量,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在忙碌的创作与生活之余,鲁迅先生依然保持着对拓本搜罗与研究的热情,继续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919年,对于鲁迅先生而言,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与思想启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在个人生活与家庭关系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与成长。这一年的经历与成果,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