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01|评论: 4

非遗传承 | “东方第一鼓”——安塞腰鼓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3-12-15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昌市图书馆

image.png


安塞腰鼓,流传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的传统舞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陕北汉子剽悍、虎劲、牛劲的体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安塞腰鼓的历史悠久,但产生形成的具体时代已难考证。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渊源

image.png

据《山海经》记载,鼓是黄帝与蚩尤大战的产物,后发展为鼓舞士气、威慑敌人不可缺少的装备。为携带方便,人们就仿其鼓的形状,制作成系在腰间的小鼓。

秦朝以后,安塞一直为历代驻军要地和兵家争战之地。腰鼓同刀矛、弓箭一样作为作战部队的装备:一遭突袭,以鼓报警,传递信息;两军交锋,以鼓助威;战事失利,以鼓告急;克敌制胜,以鼓为乐,以示庆贺。随着历史的发展,腰鼓的军事用途渐渐消失,仅为舞蹈、演唱的伴奏乐器。

到了宋代,秧歌和腰鼓十分兴盛,发展成为民间娱乐活动。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5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表演形式

image.png

安塞腰鼓的角色分男性和女性。男性称“踢鼓子”,女性称“拉花”。拉花要在腰部扎上红绿色长绸带,起伴舞的作用。
安塞腰鼓的表演,较为自由、灵活。表演者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百人、上千人。由于表演人数不受任何限制,表演形式也较为灵活。一般来说,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一般有场地鼓、路鼓、山地腰鼓等。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5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 场地鼓、路鼓

场地鼓是指在舞台、广场等固定场所进行的表演活动。舞台表演人数一般在百人左右,广场表演则可达千人左右。场地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一人单打、二人对打、多人群打表演方式。

路鼓也叫“行进鼓”“过街鼓”,是表演者在行进过程中的表演形式,以行为主,边行进边表演,主要用于民俗活动中,如正月在乡村逐村逐户拜年,腰鼓队排成一条长队,边行边打,颇有喜庆气氛。

● 山地腰鼓

安塞腰鼓出于参加大型电影电视拍摄活动的需要,一般都将腰鼓表演者带至黄土高原的山梁上进行表演。几百名腰鼓表演者在黄土山梁上进行表演,尘土飞扬,气势宏大壮观,极具艺术效果,由此便形成了山地腰鼓。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价值
image.png

安塞腰鼓享誉中外,源远流长。其风格强健豪放、刚劲饱满,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鼓”“中华鼓王”“东方第一鼓”。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陕北汉子剽悍、虎劲、牛劲的体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千百年来,无论安塞腰鼓随时代变迁生发出怎样的新内涵,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奋力拼搏的腰鼓精神始终如一。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