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835|评论: 1

[生活•情感] 他把毕生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的文化事业 _____记中国曲艺家、民间文艺家廖仲宣同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把毕生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的文化事业
_____记中国曲艺家、民间文艺家廖仲宣同志
              

盐亭县政协退休干部廖仲宣同志,系中共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是绵阳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盐亭县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常委、副秘书长、文史委员会主任。
他从1950年元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坚守和战斗在文化宣传阵地上,多次通过文艺的各种表现形式,讴歌党的光辉形象和丰功伟绩,盛赞各个革命时期涌现出的新人新事,为繁荣党的文化、文史事业奉献出毕生精力和心血。
60余年来,他先后在《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曲艺》、《四川日报》等国家和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文史、曲艺、民间文学、楹联、诗歌、戏剧和小说作品1000余件。先后出版了传纪文学作品《袁诗尧》、小说《元妃嫘祖》等书籍7部;完成《袁诗尧研究》等4部待出版文稿。充分地发挥了文艺和文史的宣传作用和战斗作用。
(一)
  1950年1月初,仲宣同志年仅19岁,他怀着建设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雄心壮志参加了革命工作。一工作就与“文化、文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0年1月参加工作后,他先后担任盐亭县毛公乡小学校、龙凤乡小学校校长职务;1952年调任盐亭县文化馆任馆长;1981年5月至1984年6月担任盐亭县志办副主任职务,1981年4月担任盐亭县政协委员、常委、副秘书长、文史委员会主任职务。1992年金秋光荣退休。
上世纪的50、60、70年代科技欠发达,物质条件异常简陋,用于宣传工作的工具如电视、电脑、录音、录相等现代信息交流媒体不仅没有,就连电影放映也较为罕见。为了活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仲宣同志及同事们坚持长年组织业余文艺宣传队,爬山涉水,上山下乡,进村入厂,送文艺演出下基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了工农兵群众,推动了党和政府的各项指示贯彻落实。
30年来,仲宣同志十分注重文艺为政治服务。结合当时工作任务和形势发展,采用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形式,使观众在自娱自乐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参加工作不久,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为了支持抗美援朝,鼓舞激励适龄青年拥跃参军,他组织了100多人的红领巾莲箫队,利用乡镇逢场,采用花鼓、莲箫、车灯等表演形式,将自编节目《打败美帝野心狼》、《唇亡齿寒》、《斩断美帝侵朝魔爪》表演得激情火爆,家喻户晓。由于他抓宣传配合抗美援朝事迹突出,光荣地出席了“川北区抗美援朝表彰大会”,受到时任川北区主任胡耀邦同志亲切接见。
为了配合党在农村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他多次深入农村,学习农业合作化运动政策,了解实现合作化后将会给农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基础上,创作出歌词《今年春耕好景象》。歌词见报后,被著名作曲家郑隐飞同志立即谱曲,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通过无线电波组织教唱,在广阔的巴山蜀水农村到处都唱响了“春二月,开桃花,春耕季节到农家,今年春耕好景象,到处都以合作化……”。歌曲《今年春耕好景象》对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仲宣同志不仅为业余演员排练文艺节目,还十分注意调动全馆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为活跃县城人民文化生活服务。1963年秋天,他身体力行登台演出四川大型讽刺话剧《抓壮丁》,并扮演剧中主角大地主李老栓,其它同志分别担任了王保长、潘驼背、三嫂子、姜国富等角色演出任务,话剧演出效果轰动了县城,县委党校大礼堂场场观众爆满,一时一票难求,演出十余场后观众依然络绎不绝。在文化生活十分枯燥年代,话剧的上演,无凝是场春雨,滋润着人民对文化需求的心田。仲宣同志一腔“汉室江山天不佑,眼看天下不姓刘。