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75|评论: 0

古临邛火井 盐井遗迹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6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胡立嘉

一、从成语“洛阳纸贵”谈起

很多人都熟悉“洛阳纸贵”这句成语,但不一定熟知其中与邛崃的关系。“洛阳纸贵” 典出西晋作家左思撰《三都赋》之时。左思(公元250~305年),字太冲,山东临淄(今淄博东北)人。据《晋书 ·左思传》载,他写文章不求多、快,而求认真,曾以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后来其妹左芬被选入宫,全家迁居京城洛阳。从这时起,左思开始计划写《三都赋》(三都,指魏、蜀、吴三国的都城)。他整日冥思苦索构思,在书房屋外走廊里、庭院里,甚至厕所里都挂着纸笔,每得佳句,不论一句半语,立即记录下来。经过十年努力,终于完成了《三都赋》。左思把《三都赋》拿去向当时的著名学者皇甫谧请教,皇甫谧十分赞赏并为其作序。接着,官至中书侍郎、领著作郎的西晋大文学家张载(字孟阳,河北安平人)为“魏都”部分作注;西晋大学者刘逵为“蜀都”和“吴都”两部份分别作注并写序;西晋大臣卫璀(山西夏县人,晋武帝时官至司空)写了“略解序”;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的西晋大臣,文史界权威张华对《三都赋》也大加赞赏。于是《三都赋》名重一时,很快流传开来。京城士子、富绅子弟莫不争相抄录,致使洛阳纸张供不应求,纸价顿时上涨。这便是“洛阳纸贵”成语的来历。而《蜀都赋》中“火井沉荧于幽泉,飞焰高煽于天垂”的名句就是对临邛古火井的生动描绘。


1.png



二、扬雄《蜀都赋》、《蜀王本纪》与临邛火井

当代学者刘琳先生在他校注的《华阳国志》(卷三 ·蜀志)“临邛县”下〔火井〕注:“四川地区的火井,西汉末扬雄的《蜀都赋》已有记载,说:‘东有巴賨,绵亘百濮。铜梁、金台,火井龙湫’。这是中国最早的火井史料,但叙于蜀都之东,不知是否指临邛火井。”据《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扬雄”条:“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一作杨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应为今郫县人)。……尤爱学司马相如、屈原之赋……年四十余,始出川,游于京师。……”据西晋皇甫谧《高士传》:“严遵,字君平,蜀人也……扬雄少从之游,……。”又据《益都耆旧传》: “胡安,临邛人,聚徒于白鹤山,司马相如从之受经。此县又有林闾,善博学,自古天子有輶车之使,帷闾与严君平知之,为扬雄所师。”林闾是临邛人而且是扬雄外婆家的亲戚,严君平也是临邛人,易理学家、语言学家,也是扬雄的老师。《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载:“孝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前),罢汶山郡,置北部都尉。时又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增置盐铁官”。扬雄生于孝宣帝刘洵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也就是地节三年“又穿”“盐井二十所”之后14年。“年四十余,始出川”,出川时当在成帝刘骜元延~绥和年间(公元前12年~公元前9年)。扬雄对近在咫尺,既是亲戚,又是从小就跟随的老师家乡的临邛无疑是非常熟悉的。对于临邛古火井煮盐,他在《蜀王本纪》中这样写道:“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井上煮盐。”这段记载中有准确的地句、火井数量、火井的数据,有于煮盐的作用,这足以说明他是身临其地所作的真实记述。如果说他在《蜀都赋》艺术作品中的表述不能信服的话,《本纪》中这段纪实当真实不虚了。那时的井属于大口井,但恐怕就其180米深度而言应是世界上最早的超深井了。目前,文献记载最早利用天然气煮盐的地方便是临邛了。


