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的不断完善和合并。 其中四川省的区划框架,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清朝统治时期,广安市下辖的各个县,基本上隶属于顺庆府管理。
顺庆府下辖了2个散州、6个县,分别是:蓬州、广安州、南充县、西充县、营山县、仪陇县、邻水县、岳池县。1912年,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四川尤甚,出现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说法。鉴于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和复杂地形结构,解放后临时组建了川北、川南、川东、川西4大行署区。 行署区属于50年代的临时性区划,行署区对标了各个省。除了上述4个行署区之外,我国还组建了苏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等一系列的行署区。过分复杂的区划,并不利于经济建设。1954年,4个行署区被撤销,重新组建了四川省。随后,组建了各个专区。 在这一时期,广安市下辖的各个县,隶属于达县专区、南充专区管理,自身并没有形成专区级区划。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四川省下辖的各个专区陆续更名。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四川省下辖的各个地区,陆续进行了各方面的区划调整。
1978年,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南充地区组建了华蓥工农示范区。1979年,又更名为华云工农区。1983年,华云工农区曾经划入了重庆市管理。不过,几个月以后,华云工农区重新划入了南充地区管理。1985年,华云工农区被撤销,组建了华蓥县级市,隶属于南充地区管理。 1993年,出于各地均衡发展的考虑,四川省组建了广安地区。南充地区、达县地区原本下辖的广安县、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县级市等4个县、1个县级市,划入了广安地区管理。随着广安地区各地的经济发展,1998年,广安地区被撤销,组建了广安地级市。同时,广安县被撤销,组建了广安区。
90年代末期,广安市形成了1个区、3个县、1个县级市的区划框架。进入21世纪以后,广安市的发展非常快,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区人口进一步增加。2013年,广安市在广安区部分街道和乡镇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建了前锋区。截止2013年,广安市2个区、3个县、1个县级市的区划框架,彻底形成。 出于区域综合发展的全盘考虑,进入21世纪以后,广安市陆续组建了经开区、高新区等几个新区。这几个新区属于功能型新区,不属于行政区划,一般不会计算在内。在我国很多城市,都会组建自己的经开区、高新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功能区。(来源:头条号 繁华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