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网页看点东西,屏幕上就跳出了两个游戏广告占了三分之一的页面,点“关闭”关掉了其中的一个,而另一个怎么也关闭不了,点“关闭”恰恰是打开了这个游戏。关闭这个游戏的页面,广告依然在所要看的页面上占据近四分之一的下角,使页面有很大一部分完全看不到,因而此次的查看网页不得不终止。这是烦恼之一。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到很多地方都要亮健康码和刷健康码,要亮码或刷码就得打开微信。而我一个月都难得打一次电话,且非必要不出门,所以电话就用的八元一个月而没有流量的套餐。为了能上网,就花了每年近八百元在家里安了WIFI,手机就当时钟了。如在外面要亮码或刷码就得打开手机的流量,也不知啥原因,亮码或刷码一次(时间就一、两分钟),流量使用费就近三元钱。记得有一次,在外面亮码之后忘记关掉流量,回家后孩子妈妈用我的手机与孩子视频通话(家时的WIFI是打开了的),时间用了一小时左右,就扣了我十六元多的流量费,比直接打电话还贵。这是第二个烦恼。 其实我每年花近八百元安装宽带就两个用途:上网查看网页和微信。为了在外时临时要使用一下微信,就需要像预存电话费一样买上一、两个G的流量慢慢使用,但买了两次,虽然一次都没用过,但隔了段时间后就被自动清零了。这是第三个烦恼。 当然有人要说道了:要想在流量上不被坑,你可以用五十八元一个月的话费套餐呀!一个月有两个G的流量,就完全够用了。不过我前面说过,我一个月难得打一个电话,手机基本上是当时钟用的,每个月花五十八定个话费套餐哪不成疯子了。 说到这里就不由得想到,运营商收了上网费就得给用户一个干净的网页,而用户上网时在网页上充斥了那么多的像打不死的小强似的广告就是对用户的侵权,就是“一房两卖”。另外,不管是多少钱一个月的套餐,流量也多少有一点吧,一分钟也行,一点都没有就说不过去了。运营商的眼里除了钱还应该有些社会责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