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835|评论: 9

迷失再现的明嘉靖邛州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9 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迷失再现的明嘉靖邛州志
                                                                                       凡丁
       邛崃市地方志办公室在重刊的清.康熙《邛州志》〈前言〉中说:“我市修志起于宋代,宋史载‘宇文绍奕临邛志20卷’,明代杨升庵、范钫先后篡邛州志,但均未流传于世。”
      《邛州志》〈凡例〉对“邛州旧志”之句注:“明朝杨慎主修的《邛州志》成书于何时,现在尚未弄清楚,但总在杨慎生前。杨慎卒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而王廷简登进士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王廷简不可能与杨慎同修邛州志,举人王廷简却有可能。因王中举在嘉靖三十七年,此时杨慎还在世。”
       而
       清康熙《邛州志》卷首〈凡例〉却说:“嘉靖三十四年(1556),杨慎受分巡兵检范钫之邀主修:邛州志。”
       该志继说:“邛州旧志(由)新都太史杨慎、州人进士王廷简修篡,分巡兵检范钫为叙。”
       该志又说:“新都太史杨慎所修邛州志,明末尽成灰烬,只于荒寺废院中觅得残简,或一行半行,仍系于集……”
       该志〈人物篇〉还说:“杨慎于嘉靖三十(1551)年受邛州州官范钫之邀……”
       该志〈儒行篇〉别说:“杨慎,新都人,正德辛未状元。嘉靖中至邛,有《游鹤山诗》刻石鹤山祠中;又因兵巡陆北川公,请至书《坦上翁传》亦刻石鹤山祠中。与举人王葵善,曾于新贤街置有宅舍。”
       此处的“分巡兵检”是“陆北川”公。是说“陆北川”在嘉靖中,邀请杨慎来临邛书写《坦上翁传》。
       其中的“举人王葵”是否即王廷简不论,但没有说杨慎同他修志,而是与王葵友善。
       民国《邛崃县志》〈序〉续载:“据康熙志载,明《邛州志》系新都杨慎纂修。”
       1950年至十年文革浩劫期中,邛崃所有史志档案俱毁无存,民间仅存民国《邛崃县志》一套。
       1984年,邛崃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将清康熙《邛州志》和清嘉庆《邛州志》从北京图书馆复制而回。
       1993版《邛崃县志》序:“另尚有明代杨慎(又名升庵)所纂《邛州志》惜毁于兵燹,仅有史籍有记”。