2.png


三、两晋学者与临邛火井

除了西汉时蜀人扬雄最早对临邛火井作了记载和描述外,文献中最多记载和反映临邛火井的便是两晋学者了。

《辞海》(增补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火井”条:“喷出天然煤气的井,古人谓之火井。《文选 ·左思〈蜀都赋〉》:‘火井沉荧于幽泉’。刘逵注:‘蜀郡有火井,在临邛县西南。火井,盐井也。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许,隆隆如雷声,焰出通天,光辉十里,以筒盛之,接其光而无炭也。……”。为左思《蜀都赋》作注的刘逵是同时代的西晋大学者,他在注释中更详尽地写道:“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家火煮之,不过二、三斗盐耳。”他注释所使用的材料准确而具体;地理位置在临邛县西南;火井即盐井,十分明确;引火方式,利用作夜行照明方法,井火煮盐的收成等等,让人有身临其景之感。

西晋政治家、学者张华(公元232~300年),“学业优博,图纬方技之书,无不详览,强记默识,时人比作子产”(《中国名人大辞典》P957),曾著有《博物志》十卷。他在《博物志》中更具体记载:“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昆吾献切玉刀。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刀切玉如脂。布汉世有献者,刀则未闻。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热。盆盖井上,煮之得盐,入于家火即灭。讫今不复燃也。酒泉延寿县南山名火泉,火出如炼。”而《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博物志》另一条:“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与扬雄《蜀王本纪》同。

东晋学者常璩,蜀郡江原县人,即今四川崇州人。崇州与邛州相邻不远,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起至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临邛为侨县达241年。其时临邛县治,在今崇州三江、江原一带。他在《华阳国志》这部我国现存最早且比较完整的地方志中,准确、生动、完整地记述了临邛火井。卷三《蜀志》载:“临邛县,郡西南二百里。本有邛民,秦始皇徙上郡实之。有布濮来合文井江。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气)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常璩的这段文字记述与刘逵所注《蜀都赋》大体相似,或为所本。但常文除补充了临邛的位置、原有的土著民族、河流外,在火井描述中提出了“井有二水”且不再沿袭张华等西晋学者“讫今不复燃”之说。

其后刘昭(梁)所作《后汉书集注》、刘敬叔(南朝宋)所著《异苑》中关于火井的记述都出自晋本。

《初学记》卷二十五引刘敬叔《异苑》临邛火井“纵广五尺,深二三丈,在县南百里。”卷七又引《异苑》:“临邛县有火井,汉室之盛则赫炽,桓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孔明一窥而更盛;至景耀元年(蜀后主刘禅景耀元年,公元 258年),人以烛投即灭。”《元和志》亦称“临邛火井纵广五尺,深二三丈。”刘昭《后汉书集注》称“临邛火井,诸葛亮往视后,火转盛。以盆著井上,煮之得盐。后人以家烛火投井中,火即灭,迄今不复燃也。”(又见《御览卷八六九引文及《太平广记》卷三九一)。


3 - 副本.png


最后还要附及一位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 (公元321~379年),他写给在邛州做官的友人的信中问及“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并希望友人详细告诉他。他的这封信札就是被唐太宗李世民收藏的羲之书卷之一的《十七帖》,后人临本刻本甚多,为我国著名的法帖。由此可证当时临邛火井、盐井声名远播,名重海内。


