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双十一”,“买买买”模式进入高潮。针对这场购物狂欢,昨天,多部门通过发布调查报告、消费提示等方式,再次提醒消费者,别忘了曾经经历的消费陷阱,做个不轻信促销宣传,不掉进低价陷阱,购物前仔细阅读促销规则,遇到问题依法维权的聪明消费者。 消费者对电商平台 满意度总体评价不高 昨天,中国标准化协会安全健康消费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消费者》杂志社等单位发布电子商务消费调查。这份调查为高涨的“双十一”消费热潮提了个醒。报告显示,尽管基于电商的市场监管力度、消费纠纷处理等呈现出总体向好的趋势,但是,消费者对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满意度总体评价不高,电商平台依然需要面对高退货率问题,亟待引导消费者按需理性消费。而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商家夸大宣传、广告违法、虚假打折,商品货不对板、名不符实,假冒伪劣及售后服务不到位等,依然是电商问题短板,亟需改进服务措施,强化标准规制。 售后服务缺失和夸大虚假宣传 仍是重灾区 报告显示,有24.31%的受访者认为网购的售后服务缺失是最大的问题,有超过两成的受访者认为商家的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是最大问题,16.53%的受访者认为退(换)货机制不健全,15.10%的受访者认为产品介绍过于片面是最大问题,有8.89%的受访者认为网购商品名不符实,有7.67%的受访者认为商家发货不及时。 在受访者对网购商品类别中最易出现问题的评价方面,有两成多来自服装鞋帽类,占比最高,电子电器占16.27%、食品生鲜占13.00%、快消品12.46%、美容美发产品10.69%,分列网购最容易引发质量问题的2-5位。这些调查结果都应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这个“双十一”要避坑。 警惕主播低价宣传 选择正规网购渠道 昨天,消费者网结合近期消费者投诉案例也发出了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促销宣传,谨防掉进低价陷阱,选择正规网购渠道,仔细阅读促销规则,遇到问题依法维权。 近日,消费者网收到了消费者付女士的一起投诉,她于今年9月13日在快手平台的一家小店拍下一件“M2021-94拉菲款双面手缝羊绒大衣”。主播介绍和小店宣传都称,大衣含17%羊绒和83%羊毛。但她收到货后发现,该大衣既没有吊牌,也没有商标,表面还有明显污迹。而且大衣的水洗标上标的成分是100%羊毛,没有羊绒。这与之前的主播介绍和小店宣传完全不符。 付女士联系商家和平台,提出成分与宣传不符后,商家和平台都要求,即便大衣的水洗标上标注了成分,仍然需要消费者自己去检测并出具报告。消费者认为这是在故意推卸责任,阻止消费者维权。最后,她不得不放弃依据《消法》按照欺诈索赔,而是选择退货了事。 消费者网提示消费者,不轻信商家低价宣传。消费者选择网购时,不要轻信商家的打折优惠宣传信息,尤其是不要相信直播间里主播的产品功效宣传和超低价承诺,不要听信其诱导进行私下交易,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理性消费。选择正规网购途径。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网购平台和网络商家消费,网购时要认真查看商家的证照以及相关资质信息,如果商家没有公示营业执照,尽量不要购买其商品或服务。否则,遇到问题很难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