       以上林林总总的记载,让人对明杨慎所作嘉靖《邛州志》如雾里看花,不由人产生疑惑,如大石老师评语:“明.杨慎主修的《邛州志》据说已经迷失,如果能找到,为邛崃文化历史的重大事件。”
       笔者有幸与芦山县人吕国宾先生同在“户外资源共享群”中,并时有交流,吕曾问我:“对杨慎《邛州志》感兴趣否?”我大喜过望又心存疑虑,难道杨慎所作明.嘉靖《邛州志》真的没有失传?
       继而又想
       古代编修地方史志为皇家所倡导,而由杨慎主修的明.嘉靖《邛州志》不会是孤本!当刊印以后,除地方保存一套以外,还应逐级上报存档,故芦山县人吕国宾从网上搜得杨慎主修的明.嘉靖《邛州志》不无可能。
       及至吕将杨慎的明.嘉靖《邛州志》零散内容发到邛崃麻辣论坛,并问询有谁愿意断句时,我一看,有的内容见于三志(清康熙、嘉庆邛州志及民国县志),但有些并未见于“三志”中,或散见于其它记载。正如康熙志曰:“新都太史杨慎所修邛州志,明末尽成灰烬,只于荒寺废院中觅得残简,或一行半行,仍系于集”的现象。
       于是我逐一进行断句,之后与前人所断句对照,整体一致。吕国宾先生又将杨慎的明.嘉靖《邛州志》内容补发于麻辣论坛,同时自费将《四川总志》中《郡县志》卷十六之〈邛州、雅州志〉下载,然后将部分图片发于论坛,说明杨慎所修《邛州志》真真实实地收载于明嘉靖时的《四川通志》中。
       据《四川通志》(电子版)介绍:“嘉靖二十年(1541)八至十月,杨慎(状元)与杨名(探花)、王元正(进士)编撰嘉靖《四川总志》历时三个月。其中《郡县志》部分二十二个类目,卷十六即:邛州志和雅州志。”
       上述情况说明
       明.嘉靖二十年(1541)甚或之前,嘉靖《邛州志》就已经问世。虽然留在邛州的一套遭兵燹仅“觅得残简,或一行半行。”但是,幸好有一套被先后汇编进明.嘉靖和明.万历的《四川通志》中,而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当代民间方有机会从网络上读到这部由新都状元修的:明.嘉靖《邛州志》
       同时,告慰了参与1984年修《志》的老先生们,正是由于他们的严谨认真,未对有怀疑的杨慎主修嘉靖《邛州志》混乱记载进行定性,方才引起当代人不断进行探索,终于解开谜题!
       按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人,三国杨修后裔。明正德辛未年(1511)中状元,时年二十三岁,是明代的博学家,在文学、历史、天文、地理、金石、书法、绘画、医学等方面著作极多,其点评《二十一史说秦汉》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弹词,被清.毛宗岗在点评《三国演义》时引用。
       嘉靖皇帝(1522-1567)非嫡传,嘉靖三年(1524),杨慎谏阻嘉靖皇帝为其“藩王”的生父朱祐杬追封“献皇帝”并为之修造皇陵,即史称的“大礼议”案受廷杖,被流放云南永昌卫。
       当嘉靖皇帝诏修地方志时,将杨慎赦罪回四川,在与杨名(探花)、王元正(进士)同修《四川通志》的同时,主修了:明.嘉靖《邛州志》
       其间,杨慎夫人黄娥跟随,在邛崃所置宅舍即今:兴贤街197号,名曰:升庵巷。属于历史名人旧居。

       以上当归功于吕国宾先生!一个芦山县人对相临的邛崃历史如此上心,确实令入感动,邛崃人民应该记住他!

       目前发现,明.嘉靖和明.万历时期各修的《四川通志》中之邛州志大同小异,但都为要略性质,便于归入全省性的《四川通志》中。而《邛州志》原本,其中山川、风俗、人物本纪、艺文诗词等内容,较之丰富详实,史志工作者已整理成印刷体的现代版,只是未进行断句和校注。
       接下来我拟逐一进行断句,校正其中明显的错字,之后发于网络供史志爱好者参考。

       建议我市地方志办公室:再版邛崃人心目中业已迷失四百年的:明.嘉靖《邛州志》,为现代人引史时增添一部历史资料!

       择录:
       宋.郭印诗
       邛州西岩轩阁陋甚,抡仲知府舍人侍殿,撰:“公来游,惜其颓敝,乃更新之,既成以书,招印同游。”因成一章:
       鹤山争揽胜,此地独超然。秀巘脩屏立,枯崖半屋悬。
       团云绕翠竹,鸣玉落清泉。自得高人赏,佳名日益传。
       宋.王安石《送文与可通判邛州》诗:
       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司马唱成都,嗣音得王扬。
       荦荦汉守孙,千秋起相望。操笔赋上林,脱巾选为郎。
       拥书天禄阁,竒字校偏傍。忽佹崧蹬沓,陇正缥繁霜。
       中和助宣布,循吏缀前芳。岂特为亲荣,区区夸一方。
       陆游《九月十日如汉州》小猎于新都,弥牟之间投宿民家,诗云:
       适从邛州归,又作汉州去。天底惨欲雪,游子悲岁暮。十年辞京国,匹马厌道路。
       野火炎髙冈,江云暗空戌。角弓寒始劲,霜鹘饥更怒。邂逅成小猎,尺棰聊指呼。
       北连武侯祠,南并稚子墓。合围蹙穷鹿,设伏截狡兔。壮哉带箭雉,耿介死不顾。
       吾宁暴天物,战法因得寓。黄昏过民家,休马燎裘裤。割鲜盛燔炙,毛血洒庭户。
       老姥亦复奇,汛扫邀我驻。丈夫倘未死,千金酬此遇。
       碑目
      《云临邛令封君遗爱碑》陈子昂撰
       又云大唐邛州临邛县花置山寺,新造无量寿佛石龛像,记朝议郎守太子左赞善大夫前殿中侍御史马宇撰,元佑丁卯十二月立碑。又云邛州天庆观希夷先生诗刻,文同跋,元丰中元日书。
      《七籖》云:主簿山,治在邛州蒲江县界,郡主簿王兴,于此学道得仙,一名长秋山。南有石室玉堂,松柏生其前。《本志》云:“长秋山有卧牛井,昔女冠杨正见修炼于此,得石卧牛,于下砌井而泉涌出,今井碑尚存。”《寰宇记》又谓之:“小可慕山。言登此山,景慕仙风非小可也。”
       择附:嘉靖《邛州志》图片
邛州直隶州志.jpg

