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神鸟”唤来古都一片春
——览成都三千多年历史沧桑之变
孙 权
天地悠悠,日月灿灿。3000多年前,古蜀文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太阳神鸟”,耀出金芒,普照大地。一晃,已是几千余载。但它,始终是神圣而敬畏。它,是人类的生命之光!也是世界五大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荣光。
这轮“太阳神鸟”,你看,旋转的火球是太阳神,四只鸟是太阳神的四位使者,寓意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你看,图案中四只鸟首尾相接、循环往复,代表4季,向四周喷射出12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的永恒。太阳金芒代表12个月。4和12都暗合着天数,勾画出了古蜀人的宇宙印象,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太阳照耀着古蜀大地,特殊的地貌,造成特殊的气象。古蜀先民,从微妙的自然现象里,去读懂太阳和季节运行的规律。
2005年,“太阳神鸟”从1600余件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成为数以万计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和象征。
“太阳神鸟”是希望的象征,表达了远古先民对太阳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体现了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团结奋进与和谐包容的精神。
在良渚文化中,太阳和鸟纹,也常常出现在一些代表神权与王权的器物上,如玉璧、玉琮上的一些刻纹;红山文化墓葬中发现人头上立有玉鸟;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尊上刻划了与太阳有关的符号;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方鼎有呈旋转状的太阳纹;铜鼓的鼓面中心也常常装饰为太阳纹。到了汉代有关太阳与鸟的文物出土更多,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有一只金乌(乌鸦)栖息于太阳中;满城汉墓里有鸟衔太阳铜灯;汉代画像砖上还有双凤衔日图像。以上这些实物,都是中国古代民族,崇拜太阳及太阳鸟的真实写照。
崇拜太阳,是早期人类文明的共性。崇拜太阳与崇拜自然,这是古蜀人类最朴素的灿烂追求。
在这个崇拜太阳,崇拜“太阳神鸟”的地方,“蜀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
至今(2022年)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主城区城址不变,城名不改,这在世界城市史上也十分罕见。这,就是华夏巨大的盆地之中的——成都。
成都是一座盆地城市,平均海拔500米,境内有海拔5353米的大雪塘山,有海拔5040米的巴朗山,有海拔2434米的青城山……从高空俯瞰,俨然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风景秀逸,魅力四射,美不胜收。
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期,蜀郡守李冰与儿子李二郎率众修筑都江堰,自此成都,水旱从人,商贾繁荣,文脉丰盈,风雅闲适……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锦城丝管演奏出了华夏数一数二的繁荣昌盛;隽永蜀锦编织出了花重锦官的芬芳美景;水旱从人,构建了华润天下的世界城郭;国宝熊猫则让成都生态扬名天涯海角……
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时年20岁才华横溢的李白慕成都的钟灵清芬,从江油出发,漂至成都,意气风发,挥斥方遒,街巷流连,水湄宴饮,极诗酒之趣,文字激扬,醉卧风流,留下了著名诗作《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公元760年春天,为避安史之乱而逃出长安的落魄诗人杜甫,带着面黄肌瘦的家小,颠沛流离地来到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虽如惊弓之鸟,且穷困潦倒,但成都的宽厚包容,却像无声润物的春雨,膏泽了他干涸的心田,被感动了的诗人于是开启了对成都连绵不绝的赞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据统计,仅《全唐诗》中描写成都的诗歌便有近千首,写过成都的诗人有近两百人,几乎所有的唐代著名诗人必到成都,也必写成都。
在古代,成都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世界海拔落差最大的特大城市、世界上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
岁月流淌,时光清浅。一代又一代巴蜀人,生生世世,成都却一直没变。城址没变,城名没变。得天独厚的如画风物没变。贯穿古今的雅澹温柔没变。
从古到今,成都的城市生态皆是“无园不文、因景成诗、因诗成景”。成都平原,河流纵横,润泽了千年风物。城内水生桥、桥连水,如同水墨画卷。“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花蕊夫人的诗,实写了成都的水乡风貌。
成都,是四川盆地一座人烟升腾而又仙气缭绕的城市。当蓝天白云在数千年的城市建设中成为背景常态,当富庶丰饶的土地成为城市居民取之不竭的物质源泉,生活,也便美丽成了令人羡慕的幸福模样。
成都,还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能在市区观测到7000米级雪山的特大城市,有着无与伦比的天际线。贡嘎山,海拔7556米,被誉为“蜀山之王”,云蒸霞蔚,金光笼罩,是清澈视界里成都高楼西望最美丽的风景。雨过天晴,人们远眺雪山,享受别具一格的时间画卷。
今天,成都展示了一个世界级的雪山城市的最佳形象;
今天,成都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天际线……
在单之蔷眼中,西边横向展开延绵数百公里的群山,这仿佛是“天赐的巨幕”,令成都独得天宠。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任蜀郡守时,于公元311年,按照秦首都咸阳的建制修筑了新的成都城,城墙周12里,高7丈,城内分为大城和少城两部分,“二城并列”的格局承续了2000多年。
张仪筑城后60年,秦昭王末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这座令后世叹服的伟大工程,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纵横阡陌的田洼平原深处,人烟阜盛,幸福荡漾,绵延至今。
公元876年,西川节度使、幽州(今北京市)人——高骈,组织改道郫江,使检江和郫江二江“双过郡下”、延续千余年的成都,变成了“二江抱城”、溪水穿城的成都。
邢州龙冈县(今河北邢台)人——孟知祥,开国后蜀,大兴城建,使成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宋时,繁华成都被誉为“扬一益二”,无奈宋金之战,毁坏殆尽。这一颓败格局直到明朝开国元勋、江苏盱眙人——李文忠,主政成都,才得以修复。
文化与历史是一座城市生生如春的命脉,穿梭在成都的街头巷尾,如同在时空中旅行,让人由敬而仰,游兴更爱。历史,也铭刻了这些功于筑城之人。
“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公园城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城市层面的智慧运用,既是成都的理想,也是国家赋予成都的历史使命。
在一个公园里建设一座城市。人城景业的完美融合,既是逐梦之地,也是圆梦之地。
现实的阳光照耀山水之胜的成都,将会越来越美好。
她,也必将成为中国城市、世界城市更明媚的春天。
在成都天府广场的中央,象征着成都市的心脏,在这千古砰砰直跳的神圣之地,赫赫耸立着“太阳神鸟”的标志。凡来这里的人们,无不以崇高的敬意,久久地敬仰,久久地注视着她那高大而圣神的艺术形象。凝思、遐想着她的艺术魅力,与历史岁月的沧桑巨变。
太阳神鸟,它,是圣神而崇高的,是古蜀先民高超智慧与非凡艺术的精湛完美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最悠久历史艺术的最佳创作的瑰丽之品。
太阳神鸟,它,千古金光,万古之唤,必将赢来成都古城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2年11月24日,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