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筑临邛城
临邛城始建于公元前311年的秦惠文王时期,为张若所筑,史称:张若城。位置在西河河床以西。南城墙基础在尖山子(注)至西河中,距西桥头约500米;西城墙基础在一片台地边缘;东城墙基础在西河中心;北城墙基址距西桥头约1500米,今称为:黄泥巴墩墩。
秦筑临邛城为方城,秦制(注)长二里,宽一里。如《华阳国志》〈蜀志〉所载:“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栏。”由于临近当地原住民族的邛人方国—邛都国,故名:临邛城。
筑城原因,据《华阳国志》载:“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公元前318)意欲伐楚(时),司马错力主:‘蜀有杰、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供兵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
张若所筑的临邛城,仅是一座军事城堡,秦始皇时将移民安置在今称的瓮亭公园和文君井为中心一带,并将临邛县治所设于此,但是没有城墙。此处依托南河水利,逐渐形成集农业、冶铸、陶器生产和商品贸易的生活区。
《现代汉语词典》对“城市”的释义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为主的地区,通常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汉文帝时期,卓王孙以佞臣邓通的名义私铸铜钱时,将“基方十里”的“铜官山麓买为陶铸之所”,其范围包括土地坡脚下至今临邛城一片,约合秦制十平方里,约等于秦筑临邛城50倍的面积。
由于这一带区域历代人口集中,虽然没有城墙,但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超过农业人口,被宋代人认可为古城,明代称为:州南旧县 或 临邛旧县。
清人罗衡斋在著名的历史画卷《川南第一桥图》中,明确地将“土地坡”一带的山标注为:古城山 和 铜官山。是根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所载:“临邛县南二里有铜官山”。
因秦筑临邛城和西汉筑公孙述城,两城的护城河,皆在今黄坝大桥以上的石灰包合南河,与今称的土地坡一线之山正好二里。
注
尖山子:邛窑遗址之一,过去,因地面陶瓷碎片堆积如尖山故名。
秦制长度:1市尺约等于23.1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