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23日出伏开始到9月23日(秋分),这中间的30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很大、很频繁的时候。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也正是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血压、情绪、内分泌等等的有所影响。加上古人总结一句话,叫“一夏无病三分虚”,造就了出伏后“凶险”的30天。
出伏后,一定记住“五不要”!
不要太早去晨练
出伏后的初秋时节,温差逐渐加大。
有些人夏天习惯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不要穿短裤背心
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
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不要整夜开空调
出伏后使用空调要十分注意,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即使要开最好定时。
以免半夜时,空调的阴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不要熬夜睡得晚
出伏后易“秋乏”。为了缓解秋乏,需要早睡早起。
较之夏季,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一般来说,晚上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
不要不渴不喝水
出伏后,出现高温天气的次数依旧不少,身体水分大量蒸发。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饮水量12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出伏后,养生最关键的“8个一”!
喝一杯秋饮
火箭军总医院中医与康复医学科石鹏展曾介绍到,夏末初秋,单纯靠多饮水,往往很难解决人体对水分的需要。
大家可以加点秋季特色饮品,泡水代茶饮,此时比较适合泡水的有百合、麦冬、枸杞子。
以这三味药打底
●咽喉不适者,可加木蝴蝶、胖大海利咽解毒
●脾胃虚弱者、大便溏泄者,可加陈皮、太子参健脾化湿
●淤血重者,可加红花、川芎
做一次泡脚
中医养生瑜伽老师迷罗曾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初秋还是闷热,但是夜晚已经有些凉意,伏夏的暑气将要退去,可是很多人的内热却迟迟不能下去。
教您一个方法:一把艾草叶,两小勺盐,每晚泡泡脚,连泡一两周,可以很好的退内热,降虚火。
具体做法:先用开水泡艾叶,等颜色深了,药味重了,加入凉水调温,放入盐,水温比体温略高就好,不要超过四十度。
泡上二十分钟左右,待额头出汗就可以了。
吃一根萝卜
萝卜是秋冬季节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更有人将萝卜称为“小人参”。中医认为,萝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脏等功效。
吃一颗柚子
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秦竹曾谈到,柚子被称为“秋季之佳品”,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是梨的10倍,柠檬的5倍。柚子能有效提高呼吸道粘膜免疫因子,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方法:剥去外皮生食,或绞汁、也可以做成柚子茶饮用等,每天三次,每次200~500克左右(儿童减半)。
按一组穴位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戴奇斌曾提醒到,居家做做穴位按摩,降服“秋老虎”,帮助强身健体保平安。
祛燥:按迎香穴
秋燥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方法: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指尖点于迎香穴,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养心:按极泉穴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能调畅气血,进而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方法:该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弹按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次数应因人而异,一般弹按10次左右。
防热伤风:按足三里
末伏时期的感冒仍是暑天感冒,俗称“热伤风”。而足三里是强身健体、养胃败火的黄金穴。
方法:该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选定的穴位上绕圈按揉。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
来一次健走
在运动方面,不要大汗淋漓,否则会伤阳气。
我们应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瑜伽、步行。每天快走30分钟~1小时,以微微出汗为宜。
泡一杯花茶
营养师邹巍曾谈到,初秋天气开始转凉,喝点玫瑰花茶,散散夏天脾胃积攒的寒气。
玫瑰花茶很温和,能滋养胃肠、美容养颜,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
睡一个好觉
早睡早起,调整作息,增加睡眠时间帮助身体更好适应季节的更换。
早睡,阳气的生发就比较好。早起,则有利于肺气的生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