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072|评论: 0

[百家争鸣] 廖全京 | 关注生活链中人的自我冲突 ——戏曲现代性和人性复合性琐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廖全京 | 关注生活链中人的自我冲突

——戏曲现代性和人性复合性琐议


2024-05-23 13:35:49 来源: 联忠评戏




2024年第5期 总第804期
关注生活链中人的自我冲突
——戏曲现代性和人性复合性琐议



廖全京

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研究员

经典是有魔力的。

当我写下本文的标题时,脑海里浮现出《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与国王对话的那个场面。波洛涅斯说:“……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内心,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接下来国王的旁白似乎是对波洛涅斯的回应,更显露出国王自己的内心:“啊,这句话是太真实了!它在我的良心上抽了多么重的一鞭!涂脂抹粉的娼妇的脸,还不及掩藏在虚伪的言辞后面的我的行为更丑恶。难堪的重负啊!”①
天才的莎士比亚!入骨三分的戏剧情境!
这个片段不仅表现了剧中人对他人的认知和自我的剖白,而且传达了莎士比亚对生活链中人的自我冲突、对人性复合性的认知。我想找到人的这种“难堪的重负”与戏曲现代性之间的关联。
在尚未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国情下大谈戏曲现代性,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但是,中国戏曲不得不面对时代提出的现代性挑战的现实,又迫使我们不能不思谋在先。本文谨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的古训,试图说说戏曲现代性与人性复合性这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是为开场白。

看似无关的关联

何谓现代性?言人人殊。一般认为,现代性产生于社会现实因素与思想观念因素相互作用、彼此强化的现代化过程中。②就世界范围而言,“现代性”这个兼具历史学和文化学双重含义的概念的形成,是与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永恒的主题分不开的。这三大关系几乎贯穿一切古老的传说、神话、诗歌(包括诗剧)的主题,同时也是所有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与科学的核心与灵魂。在人、自然、社会这个开放的闭环中,人居于中心位置。毫无疑问,人也是包含戏曲现代性在内的所有现代性概念的核心。回顾人类思想史、文化史,不难发现历代哲学家、思想家都在企图解开这三大关系之谜,并以此主题构成体系,阐发思想,建立学说。同样,历代的戏剧学者、戏剧史学者著书立说,在总体上也离不开以人为核心的这个永恒的主题。由此可见,戏曲现代性与人和人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在某种意义上,探讨戏曲现代性问题,首先的和根本的就是探讨人和人性问题。
戏曲现代性与人性复合性这两个看似无关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表现在包括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在内的所有现代戏曲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将戏曲作品的创作过程视为对个体的人及其情感世界的发现、肯定、传达、表现,这早在中国的汤显祖与英国的莎士比亚之间,就获得了相互的印证和彼此的彰显。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不断地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那遥远的呼应中,体味爱情、感叹人生、认知人性、丰富精神。而产生这种呼应的思想基点,正是亚、欧双方对于活泼的青春生命的描写,对于滚沸的人的情感生活的表现,对于共同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和浪漫情怀的近乎狂热的呼唤。当岁月的流水漫过旧世纪的堤坝,涌进更加宽阔的河床,日益逼近的现代戏曲潮头,使戏曲现代性与人性,尤其是与在深层心理上充满矛盾性和复杂性、幽微性的现代人的人性复合性之间,产生了更加密切的内在联系。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提出这样一个似乎不成题的问题?答曰:因为我看到了一种存在问题的现象,那就是在近些年来上演或未上演的部分现实题材的戏曲剧本中,我看不出戏曲文学与一般新闻报道的区别。具体来说,就是某些剧作中只有事件或情节的转述,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的甚至见事不见人。戏中的人物被情节掩盖,或沦为编剧的肉喇叭、导演的活道具。不妨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浮于事”。我并不否认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有过“报道剧”“活报剧”等这一类戏剧样式。但是在生活于21世纪的人们眼里,这种戏剧毕竟是特殊历史阶段(如抗战时期)的产物,一般在艺术上都相当粗糙,没有太多审美追求,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再者,即使是这类戏中极个别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如著名的《放下你的鞭子》这部带有某种报道色彩的独幕剧,它的成功也是因为立足于以人物塑造为美学前提。因此强调戏曲现代性与人和人性之间的联系,借以推动对这种审美联系的认知和把握,或许算得上一剂对症的药方?