邛州建制沿革.jpg

       邛州东西广二百五十里,南北袤五十里,东距新津县界九十里,西至芦山县界一百六十里;南至丹棱县界九十里;比至崇庆州界七十里。至省城一百八十里;至南京四千九百五十里;至京师五千五百八十里。
      [建置沿革]
       禹贡梁州之域,周职方属雍(州),秦始皇置临邛县,属郡,汉隶益州,建武改属汉嘉郡,晋改为临邛郡,九宋齐复为县,仍属益州,又属晋康郡,粱置邛州……
         嘉靖志二.jpg       
        
       临邛郡隋复为临邛县,属雅州,后再置为郡,雅州属焉。为郡为县废置不一,(唐)高祖时为州,领县七。僖宗时改永平军,领县五。宋复为邛州,领依政、临邛、蒲江、临溪、大邑、安仁七县,属成都路。元并安仁入大邑,余县俱入临邛隶嘉定路,明玉珍属嘉定府。
       本朝洪武四年改为州,九年降为县,属嘉定。成化十九年后置邛州,隶四川布政司,属川南道,编户一十里。
       成化中,知县姚岂(言旁)集土城,周一千四百一十丈,高一丈五尺,阔八尺,壕开一丈五尺,楼四有门。正德六年,佥事卢翊包城以石,知州吴祥补修。领县二(大邑、蒲江)。
          胡安林闾.jpg
       [人物]
       汉.胡安:临邛人。聚徒于白鹤山,相如从之受经。
       林闾:临邛人,善学博古。自古天子有酋车之使,唯闾与严君平知之,曰:“此使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同,天子居高堂而知天下矣。”扬雄闻而师之。
         司马相如等.jpg
       汉.司马相如:成都人,事景帝为:武骑常侍,因病克归县寓临邛。与邑令王吉善,富人卓王孙为其召之。女文君新寡好音,相如鼓琴挑之文君夜奔。武帝时以词赋得幸拜中郎,建节使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扶弩矢先驱,蜀人荣之。王孙自以女尚为晚。
         计用章等.jpg
       计用章:邛州人,天禧进士,通判延安时,范雍为帅,用章劝其修城练兵以备不测,雍不听,及元昊围城,雍召问策,用章曰:“惟有一死报国耳。”会大雪围解,其后,用章历官:都官员外郎。
         王安石诗.jpg      
       王安石《送文与可通判邛州》诗:
       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司马唱成都,嗣音得王扬。
       荦荦汉守孙,千秋起相望。操笔赋上林,脱巾选为郎。
       拥书天禄阁,竒字校偏傍。忽佹崧蹬沓,陇正缥繁霜。
       中和助宣布,循吏缀前芳。岂特为亲荣,区区夸一方。
         雅州.jpg
      《七籖》云:主簿山,治在邛州蒲江县界,郡主簿王兴,于此学道得仙,一名长秋山,南有石室,玉堂松栢生其前。《本志》云:“长秋山有卧牛井,昔女冠杨正见修炼于此,得石卧牛,于下砌井而泉涌出,今井碑尚存。”《寰宇记》又谓之:“小可慕山。言登此山,景慕仙风非小可也。”
                                                                                                                                             2021/10/18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10-1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一阁的阁主范钦之所以藏书,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范钦堂弟范钫[7]中进士;范钦的叔父范瑫(1487-1544),字伯良。范钦从小受其叔父影响也较大。范钦撰《祭讱斋叔父文》写道:“某少也孱……叔父规诲引喻,靡间寒燠,某稍稍开悟,因缘随叔父校艺,叨举于乡;后某且举进士,服官中外,叔父寓书曰:‘尔毋黩货,毋昵势,毋小人是狎,毋虐无告,毋负尔君,毋斩尔养晦大父之泽,毋背尔父之教。’……某自以不敢逾佚,以至今日。”范钦的勤奋力学和品行成长皆出于此。

