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教师节,是“双减”政策出台后的首个教师节。教师这个行业近些年饱受社会苛责,一方面是个别违规补课谋利,另一方面是教师与家长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老师,成了“人人可骂”的职业;老师,成了“举报有奖”的对象,作为一位教师,我有一些心里话想说。
一、落实“双减”的同时,多关注一线教师的负担和心理健康
“双减”是国策,一线教师举双手赞成。不少地方,正在举全社会之力,努力稳步推进“双减”。有些地方,落实得相当不错。
有一些地方,真正做到了“自愿”。孩子自愿晚托,教师自愿报名。而且,社会机构和其他部门,也逐步介入进来了。“双减”本来就是整个社会的一项综合治理工程,理应全社会总动员,大家一起来推进,一起来努力。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执行得过头了。
比如,要求孩子90%以上要“晚托”,这样一来,这些地方的教师,就要上班11个小时以上。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七点回来。
“延时服务”之后,教师学生离校时间不能早于下午18:00。公务员下班一般是17:30,多了至少30分钟,而且老师中午时间从12:30到13:30都要在班里“服务”,中学教师晚上晚自修3个小时姑且不论。这样忙碌,哪有时间备课?!
我有好几个同事,这段时间心情极差,整个人像霜打一样。说真的,不少老师,其实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我希望相关部门,不要再给学校下达晚托的指标了。晚托这件事,要看家长和孩子有没有需要。孩子不是体现“政绩”的工具,他们是需要我们真正去理解、关心、呵护的成长中的人。
二、请督导和举报高压出击,重点保障教师工资落实情况
要说教师待遇问题,国家强调了很多年了,但就真的只是口头涨而已,在落实和执行中真的不尽如意。以至于老师听到涨薪的第一反应: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
我是四川某地级市某县城高中,房价均价在5000-6000之间,基本工资2800,其他收入在双减之后减少了很多。前段时间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年底须完成,提高教师待遇。
公务员工资高不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的收入不仅只有工资。年底的绩效、车补这些,是不属于工资的。而这些,占据了公务员收入的半壁江山。他们还有很多隐性的福利待遇,比如公费医疗,子女入学,住房福利,节日补贴,年度绩效,办公补贴等。
如果真的想要用提高收入来显示对于老师的重视,那就请真正地提高教师待遇,不要总是停留在发文件和喊口号上,请四川教育厅督导和举报高压出击,重点保障教师工资落实情况。
只有把“真金白银”发到教师手中,才算是对教师们的一份告慰。教师待遇的提高,是对教师不辞辛劳最有力的回馈。教师收入提高了,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形成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
三、减少各种迎检,让我们老师安心育人
2019年12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
《意见》规定:坚决克服重留痕、轻实绩的形式主义的做法,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应用程序)等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者录制视频等方式来代替对实际工作的评价。
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坚决减社会事务进校园,减少报表填写工作和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
为教师减负,就能够让老师们把更多精力放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上去,放到立德树人的使命上去。迎接不完的检查、填不完的表格都将成为历史。
四、请各行各业的人,不要再对教师抱有那么多的敌意。
经常有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网络上骂老师:
“不愿意当老师,你滚蛋啊,辞职啊,哪个行业不辛苦?!”
“上课不教课后教,你们老师心好黑!”
“你们教师有寒暑假,别人哪有寒暑假,知足吧!”
抖音上,微博上,骂老师,更是成了一种风尚。他们眼中的教师是这样的: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还有双休和寒暑假。结论:轻松职业。
实际上,每年学生在校大约240天,每天早上老师7点到校,比普通职业早上班一个半小时,全年就要多工作360个小时。
按每天八小时工作量计算,360小时是45天,他们每年比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多工作45天,45-21=24天!
其实老师每年不止没有多休息,反而比一般人多工作了差不多一个月。
而平日里的教师都做了些啥?上课、批改作业、备课、写教案、做PPT、网上阅卷、监考、评课、教研活动、开会、演讲、培训、写报告、写论文、写总结、写反思、家访、心理辅导、解决纠纷、方案策划、排练节目、剪辑视频,还有大量的app……还要抗饿、抗渴、抗骂、抗伤害,每每奋斗到凌晨两点。
各行各业都不易,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老师!
老师们盼的不是教师节,盼的是对他们的减负。只有教师负担减轻了,才能向课堂“40分钟”要出质量,向课后服务要出质量,向学校教育主阵地要出质量,向教师要出质量,也才能真正实现“减负提质”。老师的负担哪一天能够真正减下来,老师们一定会感激涕零。对于他们,岂止“9月10号”这一天是教师节,或许从那以后,天天便是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