4 - 副本 (2).png



四、火井镇和火井县的设置及变迁

四川古来物产丰富,临邛饶有盐铁之利。早在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19年)就在临邛设置“铁官盐官”作为管理机构。到了汉孝宣帝刘洵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时又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增置盐铁官。”(见《华阳国志蜀志》,《汉书地理志》)这里所用的一个“又”字,说明在此之前不少地方(其中也包括临邛、蒲江一带)已经开凿出了不少盐井。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称李冰“穿广都盐井诸陂池”,那么,广都盐井的开凿当是在战国末。由此看来,临邛盐井的开凿大约也应在战国末期,并形成一定规模,所以才会在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19年)在临邛置“铁官盐官”专职管理了。正因为这一地区盐铁工商业发达,所以汉宣帝又在这里“增置盐官铁官”来加强管理。也正因为临邛县的火井、盐井主要集中在域内西南布濮水(濮干水)、白沫江沿岸的油榨、火井、南宝、平落、夹关等西南山区一带,所以早在北周就在今油榨设“火井镇”,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升为火井县。唐武德初(618~626年),著名大学者袁天纲(成都人)曾任火井令。民国《邛崃县志》卷一:“城西五十五里油榨沱,濒河,唐火井县旧治,今名清和场。”全国古地名中有叫“火井”者,而“火井县”则仅此一处,隶属邛州。唐时火井县从油榨移到高场(今火井镇)。《太平寰宇记》卷七二“火井县”县条载:“火井在故城八里。”故城即今油榨,唐代县衡遗址依旧有迹可寻,西北有黄盐溪。嘉庆《邛州志》卷四载:“黄盐溪,州(邛州)西六十五里。旧多盐井,引火井火煮之,其颜色黄,故名。”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移治平落镇,“去州西六十里,从县令萧琢之奏也”(《太平环宇记》)。其后“至道三年(公元995年)复旧治”(《宋史·地理志》),迁回高场(今火井镇)。到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省入州,建置长达668年之久。其时有獠、濮、汉民族 杂居,称之为“三班”。古火井县辖地约为今邛崃市油榨、火井、高何、南宝、天台、银杏、平乐、夹关、道佐、太和等镇乡,即今“平乐气田”大致区域。


5 - 副本 (2).png

自唐时古火井处“碑”大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冬月立“住持僧智越述”1983年收集,尺寸:宽55㎝ 厚13㎝ 高146㎝



五、临邛古火井、盐井遗迹考

由于二千多年历史长河的淹没,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留存极少的古火井、盐井遗迹又遭受到极其严重的人为破坏,使得对古火井、盐井遗址的调查考证更加艰难。近十年来,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走访农村,深入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小心求证,对古火井、盐井的考证取得一定收获,现仅将已掌握的资料提供如下。

1、油榨古火井县治及衙署遗址

据笔者考证,位于今油榨镇横街敬老院(天罡祠)后山丘上即为唐代古火井县衙署所在地。



6 - 副本.png

油榨纪念唐火井县令袁天罡的天罡祠(己改建他用) 《自唐时古火井处》石碑原立在祠内。今藏邛崃市文物局




① 该地现在小地名叫“枫香坪”,其来源因坪上有一棵大枫香树得名。但稍作深入调查,走访当地70岁以上老人就得之此地小地名原名叫“衙上”,山丘背后叫“衙背后”。这是十分传统而准确的叫法,诸如今天的县上、局上、乡上、村上……



7.png

古火井县衙遗址一一枫香坪(衙上)




②据实地考察,从油(榨)南(宝)公路北面,沿敬老院(天罡祠)到“衙上”,原有一条宽阔的石板路。从山丘下到山丘上是一条宽约2米,长约20米的石砌踏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尚残存,今已成为曲折小道,但道路遗迹清晰可寻;石料尚存,零星散布于四周。




8.png

古火井县衙遗址一一枫香坪(衙上)



③“衙上”(今名枫香坪)是小浅丘上一块平地,面积约40亩,地势较平坦。西部连接山丘,东、南、北三面开阔,坡下是田畴。东南坡下即现今的油榨镇。风水形态极佳,有俯临之势,当是建立县衙理想之处。现场考察,尚有清晰的建筑遗迹,包括道路、房基、石柱础等,究其形制应为唐代建筑风格。