在明代,科举制度完善,考取进士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范钦去世十年后,范瑫的小儿子、范钦堂弟范钫才得中范氏家族第二位进士。范瑫以子贵,赠刑部山东主事,加赠工部虞衡司郎中,晋赠奉政大夫。范钦之所以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携侄儿范大澈游京师,补为鸿胪寺序班,是因为他欲仿效张时彻送自己二儿子张邦岱(字儒宗)以太学生官鸿胪寺序班一样,让他的侄儿范大澈走上仕途之路。

升工部郎中范钫为四川右参政上川南道。

工部原任郎中范钫陈民志张嘉言等

割四川川南道所隶卭、雅、眉三州八县,建昌等六卫十所,天全黎州七土官衙门为上川南道,以建昌兵备副使胡仲谟兼分巡督粮,右参议李瑜兼分守。从巡按御史邹尧臣请也

范钫【鄞人乙未进士】
范钫【鄞人防政】

太和二年十月西州观察使奏加减管内州官员。彭州蒙阳县眉州彭山县卭州安仁县尉各两员,今请减一员。汉州雒县什邡县尉各一员,今请更加一员。绵竹县元无县尉,今请置尉一员。眉州文学㕘军共三员,今请减㕘军一员。邛州文学㕘军二员,今请减一员。汉州并无文学㕘军,今请各置一员。其料课职田禄米等伏望各依元额支给从之。

太和二年(228年),司马懿攻破新城,孟达被斩。蜀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官吏和百姓皆叛魏归蜀。
南诏蛮
15         北与邛州接,部落四千馀户。山有毒草沙虱及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其人美髪为椎髻。土多女少男为婚者女氏必先买求男族贫人无以为嫁女多卖与富人为婢俗皆妇执役其王姓朱氏号为剑荔王贞观三年遣使内附以其地𨽻渝州

