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838|评论: 0

[找美食] 令人回味的徽州之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似乎有很多好吃的,但是一时半会又讲不出有哪些特色的美食。很难用一句话来告诉你,安徽人到底吃些什么。
安徽的饮食文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山野大地的神奇造化。淮河从北部经过,横穿安徽,米与面的关系瞬间变得清晰;南边呢,长江又穿城而过,芜湖、安庆一带的江鲜美味不输江南;新安江发源自南部,一路流向浙江,也让徽州文化顺流而下,与当地产生交融;接着有大别山和皖南山区的坐镇,让安徽的饮食出现了三大流派:沿淮菜、沿江菜和徽州菜。
徽州菜是传统意义上的徽菜。古时候的徽州有六县,分别是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如今徽州已经是个文化概念,但徽商对徽菜的影响深远,苏菜和沪菜都或多或少地汲取了徽菜的精华。直到现在,老城绩溪也源源不断地向全国范围内输送着大批名厨。
明朝嘉靖至清朝嘉庆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控制了横贯东西的长江商道和纵穿南北的大运河商道。徽商在上海、杭州、杭州、武汉地区盛极一时,《徽菜、徽厨、徽商对中国烹饪的贡献》中记载了许多有名的上海徽菜馆,譬如大中楼的拿手菜是炒鳝背、炒虾腰、煨海参;大富贵的拿手菜是红烧划水、沙地鲫鱼、杨梅丸子;大中华的拿手菜是红烧头尾、腐乳炸肉、大血汤……现在苏浙沪的名菜,在徽菜馆都能吃得到。
只可惜自上海开埠之后,徽商的主业典当业一落千丈,徽商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徽州之味,仍然飘散在我们的饭桌上与味蕾中。
徽州境内重峦叠嶂、溪流纵横,山民劳作辛苦,耗费了大量精力与汗水,加之气候潮湿,人们的口味也偏爱重油咸口,喜欢制酱、腌制各类咸菜与肉类,爱好发酵的食品,所以,徽菜素有「盐重好色,轻度腐败」一说。
jpeg

jpeg
徽菜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安徽人家徽菜文化传承上更讲究原汁原味、百菜百味、以食养身,在菜的口感上要“徽味十足”,在饭店的装修布置、广告宣传,甚至服务员的穿着打扮、餐具选用上都突出了徽州特色。
jpe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