④在”衙上”及其四周调查发现大量汉代花边砖、唐砖、唐代筒瓦、唐代石础、唐代陶瓷标本(碗、盏、罐等,尤以邛窑器物为多)。

⑤在距“衙上”50米远的坡下收集到唐代青石莲纹石柱础4件,直径为65~70厘米不等;三棱形莲花纹唐代风格石刻1件,可能是官衙或寺庙中遗物(今存文管所)。

⑥在今油榨镇保留着一条我市最古老的引水工程—— “穿城堰”,如今当地人又称“天罡堰”,也就是沿黄盐溪北岸而下流经“衙上”坡脚的水渠。虽历经修整,但如今依旧发挥着灌溉的作用。原来在“天罡祠”大门外的堰边立有很多通石碑,可惜历经破坏,最后在1958年大跃进中被彻底毁灭。唯有一块被“天罡祠”敬老院也是孤儿院的老师用作洗衣板才幸免于难,这就是“大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癸未立”的“自唐时古火井处”碑。上款特别注明“住持僧智越述”,与史志载“油榨沱, ……唐火井县旧治”相吻合。

⑦据笔者调查,今油榨老街以及场镇西北面田野(“衙上”山丘东北面坡下)村镇建设,食品厂基建地下都曾发现大量砖瓦、石板等,应是唐宋时期古火井县城建筑遗址。隋唐火井县治在今油榨(唐以后叫“清和场”),其县衙遗址在“衙上”即今枫香坪。

⑧在“衙上”南面坡下,“穿城堰”旁,今存“天罡祠”一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将后院改作敬老院(孤儿院)。前左右厢房已改建,今仅存木构大殿,歇山式,面阔4间,进深2间。从建筑结构看,应是清代在明代基础上重建。该祠始建于何时不详。据《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条:“袁天纲,益州成都人也 ……武德初(公元618~626年),蜀道使詹俊赤牒授火井令。…… ”也就是说,初唐由蜀道使詹俊颁发“红色委任状”任命著名学者袁天纲担任火井县令(另见《蜀中广记》卷十)。由于袁管理有方,以火井盐利造福民众,口碑极好,所以后人在原县衙附近为他修建了“天罡祠”,以祭祀这位“老县令”,由此也可佐证唐火井县治及衙署在今油榨镇。其后移治高场(今火井镇)、平乐镇,再“复旧治”高场。


9.png

盐气井(火井)遗迹




2.临邛古火井、盐井遗迹

①在邛崃市域范围内,尚存有不少与火井、盐井相关的地名,便是历史的遗迹:

今火井镇“火井漕”、“火井坝”;

南宝乡至火井镇“盐井溪”;

油榨乡“黄盐溪”;

油榨乡“盐沱村”、“盐坝”;

大同乡“盐水村”、“盐井坝”;

南宝乡“盐井村”、“盐井溪”

②油榨乡“天罡祠”与“自唐时古火井处”(碑今存市文管所,见上文)。

③1981年油榨乡桃花村三组(今属油榨镇横街)村民封信民在田坝修猪圈房时,发现红砂石质槽状管道三节,每节长0.43米,宽0.20米,厚0.11米。在宽面一面挖半圆形槽贯穿两头,槽宽0.1米,深0.06米。据当地老百姓介绍该槽管叫“火槽子”,将其多段纵向连接,覆扣于长条形石板上,再用黄泥密封,用作输送盐卤和天然气。据笔者检验槽内壁为灰黑色,应是经盐卤浸渍所致;有待进一步的化学成份分析。当地村民还进一步介绍在封家后面约100米的天罡堰沟坎上还发现有火槽子,笔者同文管所工作人员现场作了初步试掘,尚未有进一步发现。


10.png

陶制管口遗迹




④1985年,油榨乡盐沱村五组村民熊福安在其家房背后的土坎(高约2米)中发现陶质(灰陶)管道,外径0.12米,孔径0.10米,壁厚0.01米。据专家鉴定应是输盐卤、天然气管道。由此可知其输卤、气管道除常用的竹管道外,还有石制和陶制管道,而陶制管道应具有更先进的意义。