16         大厯十四年十月吐蕃率南蛮二十万欣磧阋蝗朊莨拇肮嗲胰敕鑫墓轿装右蝗肜柩殴齾o郲连陷郡邑乃发禁兵四千人及幽州兵马五千人同讨大破之

《卷七十》
109         新升𦂳县  彭州蒙阳县汉州德阳绵竹县眉州通义彭山县嘉州龙逰县邛州临邛县以上并贞元五年十二月升
110         新升上县  嘉州夹江峨嵋县邛州依政县陵州籍县并贞元十年十二月升
发表于 2021-10-19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曽见邛人说龙州地未深碧溪飞白鸟红斾映青林土産惟宜药王租只贡金政成开宴日谁伴使君吟送友人尉蜀中        前人
124         圣主忧夷貊屯师剪束钦皇家恩眷佑星使忽登临用命期开国违天必衅砧化须均草树恩不间飞沉束马凌苍壁扪萝上碧岑瘴川风自热劒阁气长隂迅瀬从天急乔松入地深仰观唯一径俯瞰即千寻水作新城带山为故垒襟东开洞君聴南辟纳蛮心渥泽濡三部谓三王部落衣冠化两林带文雕白玉符理篆黄金鸟道经邛僰星纒过觜参回轩如一作知睿娦葑骺嘈烈魉臀鞔ǘ潘究掌鹫颉     ∏叭
发表于 2021-10-19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兴七十有八载徳茂存乎六世威武纷纭湛恩汪濊羣生沾濡洋溢乎方外于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风之所被㒺不披靡因朝冉从駹定笮存邛畧斯榆举苞蒲结轨还辕东乡将报至于蜀都耆老大夫缙绅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俨然造焉辞毕进曰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絶而已今罢三郡之士通夜郎之涂三年于兹而功不竟士卒劳倦万民不赡今又接之以西夷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此亦使者之累也窃为左右患之且夫邛笮西夷之与中国并也歴年兹多不可记已仁者不以徳来强者不以力并意者其殆不可乎今割齐民以附夷狄敝所恃以事无用鄙人固陋不识所谓使者曰乌谓此乎必若所云则是蜀不变服而巴不化俗也仆常恶闻若说然斯事体大固非观者之所觏也余之行急其详不可得闻已请为大夫粗陈其略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故曰非常之原黎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昔者洪水沸出汜滥衍溢民人升降移徙﨑岖而不安夏后氏戚之乃堙洪塞源决江疏河洒沉澹灾东归之于海而天下永宁当斯之勤岂惟民哉心烦于虑而身亲其劳躬腠胝无胈肤不生毛故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浃乎于兹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岂特委琐龌龊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且诗不云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濵莫非王臣是以六合之内八方之外浸淫衍溢懐生之物有不浸润于泽者贤君耻之今封疆之内冠带之伦咸获嘉祉靡有阙遗矣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絶异党之域舟车不通人迹罕至政教未加流风犹微内之则时犯义侵礼于边境外之则邪行横作放杀其上君臣易位尊卑失序父老不辜㓜孤为奴虏系缧号泣内向而怨曰盖闻中国有至仁焉徳洋恩普物靡不得其所今独曷为遗已举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戾夫为之垂涕况乎上圣又焉能已故北出师以讨强胡南驰使以诮劲越四面风徳二方之君鳞集仰流愿得受号者以亿计故乃闗沬若徼牂牁镂灵山梁孙原创道徳之涂垂仁义之统将博恩广施逺抚长驾使疏逖不闭曶爽暗昧得耀乎光明以偃甲兵于此而息讨伐于彼遐迩一体中外禔福不亦康乎夫拯民于沉溺奉至尊之休徳反衰世之陵夷继周氏之絶业天子之急务也百姓虽劳又恶可以已乎哉且夫王者固未有不始于忧勤而终于佚乐者也然则受命之符合在于此方将増太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观者未覩㫖听者未闻音犹鹪鹏已翔乎寥廓之宇而罗者犹视乎薮泽悲夫于是诸大夫茫然䘮其所懐来失厥所以进喟然并称曰允哉汉徳此鄙人之所愿闻也百姓虽劳请以身先之敞㒺靡徙迁延而辞退
