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消息,《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总体方案》日前正式印发。加快内江自贡同城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有利于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创新发展,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
定位:打造成渝地区南向开放重要门户枢纽
《方案》对内自同城化发展的定位分别是——
成渝地区现代产业配套基地。主动融入成渝地区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平台,承接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集聚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等现代产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区域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区。
成渝地区南向开放重要门户枢纽。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畅通经云南至中南半岛、经贵州至广西北部湾等货运通道,提高“铁海联运”班列运行效率,高水平打造开放平台,深化区域开放合作,培育壮大外向型特色产业,整体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引领示范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开发利用老工业资源,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示范。
巴蜀文化旅游特色目的地。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突出文商旅融合发展和全域旅游发展,共同打造巴蜀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目标:2025年,内自两市GDP突破4200亿元
《方案》提出到2025年发展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25年,内自同城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内联外畅,现代产业加速集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全面融合,同城化体制机制高效运转,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两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200亿元。
交通设施网络化全面实现——实现内自主城区之间、内自主城区到两市毗邻县(市)、内自高铁枢纽换乘3个“半小时交通圈”。
现代产业优势基本形成——服务成渝、配套成渝、集群成链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以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政策高度协同、制度有序衔接、标准基本统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同城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同城化发展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工作机制全面构建。
到2035年,实现全域同城化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和成渝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的骨干支撑。
路径:实施六大重点任务,构建“双核一带三区”布局
为实现以上目标,《方案》提出六大重点任务。
推进城镇体系融合共建。构建“双核一带三区”的城镇功能布局,优化提升“双核”(内自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培育发展“一带”(内自都市绵延带),推进“三区”(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威资荣城镇协同发展区、沿富隆城镇融合发展区)建设。
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共网。加快建设成自宜高铁、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规划研究内昆铁路内江至宜宾段扩能改造工程,研究论证重庆至自贡至雅安铁路、内江(自贡)民用运输机场,积极推进自贡至永川、内江至南溪、三台至犍为、成都经自贡至泸州扩容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
推进现代产业优势共育。高标准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内自合作园区),积极承接成渝、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境外产业整体转移、产业链协同转移,争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推进生态环境同城共治。共建沱江生态廊道,协同打造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加强沱江流域水体联防联控和水环境综合治理。
推进公共服务同城共享。加强跨区域教学交流、师资互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重大疫情信息互通共享,推进养老服务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进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推动社保服务实现同城化。
推进改革开放同频共振。联动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推动两市改革试点政策普惠共享,支持各类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同城化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江、自贡协同改革先行区,协同创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 自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