11.png

盐沱村熊福安家房后输滷气管道遗址



⑤南宝乡盐井村古文井、盐井遗址:位于南宝乡盐井村(七大队二组)原川主庙前面的河心(盐井溪)中有一口井。据当地老人介绍和实地考察,这口井是用条石和石板扣的,是用石板封了的井,冒盐水,也冒气泡(夏天气泡更明显地多)。当地群众自解放前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都在这里背盐水吃。有关部门也曾在这里采集气泡,其成份确含甲烷等可燃气体。这口井过去应是在河岸边,因河道变迁,右岸被冲刷而成为今天的位置。

在与河心这口井对应相距不足100米的岸边坡地上原有一座川主庙,庙子大殿中间有一口井。据当地老人介绍:“井口直径约2尺,圆形,井圈是用石板打成三块半圆形扣起砌成的,井深一丈五六。川主庙以前是小学校,农业学大寨改土拆庙子,我们都亲自参加填的这口井,不是吃的水井,是以前熬盐的盐井。这里五几(五十年代)年还有人熬盐”。

笔者在周围调查还发现不少唐宋时期的陶瓷残片以及砌盐井用的红砂石半圆形井圈,与史载此地原来多盐井相吻合。




12.png

黄 盐 溪




另据1993年版《邛崃县志》载:国家文物局专家罗哲文先生“根据地形、地貌、碑文记载,口碑介绍、实地测量和对管道的研究分析,确认盐井(黄盐溪)四周300平方米的围为古代盐场,‘距封家宅(封信民家)25米之河边处为火井遗址”。与笔者陪同国内外盐史专家现场勘察结果大致相同。




13.png

黄 盐 溪




⑥邛崃花牌坊出土“盐井”画像砖(东汉)

约1952年在邛崃花牌坊出土了一块东汉“盐井”画像砖,画像砖生动地表现了工人熬盐的生产劳动情景。高高的盐井架,井架上工人正用皮囊从大口井中汲取盐卤,一些管道将卤气输到画面右下的锅灶中。其背景是重重山峰,山上动物奔驰,邛民劳作、狩猎于山上,正是邛南山区古火井、盐井的真实写照 (现存成都市博物馆)。

六、关于临邛古火井的几点认识

1. 关于对《华阳国志》“井有二水”的认识。

关于这段文字,一些学者理解为“井有二,一水一燥”,也就是说有二种井,一种有水的是盐井,一种干燥无盐水而有气的是气井。刘琳先生在《华阳国志》校注(卷三·蜀志)“临邛县”下注释是持这一观点的。刘引民国初林振翰先生所著《川盐记要》:“(气)井中无盐水,亦不见火,惟气如雾上腾。以竹去节入井中,用泥涂口,以火引之即发。周围砌灶置锅,煮盐恒昼夜不息。如不用,以水沃之即灭。”首先笔者并不排除林先生所描述的这种单纯的气井。然而笔者根据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资料后认为,常志中的“井有二水”其 “水”字为衍文或应为“物”字,后人不解转抄中修改作“水”字。就在上文提及的盐井村,八十年代曾试打出一口井,由于各种原因又将井封了。这口井是典型的卤气共生矿,20年来一直有一股盐水经竹管引至盐井溪,管中咕咕有声,竹管裂处有气滋滋外冒,用打火机一引就燃。管理人当地农民胡天贵用砖砌成一个上下密封的水缸——简单的“卤气分离器”:竹筒笕盐卤从缸顶上部一孔注入,近缸底一侧打一孔接管,盐卤重由此流出。而卤水中混含的的可燃气体轻则上扬,在缸顶部又穿一孔,接以管,可燃气体(天然气)则向上从管孔喷出,用火一引便燃。昔时,胡天贵用竹管接盐卤于锅(土灶),以另一胶管引气于锅底煮盐。今明令禁私盐,乃止。但胡家煮饭、烤火一应用此天然气。不用,将气管插于沙中或以湿布一堵即灭。这就是说,临邛古井多是卤气共生;“井有二”是指既有盐卤,又有天然气。这一点,其实刘逵在注《蜀都赋》时早已说得十分清楚明白:其一,“火井,盐井也”。其二,“取井火还煮井水”,一个“还”字已界定清楚是同一井中之物非此井(气井)之气熬煮彼井之盐水,否则就不叫“还煮”了。