14         对蜀父老问        卢照隣龙集荒落律纪㽔賔余自酆鄗归于五津从王事也丁丑届于升仙桥止送客亭即相如所谓不伋喑垫崧聿怀銎湎抡咭灿鍪窀咐橡积壝蓟娬咝萦谒刮接嘣蛔臃且旅嶂屐N恼轮届J稳室逡愿墒焙鯌橐匝跷嵛胖罘蜃釉话钣械榔肚壹沙芤驳苯裢蚍饺沼镁庞蟹缑抑魃洗挂律颜厦娑岩佑狗怯械篮醵泳舨坏巧显煳徊恢林
发表于 2021-10-19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镇维城 外联蕃郡内控蜀都 得名实自于姜维筑垒亦由于徳裕虎符分镇盖将威制于羌戎凤诏趣装行即班高于禁籞 身被羯羊盖杂夷人之俗符分铜虎有隆郡将之权邛州临邛大邑 依政蒲江 安仁火井建置沿革禹贡梁州之域秦地鹑首之次天官东井舆鬼之分野秦为蜀郡地今州即蜀郡之临邛县地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汉武帝十三部刺史在益州之部东汉属蜀郡晋因之宋及齐梁不置郡县惟豪家能服獠者名为保主揔属益州梁益州刺史萧范于蒲水口立栅以备生獠名为蒲口顿武陵王纪于蒲口顿改置邛州西魏置蒲阳郡后因置临邛县隋废郡为县属雅州唐割雅州五县置邛州治依政县移治临邛县僖宗置永平军皇朝复为邛州今领县六治临邛事要郡名临邛南接卭崃山因名临卭邛崃图经序风俗其人敏慧隋志临邛风俗大率与汉中不别云云颇慕文学郡多富人司马相如传临邛多富人卓王孙僮客八百人程郑赤数百人○华阳国志秦始皇徙上郡人以实之又按史记卓王孙之先赵郡人因迁徙到临卭则是秦徙民之騐也夷獠相杂寰宇记云形胜外接邛筰蜀自临邛外即接邛筰界○图经序山曰邛崃浸曰邛水渊曰邛池毛曰邛竹东接大城通判题名记云云南通沈黎越嶲之邦后接秦塞筰都之表土産盐井苏子瞻志林蜀去海逺取盐于井陵州井最古淯井富顺监亦云久矣惟卭州蒲江县乃祥符中民王鸾所开利入至厚自庆厯皇佑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圜刀凿山如盌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啓闭之一筒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后汉书有水鞲法此法淮蜀中铁冶用之大略似丨丨取水筒太子贤不识妄以意解非也○张上行曰此郡昔有四利今有四害曰茶曰盐曰酒曰铁为利有四他郡或有其一或有其二而吾邛独全昔以为利民竞豪富今以为害民皆贫薄山川雾山与石城山相连○张少俞诗丨丨环合自云川户有青溪种玉田万木桃花不知处几人曽得问秦年邛崃山山海经云山出邛竹杖蜀记汉张骞奉使寻河源得高节竹植于邛山堪为杖白鹤山在城西八里常璩曰临邛名山曰四明亦曰羣羊即今白鹤也汉胡安尝于山中伆缀紫扇サ茏蛹雌浯ξ缀滋ā鹞夯赣旒窃恢葜髦币背鞘锼猩皆话缀琢致床源浣鬏渔滴侵葜焦饰⊥乐运逄破钼衷悍彩乃R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近有常公諌议读书之庵泉有滴珠树有木莲白鹤有台玉兎有踪中峰并美平云之观西岩翠屛万竹之境皆山中胜处壁间绘像率范琼杜揩邱丈播诸人名笔虽丹青剥落而笔法具在七盘山在临邛铜官山在临邛县南二里邓通所封史记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秦破赵卓氏夫妻推辇而行曰吾闻岷山下沃野有蹲鸱乃求逺迁致之临卭即山铸钱即此山也○华阳国志临邛县有石山有石镜大如蒜子火烧成铁其刚因置铁官汉文帝时以铜铁山赐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嵗取千疋故王孙货累钜万亿邓通钱亦徧布天下凤凰山在大邑县北平山在依政县二十四化之一也相台山在火井县东北唐袁天纲登此山以相县治故名青霞嶂剑南诗藁云丨丨丨碧玉潭皆山水佳处诗云千岩角逐互吞吐一峯拔起矜崔嵬日光微漏见潭底水气上薄云成堆后岩在凤凰山下七八里水尤竒絶○陆务观诗云丨丨在眼中飞去无羽翼西湖距城八里邛水出邛崃山下入青衣江䣢水在临卭布濮水在临邛县出獠界来合火井牡丹池在大邑县牡丹平或纎芥坠其水中则鸳鸯野鹜即衔去之浴丹池在蒲江县崇真观世传轩辕修炼于此井泉火井在临邛县西南八里○文选蜀都赋丨丨沉荧于幽泉高熖飞煽于天垂注曰欲出其光先以家火投之须臾隆隆如雷声熖出通天光辉十里以筒盛之接其光而无炭今无复见○异苑云当汉室之隆则炎赫弥炽暨威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