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0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近日,市政府第12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成都未来科技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将在成都未来科技城设立发展服务局履行法定机构职责,由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管理,负责未来科技城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综合协调等工作。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加快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加紧推进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挂牌成立相关事宜,将着力产业空间重塑,宜居宜业打造,推动成都迈向高质量发展。
成都未来科技城锚定国际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汇集区,打造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
成都未来科技城>>
面积:成都未来科技城规划面积约60.4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至金简仁快速路,南至南干渠,西至成都第二绕城高速路,北至成自高铁。
位置:成都未来科技城到天府国际机场车程仅5分钟,环绕两条铁路,三条高速,四条快速,以及四条轨道,打造1小时成都枢纽服务圈、2小时城市群通达圈、3小时全国中心城市交通圈。
空间布局:以自然生态廊道划分形成以新镇单元为基础的"两轴三片"空间格局,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美丽公园城市典范。“两轴”分别为东西向的绛溪河生态轴、南北向的创新产业联动轴;“三片”即国际科教城、智造示范区、应用性科学中心。
创新亮点——
▪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新模式
成都未来科技城在市委市政府统筹领导下,遵循”创新机制、封闭运行、权责对等、合作共享“的原则,成都高新区主导开发建设、负责项目导入、产业发展等经济事务,成都东部新区负责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城市管理、社区发展治理等社会事务,形成“1+1>2”的效果。
▪打造“4个共生”的公园城市
路网与地形共生
水系与海绵共生
风廊与城市共生
生境与人居共生
以“4个共生”为设计理念,构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共生共荣、有机生长的“生命共同体”。
“3+1+X”的“高”“新”产业城市
“3”指3大先进制造业,即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
“1”指1个生产性服务业,即科技服务业
“X”指未来产业,及量子科技等
突出“高”“新”特点,因地制宜塑造产业生态、因势利导发展主导产业,围绕“3+1+X”高能级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优势产业群、构建产业链创新链,大力提升产业能级。
引进项目涵盖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等领域,推动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整体成势。
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5年,成都未来科技城:
▪城市形态初步显现
▪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覆盖
▪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企业研发机构不断聚集
▪产业生成能力不断提升
▪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鸣谢:记者 黄启恒 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管理局筹备组 供图 编辑 向财霞 校对 冬夏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