应当常谈的常识

在明确戏曲现代性与人和人性之间内在联系的前提下,有必要对人性复合性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作为与戏剧本体论、戏剧文学论范畴相关的基本理论,人性复合性问题或者说人性的丰富、多重、错综、变化的构成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艺理论界就有过相关的讨论并有过相对的结论。毫无疑问,对所有艺术门类的创作者来说,人性复合性确实属于常识。但是,事实一再告诫我们,这是一个不仅非常重要而且没有过时的常识,一个应当经常谈论和温习的常识。我们知道有的常识往往就是一种观念的显现。对人性复合性的认知就反映了一种观念。我由此想起了相信某些观念是“发自心灵的物质”的哲学家、观念史学家以赛亚·伯林,进而想起了伯林一生痴迷的对象——卡尔·马克思和他的关于社会和自然中的人的观念,以及马克思关于人性复合性的观念。这些观念,相对集中地体现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
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对《手稿》(又称《巴黎手稿》)的翻译和研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从学术的角度看,作为《资本论》的“胚胎”,《手稿》中的经济学思想(异化劳动论)、哲学思想(实践唯物论)和马克思在书中表达的关于未来社会的政治愿景,无不对现代艺术理论和艺术美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手稿》在上述几方面的见解,是建立在对人、自然、社会这三大关系的大量篇幅的论述基础上的。而这些论述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则是马克思那有力量的观念——人本质观。在这种有别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观念看来,人的本质包括劳动、人的需要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同时指出,这种本质不是抽象的,绝对不变的。人本质观,涉及面广。这里,仅就《手稿》中对认知戏剧人物内心世界有所启迪的论述做一点粗浅的评介。
在马克思看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里有三个关键词:“社会存在物”“全面”“完整”,这是认知人性的基本点。什么是“全面”?怎样叫“完整”?这就涉及人性的复合性。《手稿》接着写道:“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③马克思从生理学、心理学连通并上升到社会学,对人的本质即现实的实现做了精准的概括。请特别注意括号里的那段话。马克思认为包括劳动、人的需要和社会关系的总和都是对人的本质的占有,都可以被称为“现实的实现”。他在括号中进一步指出,作为“完整”“全面”的人和他的存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本质是多种多样的。这里的“现实”,可以理解为人们无法摆脱的生活链。这里的“多种多样”,指的是人的现实性、人的本质和人的活动的多种多样,可以说它几乎涵盖了人性的全部。同时“多种多样”又几乎是复杂性、矛盾性、深邃性、幽微性的同义词。《手稿》昭示后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他的生活和思维具有广泛的范围和多样的色彩,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具有全面的性质。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人性复合性具有充分、客观的认知。作为一种重要的观念,马克思的人本质观,仍然是我们今天对于戏曲现代性认知的重要理论参考。同时,它又是整个戏剧创作过程的精神起点和意识归宿。历史与现实反复告诉我们,对人性复合性的观察、思考、研究、表现,永远是戏剧创作的中心任务和关键环节。直面空前丰富、复杂、深邃、矛盾的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牢牢抓住人的“灵魂的深”(鲁迅语),从人性的复杂多变性入手塑造人物形象,以现实的即生活链中的人的生命表现为艺术目标,始终是所有戏剧创作者(包括编、导、演及舞美等)的唯一宗旨和不二法门。
此番议论自然也是有感而发。与前文谈到的“人浮于事”的现象相类似,不难发现在近些年的部分戏曲剧作中,人与事虽然有了这样那样的联系,人终于在情节中行走,戏确实在动作中推进。但是,人无内在,戏不走心。说具体些,剧作中的人物或虽有姓名,却无性格;或虽有性格,却无内心。也就是说,那性格仅仅单一地浅在于外表,无关乎内在。更遑论生活中的人的自我冲突,灵魂深处的心理分析!不妨把这种现象称为“魂不附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剧作中的人物性格呈现为单一而表面的阶级化、政治化。其人其事,其表其里,唯见阶级标签,只闻政治口号。究其实,也是一种“魂不附体”。要知道,曾几何时,我们的戏曲舞台上就出现过此类状况,那是对马克思的人本质观的误读的结果。历史多次敲响过警钟:马克思确实强调人与环境的诸般关系中的阶级关系、政治关系。但是,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把一切关系全部归结为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把生活链中的复杂而丰富的规定性简单化为单一的阶级性、政治性。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反思现代的现象