一阚而更盛故曰高熖飞煽于天埀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利无几虎擘泉在大邑县之凤凰山文与可记唐契觉道人结庵于此有虎为之擘地出泉楼阁南楼滨大江翠屏阁在西岩○陆务观诗把酒孤亭半日留四岩独擅鹤山秋亭馆平云亭在大邑之静惠山盖蜀郡文忠范公所居公熙宁间上疏论新法致仕既还蜀穷山水胜处徜徉此山○诗云平日兰溪隠春云蕙帐眠定应猿鹤怪归去执芦鞭刀磴道谁云险肩舆亦可行坐来知日永立处与云平信美亭勾龙庭实丨丨丨诗云䣢罂古渡水西头东靣一亭无限幽火井江潮盘附郭浮屠天际表吾州万松亭在临邛三十里灵岩之絶顶尽得一境江山之胜白鹤馆馆中有文与可所作恠木竹石真迹号曰墨林古迹骑鲸柏在凤凰山紫柏十围根盘巨石之上如骑鲸然相如琴台在临邛或云在成都文君井在临邛○陆务观诗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拘束又向丨丨丨上来名宦袁天罡旧史云天罡为火山令按图经云天罡尝登相台山相县治则当是火井令柏正节丹阳集云杜子美柏中允除官制诗旧注以为柏耆之人以为柏丨丨按杜诗云纷然䘮乱际见此忠孝门蜀中冦已甚柏氏功弥存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当是有功于蜀者方是时叚子璋反于上元徐知道反于实应而柏丨丨为邛州刺史数有功则是正节无疑矣皇朝杨继勲司马君实日厯云杨继勲以阎门祗候知邛州王均反继勲伏兵于竹林殱之乘胜逼成都檄诸州皆㑹贼由是不能犯他州文同皇佑问自州判官摄蒲江县事又通判邛州○王介甫送文学士倅邛州诗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司马唱成都嗣音得王杨荦荦汉守孙千秋起相望操笔赋上林脱身选为郎拥书天禄阁竒字校偏傍忽佹崧沓蹬>乒氏缡逼轿抻飨环帽碳ο槲示泻挝K陇正繁霜中和助宣布循吏缀前芳岂时为亲劳区区夸一方人物严遵临邛人详见成都司马相如本传字长卿成都人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相如往舎都亭冨人卓王孙闻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酒酣令前奏琴曰切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时从车骑甚都文君窃从户窥心悦而好之相如乃令侍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舎乃令文君当垆相如自著犊鼻禈涤器于市中卓王孙耻之不得已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居久之以子虚赋得召㑹邛筰之君长愿为臣妾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驩乃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相如以通邛筰还报天子大恱林问字公孺临邛人善学扬雄师之甘宁临邛人仕吴为折冲将军今庙食于富池口皇朝李公泰依政人累迁至起居舎人仁宗春秋高未有继嗣公因侍祠高禖奏赋上嘉纳之常安民临卭人哲宗朝为御史与蔡确有连确为相絶不与通子同亦为言官常同为言官忤时宰出知衢州湖州汪应辰撰墓碑陈宾号白衣御史登第后上书论蔡京之奸魏了翁自号鹤山仕至参政题咏云水绕重城荣咨道诗平生林壑性客官久覊束得麾卭江隈虽逺惬所欲云云青山长在目緑发监州册府归唐许浑送人之任卭州诗云云还家乐事我先知羣童竹马交迎日二老兰觞初见时乡郡荣归及壮时王介甫送李大防才元知邛州诗朝廷孝治称今日云云闗吏相呼迎印绶儿童争出望旌麾北堂已足夸三釜南畆当令识两岐独我尚留真有命天于人欲本无私四六疏纶涣渥趣镇临卭 火井标竒珠泉纪胜 昔擅铜山之利今夸盐井之饶过灔滪百牢之闗甫兹凭轼叱卭徕九折之坂俄复侀骱现紫嗳缰吃诤河形懦9生}山之文于令尤盛黎州溪源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        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1。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
发表于 2021-10-1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送崔五太守