当饮酒时且饮酒,该风流时且风流”,台词唱得字正腔圆,铿锵有力,把奸诈、自私、贪婪的地主李老栓丑恶嘴脸揭露无遗,他栩栩如生、维妙维肖的演技,至今还成为盐亭县城老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为了用健康、活泼、高雅、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占领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宣传阵地,1975年他蹲点高灯公社,指导农民将革命故事演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农民故事员不仅将故事演讲到田头、地间、课堂、院坝,这批种地犁田的庄稼汉,泥腿子还将革命故事演讲到了县委机关、地委大院,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果。他(她)们大讲革命故事先进事迹和经验,登上了《四川日报》,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于“先进文化之乡”美誉。
党的11届3中全会召开,历史走向了宽阔无垠的阳光大道。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仲宣同志暨同事们又把群众文化、宣传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建立农村乡镇文化站和抓创作、抓演出队伍培训方面来。他们在当地党委支持配合下,用了两年左右时间,全县各乡镇都建立起了文化站,使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时,实现了有人员有经费有阵地。在此基础上,他亲自抓文艺创作辅导,专心致志潜心耕耘,驰骋在文学创作的广阔天地中。分别主编《演唱资料》,《群众创作》,《革命文艺》刊物,每年各刊出2至4期。与此同时,积极配合乡镇共青团,学校选拔有文学基础青年组织笔会,开办多期创作学习培训班。他亲自出马,请四川省著名谐剧艺术表演家沈伐先生;电视剧《唐明皇》主编吴因易先生;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作者、编剧克非先生等表演艺术家、作家来县为学员讲表演,谈创作。他还积极与省、市文化部门联系,带领学员外出培训。他经常给作者看稿,改稿,面对面地辅导,进行作品修改,结合创作中学员存在带普遍性问题,他登台讲授表演技巧,传授创作经验。常常因他炉火纯青表演,令学员捧腹大笑;他丰富的创作经验又使学员受益匪浅,教学相长。
1981年3月至1992年金秋退休,仲宣同志因工作需要,痛别了他钟爱的文化工作岗位。调任盐亭县政协担任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常委、副秘书长和文史委主任职务。他尊重爱护、团结县人中的能人贤才,使自己身边群贤毕至,文稿泉涌。他动员广大政协文史委员,坚持历史辩证法,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将盐亭县在一定时期的人物、历史事件、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历史积淀的点滴进行搜集、整理和记录,先后出版文史资料11辑,发表文史作品150余篇。这批文史资料,对己记载盐亭县历史有补史之缺、续史之无、详史之略、纠史之错效果。  
1981年5月至1984年5月底,县委调他到《盐亭县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担任副组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职务。他与编纂人员一道,全力以赴从县、地、省档案馆、图书馆、机关文档、政府旧志、古籍、文物、族谱入手,并通过走访口碑、函约文稿,举办座谈会等方式,不辞辛劳,日以继夜地进行县志资料搜集和整理:先后搜集到盐亭民国时期资料100余万字,写成文稿45多万字;盐亭解放后33年资料200多万字、写成文稿40余万字;又搜集到盐亭历代人著作20余种、约200万字;还搜集到外地为盐亭修志提供资料、书信、有关刊物100余万字……。为后人完成1985年版《盐亭县志》当了清道夫,做了开山鼻祖。
40余个春秋,仲宣同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正派,不惧邪恶、宁折不弯、以才安身、以德立命、堪为人师;他热爱教育、崇尚文艺、潜心文史、文风严谨、渊博精湛、诲人不倦、硕果如云,堪为人范。他高尚的品德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得到省、市、县级组织的肯定和表彰,先后荣获四川省文化厅“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四十年”、四川省文联“先进群众文化工作者”、中共绵阳市委、市政府“优秀文学艺术成就奖”,“绵阳市建市十周年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政协绵阳市委“为我市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 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中共盐亭县委“优秀共产党员”,并多次被县政府、县政协分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等数十项殊荣。
(二)
