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传,四川盐亭人,北宋年间进士。任姓后裔敬称其为“伯传老祖”。
相传,在大宋朝廷担任要职的伯传老祖,一日收到家书,言家中老母病重,危在旦夕。伯传老祖焦急万分,于是血书请辞,孝感皇恩,准其归家。伯传老祖回到家乡后,为老母请医问药,精心伺奉,一日三餐敬献于前。半年之后,慈母还是撒手人寰。
晚年的伯传老祖,潜心研究佛学,顿悟所及,将依山而建,雕梁画栋,繁花似锦的府邸捐了出来,作为寺庙。同科进士盐亭才子文同到此游玩,都被这里翠竹、青松、苍柏迷住,叹曰:“天人合一”。
自此,任氏子孙在此周遭繁衍生息,并播迁四方,附近射洪、西充、蓬溪等县的百姓均来此礼佛,盛极一时。
后来,清康熙年间县令吴宏来此游历,见此地青山绿水,生活恬静,故题“安即是佛”,名之安佛寺。另据传说,任老先生舍宅时,将附近古庙一尊佛像请来供奉,吴县令也是取此之意题“安即是佛”。
安佛寺于元末明初(公元1364—1368年)改建,清康熙28年(公元1690年)重建。后来,寺庙侧面兴起了场镇,所以安佛寺又叫安佛场。
自北宋始,安佛寺旁边便设有读书的地方。解放前,毕业于四川大学的任吕祥、任思汉就在这里读过书。解放后,毕业于清华的赵汉章,武汉大学前党委书记任新连也曾于此读书。
伯传老祖膝下五子,其一子任玲曾任“援例职员”。五子后人主要分布于现洗泽乡蟠龙、佛龙、沙溪、玉清、石滩等地。长房居大宗庙,他姓邻人戏称“大怂庙”;二房位铁金岗;三房处两泥沟;四房于石滩沟;幺房扎根“大沟头”;五大房子孙历代皆有人由五地迁居全国各处。
过去,安佛寺文昌殿旁有一正殿,便是伯传老祖五子后人祭祖的宗祠。该殿高悬一道大匾,匾中书“宋进士第”,后俊师尚挥毫;曾有宗旨碑一道,书碑者为四房秀才任贤。同时,五大房均建有分祠堂。
过去,各姓氏祠堂轮流举行“清明节”祭祀活动,老百姓们称之为“吃清明会”,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称之的宗亲联谊会。
一处祠堂一脉血亲,一处祠堂一部历史。如今,和其他各姓氏的老祠堂一样,安佛境内的任氏老祠堂,包括总祠分堂,皆已化作一道历史尘烟,随风飘散,令人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