唐代:王维

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黄花县西九折坂,
玉树宫南五丈原。褒斜谷中不容幰,唯有白云当露冕。
子午山里杜鹃啼,嘉陵水头行客饭。剑门忽断蜀川开,
万井双流满眼来。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字回。
使君年纪三十馀,少年白皙专城居。欲持画省郎官笔,
回与临邛父老书。
发表于 2021-10-19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州元属嘉定府路。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仍属嘉定州。成化十九年二月复为邛州,直隶四川布政司。

邛州西有古城山,产铁。又东南有铜官山,产铜。西有相台山,下有火井,又有盐井。南有邛水,自雅州流入,至新津县入大江。南有夹门关巡检司。西有火井坝巡检司。后移于州南二十五里。东北距布政司三百里

正德八年(1513年)十二月戊戌,成都、重庆二府,潼川、邛州二州,地俱震。

崇祯七年(1634年)五月,邛州、眉州诸州县大水,坏城垣、田舍、人畜无算。

崇祯十年八月,叙州大水,民登州堂及高阜者得免,馀尽没。崇祯十三年五月,浙江大水。崇祯十四年七月,福州风潮泛溢,漂溺甚众。崇祯十五年六月,汴水决。九月壬午,河决开封朱家寨。癸未,城圮,溺死士民数十万。

龙州薛文胜于洪武六年来降,命仍知龙州。既置松潘安抚司,命薛文胜为安抚使。既置松州卫,仍以松潘为龙州。明宣德七年升龙州为宣抚司,以土知州薛忠义为宣抚使。龙州者,汉阴平道也。
1262年,在大片国土沦陷,亡国在即的危急时刻,宋理宗又任命临邛进士薛严到辖区已大部沦陷的龙州担任知州,与王行俭同守龙州。1265年,因守土有功之故,赐薛严为龙州世袭土知州,薛严由此成为守御龙州的又一个土司。明末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追述龙州薛姓土司的历史渊源时,称薛严因在龙州“捍卫有功而得世袭”,即指此。与王姓土司一样,薛氏家族从此也世代相袭,在平武维持了700多年的土司统治。薛严、王行俭不负南宋朝廷的重望,也为了极力保住其世袭领地,一直坚持抗击蒙古军,直到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陷落,南宋王朝即将彻底覆灭之时,才在雍村的龙州新城归顺了元王朝。



南宋宋景定间,临邛进士薛严来守是州,捍卫有功,得世袭。自文胜归附,其部长李仁广、王祥皆输粮饷有功,亦得世袭。及宣德中,以征松潘功,升州为宣抚使,仁广为副使,祥为佥事,各统兵五百世守白马、白草、木瓜番地。至嘉靖四十四年,宣抚薛兆乾与副使李蕃相仇讦,兆乾率众围执蕃父子,殴杀之。抚按檄兵备佥事赵教勘其事。兆乾惧,与母陈氏及诸左右纠白草番众数千人,分据各关隘拒命,绝松潘饷道。胁佥事王华,不从,屠其家。居民被焚掠者无算。是年春,与官军战,不利,求救于上下十八族番蛮,皆不应。兆乾率其家属奔至石坝,官军追及之,就擒。四十五年,兆乾伏诛,籍其家,母及其党二十二人皆以同谋论斩,馀党悉平。遂改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设立流官如马湖,而割保宁之江油、成都之石泉二县分隶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9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正:
       继后,吕国宾又将明.万历《邛州志》和南宋宇文绍奕《临邛志》影印本发出。
       上述情况说明
       明.嘉靖二十年(1541)甚或之前,状元杨慎所修嘉靖《邛州志》就已经问世;明.万历时,上川南道分巡兵检范钫(进士)又修万历《邛州志》。以上留在邛州的各一套虽遭兵燹仅“觅得残简,或一行半行。”但是,幸好先后汇编进明.嘉靖和明.万历的《四川通志》中。

       建议我市地方志办公室:再版业已迷失四百年的两部明代《邛州志》,为现代人研究邛崃历史增添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9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正二
       嘉靖皇帝(1522-1567)非嫡传,嘉靖三年(1524),杨慎谏阻嘉靖皇帝为其“藩王”的生父朱祐杬追封“献皇帝”并为之修造皇陵,即史称的“大礼议”案受廷杖,被流放云南永昌卫。
       当嘉靖皇帝诏修地方志时,于嘉靖二十年(1541),将杨慎赦罪回到四川,在与杨名(探花)、王元正(进士)共修《四川通志》的同时,主修:明.嘉靖《邛州志》并汇编进嘉靖《四川通志》中。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注
       陆稳:(1517—1581),字汝成,号北川,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及第,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