文学创作是仲宣同志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生酷爱文学,钟情文学、青睐文学,在这块领地上辛勤耕耘了60多年,写出过数百万字的文艺作品。在60余年群众文艺创作历程中,他自始至终坚持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座右铭,坚持执行党的文艺“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不动摇,他利用在基层进行文艺辅导的便利,常常徒步深入到工人,农民中间。与他们同吃、同住、同生活、同劳动,拜劳动人民为师,深入田间地头学会了抛粮下种、背担犁耙、栽秧打谷等农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生活观察、体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生动的文艺创作原泉,为坚持从生活出发,用正确的观点去筛选生活素材,创作出大量质良品优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猖獗时期,有人稿约他写些适合于“地摊文学”的作品,并付给丰厚稿酬。然而,他却坚持文艺工作者应把情趣高雅、健康向上的作品奉献给读者而断然拒绝。并毅然投笔写出宣传、歌颂早期中共党员、中共川西特委宣传部长袁诗尧烈士追求革命真理、为共产主义事业,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光辉事迹的文学传记作品《袁诗尧》。随后又创作了《文同的故事》,《文同传奇》相继出版和发行。为了完成自销书籍任务,他不顾年近六旬两鬓斑白,亲自背上书,走街穿巷,到一个单位又一个单位,一个乡镇又一个乡镇宣传和销售。出版三本书,不仅耗尽了他几十年的积蓄,而且还成了倒欠万元户。同事们关切地问他:“老廖啊!您这些年废寝忘食,头发都快磨光了,不知熬过了多少酷暑,度过多少严冬、这究竟图个啥?”可他却微笑着淡然解释道:“我写书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捞钱,我是党员,我是作家,现在身逢盛世,国运昌隆,政通人和,我有义务有责任把知识和智慧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党和人民。至于经济上损失点今后省吃俭用是可以节约回来的,该宣传烈士而不宣传,该宏扬正气而不宏扬,不是文艺工作者的失职吗?!”听,这就是他——一个有正义感文艺工作者用自己行动谱写出的一曲人生之歌。掷地有声的语言,正是向党、向人民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剖白。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不断推进,给神州大地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神舟”飞船进入太空,“蛟龙号”下潜数千米深海,莺歌燕舞,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他创作提供了澎湃激情,坚定了为改革开放引吭高歌,鸣锣开道的决心。他在创作中不因循守旧,十分注重再学习,再提高,学习改革活动中涌现出的新事物、搜集改革开放活动中出现感人肺腑的崭新事迹和新鲜活泼、丰富多彩的词汇,使自己的思想与作品能与时俱进。由于对新事物敏感,抓捕日常生活工作中闪光点快,接触群众广泛,熟悉生活。因而,他创作的题材十分广泛,有表现老干部抵制不正之风,在分房、调换工作等问题上坚持原则不循私情,拒收贿赂的;有盼望祖国统一,表达海峡两岸人民之间血浓于水情谊的;有歌颂科技人员攀登科技高峰,为祖国改革开放增强国防实力的,有宣传工人、农民为改革开放奋发工作,多作奉献的……。创作之余,他带上金钱板、莲花闹等道具,到他辅导的基层文化单位,将自己创作的文艺作品演唱给广大观众,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使作品更具有曲折动听的故事,性格鲜明的人物,感人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让作品散发出一股股浓郁的泥土芳香。
1991年秋天,仲宣同志右眼不幸患有白内障疾病,并作了白内障摘除,安装“人工晶体片”手术。瞎了一只眼,对于靠眼睛搞文艺创作的人来讲,无疑是个重大的打击。写作仅靠左眼即不方便而且特别吃力。在病床上,就开始踏上创作小说《嫘祖传奇》道路。他睡在床上采用口述,请老伴记录办法,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记录。住院结束前夕,两老靠这种最原始但也是唯一的办法,完成了《嫘祖传奇》书稿,事后,他自嘲地说:“住了二十多天院,夫妻合作完成一部书稿,算来也不吃亏!”
改革开放的30余年,是他文艺创作金秋季节,先后出版《元妃嫘祖》等作品6部;主编《红烛长明》盐亭教育名人传1部;完成《廖仲宣散文选》等4部待出版文稿。还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600余篇文史、诗歌、楹联、民间文学、曲艺、戏剧作品。近年来,他创作的《巴山红杜鹃》荣获中国曲艺家协会“优秀曲艺作品金奖”、《曲艺作品选》荣获全国文联“中国优秀人才杰出贡献金奖”、《茶馆风情》被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2001年春节期间展播,《红辣椒》获四川省第三届曲艺比赛一等奖,《悼念屈原感赋》获中国诗刊社97佳作奖,巴蜀文艺二等奖;《杏林恋》喜获世界汉诗协会“和平金奖”……佳作如云,质优品高,他光荣地于1987年9月26日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1997年4月被中国诗歌学会吸收为会员。2008年9月5日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刻苦创作,呕心沥血,奉献食粮的事迹被《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和《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入编入选。
