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高祥君
邛崃黑茶赋 唐文栋 蒙山毓秀三不朽,崃岭钟灵一曲通。 远树带烟春入画,浓云将雨客望中。 邛山气浅,闲云总作伴。 得地未高,别是神仙眷。 出卩 水寒多,远月隐云端。 沾春不早,嫩绿直对看。 临邛一脉灵气长,云漫雾润碧玉光。 遥望雨晴浓淡里,香溢名飏百虑忘。 审茶马古道之来路兮,莫非临邛“龙凤”; 品世间万物之珍馐兮,莫弥贵乎“火番”。 以清峰一脉同属古益州之地而论, 以相如千盏共饮卓王府之藏来鉴, 火番饼,已有千年历史; 龙凤砖,赢来无限锦标。
益思解渴是言其表相, 畅神怡情方入其妙理。 《新唐书》载十七州茶税,临邛“十抽其一”。 《邛州志》言新旧之边引,南河坎之截角。 阅尽沧桑之人事,品悟酥酽之晴燥。 灵泉有芳草,福田夕阳。 二龙拥北徒,双土南翔。 身安黑褐魂,心定茶香。 龙饼与凤团,等为尘上。 有道曾忆胜景: 甘子山中玉龙藏,花楸埝里贡茶香。 严道理真益众味,夹门随处言小方。 南路王家皆金玉,西路邢家产老穰。 阶联思安有鲜色,座拥临济绕金仓。 大林店起香,毛尖煎活水; 小张沟售茗,金尖问新芽。 扫尽竹溪烟,中郎浮槎撑斗去; 辟开松安路,将军乘车过桥来。 …… 如今再探新局: 三百片中最香盛,二千年后我才来。 一来 崭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别样新翻老圃花。 二来 勇夺国家商务省市名优,别其彩笔灿云霞。 再来 偶随胜友来清赏,岂亦因人附爱同。 品引易矜歌落月,美名曾动琴台东。 适时而生,顺势而为。 复兴之路,宏图画就。 乡村振兴,业态建构。 借机出海,文采风流。 赞曰 其一: 地接崃蒙味岂殊,火前火后亦同呼。 相如应有清泉渇,会瀹萌芽一试无。 其二 勾留临邛,芋煨暖阁,陶壶煮茗存知己; 俯仰天地,梅望瑶台,玉盏分香若比邻。 其三 闻道黑茶风味佳,雾霭深处饱烟霞。 灵根清热痼疾去,仙种利湿绝品花。 形归露井灵光现,手植山茶待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养生第一茶。 注: 1. 宋赴雍《靖王圭禅师茶榜》云:“邛山气浅,得地未高,出阝水寒多,沾春不早。然拈着后,草报木叶,便是醍醐。而使错时,龙饼凤团,等为尘上。” 2.“中郎”指司马相如,“将军”指张爱萍将军。 3.花楸淰、甘子山、大林店、小张沟、灵泉、福田、二龙、双土皆邛崃著名黑茶产区的小地名和茶店名。 4.“龙凤”出自(宋)《元丰九域志》:“临邛有火井茶场,邛州贡茶,造茶成饼,二两,印龙凤形于上,饰以金箔,每八饼为一斤,入贡,俗名砖茶。” 5.“火番饼”唐天复三年(903年),唐昭宗诏加西川节度使王建为蜀王,蜀王为报皇恩,随即命临邛刺史王宗佑悉征‘火番饼’等蜀茶以及蜀锦十万余,进贡朝廷。 6.“理真”据《四川通志》载:“汉时甘露祖师姓吴名理真……”。 7.“蒙山”即指“蒙山五岭”之四的天台山,古称始阳山,横亘入邛州火井,古称蒙山。见《邛崃县志•山水篇》。 8. 据《邛崃县志》载:“制茶南路王家茶店,西路之邢家茶店,高何二场间之大林店等。其茶又分为五等:一曰砖茶,用细毛尘制,一觔一砖,十六砖为一包;二曰金尖,次于砖茶之细;三曰金玉,次于金尖,皆有叶无干;四曰金仓,叶面带干,叶干皆细;五曰老穰,干多叶少。” 9.其一,作者(清)杨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