2、关于晋代文献中临邛火井“不复燃”的认识

笔者认为,晋代文献中记载临邛火井的资料最多,也最详实。但是由历史的局限,不可否认其后一些文献中有将火井的旺衰与汉室的兴衰相联系的倾向,诸如《初学记》卷七引刘敬叔《异苑》:“临邛县有火井,汉室之盛则赫炽,桓灵之际炎势渐微,孔明一窥而更盛;至(蜀后主刘祥)景耀元年,人以烛投即灭”,或称“后人以家烛投井中,火即灭,迄今不复燃也。”这种联系显然是没有根据的。至于“诸葛亮往视后火转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众所周知身为蜀相的诸葛亮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学者,“转盛”是他亲往视察之后对火井的管理和利用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比较科学的整治方案:“以盆著(一作盖)井上,煮之得盐”。是用川西常用的大木盆(比照井口大小定做),比较严密的覆扣于井口,再在盆底打小孔引气而出用以煮盐,解决了直接投火于井火中,“如雷声”,整个井中之气上冲燃烧,“焰出通天,光辉十里”的浪费现象,且井火旺,煮盐出盐率提高了。

西晋时张华、刘逵所用的资料也许当时临邛那所火井的确已经不产气了,故称作“不复燃”。但有几点要指出:在《华阳国志》临邛火井条下的记载中有地理位置,火井引火方式,利用夜行照明及井火与家火煮盐的出盐率的比较,唯独没有“今不复燃”这句“尾巴”。是常骤忽略了呢还是生长于张华之后几十年的四川崇州人的他在其生活年代又看见了临邛火井呢?笔者的回答是后者。

首先,人们对火井天然气的认识是从无意识发现天然气燃烧的恐怖到认识其自然规律,直至利用天然气服务于人类的一个必然过程。因此,从这层意义上讲,客观地说,临邛并不是最早“发现”天然气的地方,而只能称作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煮盐)的地方。其二,从科学技术来讲,并不是每口盐井都一定能打到气层,所以扬雄、张华他们只看到(记载)当时临邛“有火井一所”了。但这并不能排除此后又打出了气井。其实前人所记井深数据的不同,似乎已能说明问题。再如“火井”熄灭数百年后的今天,在这一带又发现了大气田,并开发出油气井。故所以在东晋之后约100多年的北周在这里设镇并以“火井”命名。其后又升为县,仍以“火井”名,其县的建置长达668年之久,这与火井、盐井的开采,绝不是没有关系的。所以笔者认为晋人(除常志)关于临邛火井不“不复燃”的记录是只限于当时的资料,并不能代表其后临邛火井、盐井的继续开采和利用火井煮盐,以致以火井盐利兴县的史实(唐、五代临邛盐业见上文)。后人(包括南朝宋刘敬叔等)只是沿用前人资料罢了,于是乎错误地认为临邛历来只有一口火井并早在刘后主景耀元年时便“不复燃”了。这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

邛崃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地方,临邛先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利用天然气煮盐,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我国陕西鸿汀,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也就发现了“火井”,但被认为是神灵显示,只作为火神供奉,未能加以利用。在西方国家,英国和美国使用天然气较早。据《大英百科全书·煤气工业》《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卷一),英国使用天然气是1668年,相当于我国清康熙七年。美国使用天然气更晚,相当于我国清道光元年(1821年),均晚于我国1000多年。按扬雄《蜀都赋》、《本纪》载,英国使用天然气晚于临邛火井1600年。即使按左思《蜀都赋》所描述的临邛火井,英国使用天然气也要晚于临邛火井1400年。

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得从罗俊林先生处查阅部分史料,廖永嘉先生又为笔者提供了现今天然气开发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2001.3

(本文有删节)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文字、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鼎尚者删除)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