(三)
60余年的工作和创作历程中,仲宣同志十分注重用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束缚自己言行,并常常告诫自己子女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要清清白白做事,坦坦荡荡变人。仲宣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通过生活中几件锁事,从这一滴滴水珠中,也许能反映出阳光的辉煌。
1981年8月25日,盐亭县遭受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不少桥梁被冲垮,房屋遭冲毁,庄稼被淹没,损失极为严重。当天,他从成都参加完“四川省第一届优秀文艺作品授奖大会”载誉归来,一看到这情景,他匆匆卸下行装,对自己家财产损失情况一句也不曾过问,而是直接去了县委会,把他饱含深情写给全县灾民的一封慰问信和他创作的曲艺作品《比比看》所荣获二等奖奖金100元,亲自捐送到时任县委书记李兴元同志手中,捧出了他与人民同安危共命运的一棵炽爱之心。
1984年调整工资时,县上给县政协机关一个特殊贡献奖名额,经过机关干部充分讨论,民主评定,大家一致认为廖仲宣同志作风正派,工作积极,勤勤恳恳,便将这一级奖励工资评给了他。在报批时,他向组织提出,王庆玉同志也是50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同志,由于体弱多病,工资较低,加之很快要退休,他请求组织把这一级工资让给王庆玉同志。最后,组织上鉴于他再三请求,通过了他的提议。仲宣同志也因此错过了晋升为副县级的机会。
1990年1月17日,他刚刚吃完晚饭,突然听到袁诗尧烈士遗孤——盐亭县政协副主席袁克刚同志重病垂危,有可能辞世的消息。听到这一噩耗,他急转身回到房内,匆忙写好一张字条并盖上自己印鉴,十分迅速地赶往袁克刚住院的病房,当众念完了他借袁克刚人民币1000元的借据。原来为了出版宣传四川早期革命先驱袁诗尧烈士事迹书籍,其子袁克刚得知为出书,仲宣同志手中资金暂时拮据,主动垫支1000元出版费,并言明书出版后有盈利才还,如果亏损就算了,两人没有具备任何手续。有谁能知道在他俩之间还有这样一笔无凭无据的债务呢?袁克刚接过债据激动地哭了。果然1月21日袁克刚同志便谢世了。很快,仲宣同志从他和妻子的工资中凑足了这笔欠款,亲自登门,将借款还给了克刚同志的亲人。
不仅如此,仲宣同志膝下有6名子女,他一生中,从来没有以他的名义为谁举办过婚礼,没有向同僚、下属发过一张孙子孙女出生、子女升学、或自己住宅乔迁、职务升迁、60、70、80大寿请柬。6名子女中,有5名在企业工作,在前些年破产浪潮中,全家儿女媳妇8人下岗失业。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他没有去找关系,托人情为自己子女中年轻者调换工作,而是鼓励大家勇敢地迈向市场。通过子女艰苦努力,都挣得了重新上岗的一席之地。面对名利得失,正如他自题诗曰:“淡泊缘知足,无求节自超,不屑沽闻达,奉献乐勤劳”一样,是那样的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不慕名利,超脱自如。
(四)
2013年5月30日下午1时38分,仲宣同志冠心病突发,经绵阳市中医院抢救无效溘然去世,终年83岁。噩耗传来凤凰山低头,梓江水哭泣。
2013年6月1日上午10时,“廖仲宣同志追悼会”在绵阳殡仪馆举行。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何志尧同志送了花圈、发了唁电。送花圈发唁电单位有: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省曲艺家协会、绵阳市文联、;盐亭县政协、政协文史委、盐亭县文联、盐亭县作家协会、文同诗社、嫘祖诗书画院、盐亭文化艺术丛书编辑部等单位。县政协主席黄加伦、副主席张永远和刘太焰、苏义钦、冯际翔、江林、赵均中等领导和廖氏亲朋30余人送了花圈。张永远副主席率队赴绵慰问家属并出席了追悼会。在追悼会上,张永远副主席代表组织,对仲宣同志一生的业绩作出充分地肯定与褒奖。仲宣同志子女深情地表达出对父亲去世无限哀悼。仲宣同志生前老同事、挚友、原盐亭县党史办主任刘太焰先生十分沉痛地用七律诗三首“吊唁廖仲宣先生。诗曰:
红豆根基红豆湾,  高干拔地薄云天。
逢时茂发枝枝健,  应运相思粒粒鲜。
大气承阳霞灿灿,  英姿映月影翩翩。
迁乔出谷生龙脉,  潇洒风光满蜀山。
廖公怀抱直青云,  顺逆因因总动情
沧海横流存本色,  春潮带雨显精神。
一身正气酬家国,  两袖清风谢党群。
功业有成无愧悔,  绵州退隐乐天伦。
忽闻驾鹤往西去,  万念千思知遇恩。
夏雨感时花溅泪,  春风恨别鸟惊心。
编书载迹传遗愿,  敬德修身继永真。
美丽盐亭圆梦日,  魂归故里放歌声。
文载“中央精神文明办”等六单位主办《中华儿女》2013年总第8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3-12-6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xins {:11_431:}{:11_431:}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