岁月风霜既往,戏曲与时俱进。
为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奠定基础的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过去近200年了。今天,中国戏曲正以它独特而鲜明的现代性出现在以东方文化为背景和底蕴的绚丽舞台上。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历史精神和文化价值层面的戏曲现代性最初的传神亮相,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个历史的瞬间,尤其是戏曲现代性特别钟情的1987年。在人们的记忆里,那是一个以反思性和探索性为特征的戏剧年代。且不说话剧《桑树坪纪事》和稍早的话剧《狗儿爷涅槃》在那一年沉钟般的心灵撞击,也不论福建中青年剧作家群倡言“写心史剧论”在那一年和之后的广泛影响,仅就戏曲界而言,在戏剧观大讨论的推动下,这一年仍然持续涌动着“探索戏曲”的热潮。回头看去,那一年几乎被不绝于耳的“戏剧危机”呼喊声淹没的“探索戏曲”,最值得重视的是它在探索中的反思。而这种反思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它是通过表现生活链中人的自我冲突,即最残酷的人自身的搏斗来实现的。从本质上看,这种表现与其说是对戏剧中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人的反思,不如说是对生活链中的所有现代人的人性的反思,是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思。



《田姐与庄周》

且以在那一年问世的川剧《田姐与庄周》为例,就这种观照生活链中人的自我冲突,反思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现象说一点拙见。
徐棻编剧的川剧《田姐与庄周》不是以翻案戏或反封建戏引人注目,而是以把庄周与田姐还原为人——具有本体性、主体性的本质的人而进入现代戏曲史册的。这个戏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它生动而富有哲理性地表现了活生生的个体和人,观众又熟悉又陌生的普通人。戏里的田氏从小在儒家礼教的规训中长大。出嫁之后每日跟随修道的夫君,又受到庄周哲学的影响,无形中就被套上了重重精神枷锁。尽管如此,年轻的生命终日侍奉箕帚,说不上生气勃勃,也还算静水无波。不料,年轻英俊的楚王孙倏忽之间闯进了她的生活。于是舞台上出现了两个田姐乃至多个田姐:一个田姐受人的本性支配内心充满着对爱的向往,一个田姐则在规矩的长期约束下形成了习惯性的对爱的自我压抑。前者是被真性情放飞的“我”,后者是被假道学捆绑的“我”。并且,还由此分化出兴奋的“我”、犹豫的“我”、焦虑的“我”、痛苦的“我”……戏里的庄周,起初是位肃穆、虔诚的哲人,当他见到新寡的少妇尽力地扇丈夫的坟时,顿生同情与怜悯之心,并施展法术顷刻将坟茔扇干,帮助妇人踏上另外嫁人的新生活之路。可是,当类似情景出现在自己家中,类似遭际具体到夫人身上时,半仙之体的庄周却无法面对,难以首肯,百般干预,万种责难。这样,编剧又奉献出了两个庄周乃至多个庄周:一个是事不关己时超脱、豁达的庄周,一个是涉及自身时狭隘、愚蠢的庄周……田姐与庄周,两个心理畸形的人物,两个矛盾重重不能自拔的人物,两个有些可爱、有些可气、有些可悲的人物。



《田姐与庄周》

尤其显出编剧功力之处还在于,她对这两个舞台形象的更深入细腻的内心世界的动态把握和生动表现。这种表现集中在两人的彼此交集、互动乃至冲突中。庄周想方设法,一心要探究出田氏对自己是真情还是假意,田姐则在纠结与挣扎中意欲表示自己对丈夫庄周的忠贞不贰。一方在几次三番的测试中显出将信将疑、半信半疑、无处不疑乃至自我怀疑;另一方在无可奈何的抵御中反反复复肯定自己、否定自己、宽慰自己、谴责自己、释放自己、绑架自己。处处有矛盾,时时存悖论。在他俩身上,不是有冲突而是他们自身就是由矛盾冲突构成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复杂性,均显露无遗。人生无可逃遁的苦涩之味,在剧场中、在观众心头弥漫开来,浸润开来。请注意,编剧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人的普遍的生存状态和普遍的心理感受。这是在表现古代中国人,还是在反思现代中国人?一时半会我也说不清楚。这个问题虽难以回答却耐人寻味。我只知道,古往今来多少中国人存活在这种自然天性与道德规矩相互厮杀、不断搏斗的精神状态中。又有多少中国人挣扎在想要摆脱却又无法摆脱、想要超越终究难以超越的莫名的无力中 。生活,说到底是世间的男男女女在无形的链接中运动(古代生活与现代社会中的运动主要在速度与节奏上有所区别)、交往,喜、怒、哀、乐。其中,有生死搏斗也有杯水风波。一些人往往因为矛盾痛苦无法解脱而在生活链中败下阵来。看到这样的田姐,这样的庄周,这样的试妻,这样的劈棺,观众的心理效应能不油然而生?此时此刻,他们从中感到了人(尤其是现代人)难以战胜自己的悲哀,悟到了人认识自己的必要。“矛盾的世界矛盾的我,使我深刻品味到,对客观无可奈何,对自己无可奈何……”④这是徐棻的感觉,也是许许多多运动于现代生活链中的个体的人的感觉。必须提到的是,像《田姐与庄周》这样关注生活链中人的自我冲突的戏曲作品,在1987年还上演了一些。比如,京剧《曹操与杨修》,又如,川剧《夕照祁山》,等等。于是,通过揭示生活链中人的自我冲突反思现代遂成为一种戏曲现象。



《曹操与杨修》

作为东方文明的一种现代文化表达,生活链中人性复合性的表现是戏曲现代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戏曲来说,包含关注生活链中人的自我冲突在内的戏曲现代性,既是现代人对相同或不同的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也是中国现代戏曲对外部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阐释。40多年来,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戏曲在走向现代化的长途上摸爬滚打,奋进不息。就整体而言,戏曲界在戏曲现代性与人性复合性的关系的认识和实践上的深度与广度,已经有了令人欣慰和感奋的进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年轻的大学生们在看完京剧《曹操与杨修》后说过如下两段话:“以前的戏曲注重‘以歌舞演故事’,具有很大的消遣性。《曹操与杨修》是‘以歌舞演人性’,代表了另一种戏曲观。”“对《曹操与杨修》印象最深,完全超越了小说,并且超越了人物的历史与阶级局限,提高到人性的高度。”⑤这是新一代观众对戏曲现代性与人性复合性关系的肯定,这也是时代对戏曲现代性与人性复合性关系的肯定。

①[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朱生豪译,吴兴华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2—63页。
②刘擎:《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来一场观念的探险》,新星出版社,2021年版,第17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1—82页。
④徐棻:《一波二折三受益》,《舞台上下悲喜录》,中国戏剧出版社,2019年版,第214页。
⑤中国戏剧杂志:《〈京剧——现代启示录〉——首都高校学生“心目中的京剧”大型座谈会发言摘录》,《中国戏剧》,1996年第1期,第17页。

责任编辑:罗松
设计制作 尹明钰
主管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中国戏剧家协会



ipLocation.f6d00eb.sv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31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