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校训:只有“允公允能”才能“日新月异”
《口述津沽:南开学子语境下的公能精神》上卷
001弁首:只有“允公允能”才能“日新月异”
胡君少年英俊,睿智博学,何以结识花甲愚公,且遥距千里者?此实不可预想,突破代沟唯在“公益”,灵犀相通耳。
笔者倡议半工半读自力求学,普及职业技术教育,世纪初奔走呼吁试点屡挫。退休还乡,希望秦巴山区建立学习社区,发起科教扶贫,或能殊途同归。2006初,虹桥论坛朋友热情支持,上海孙蕾珍老师筹集图书,促成第一个民间科教扶贫阅览室开门。
同时,胡君带高校学生鄂西北走访助学,计划在丹江土台乡帮助建立农民图书室,经朋友介绍与我联系。一谈如故,暑假走访郧西大山,偶遇江诗信老人助学,竟然即时促成我与江老通话,相约回江苏途径武汉面谈。
看见古稀江老足蹬草鞋照片,推自行车走访深山孩子,清癯飒爽肃然起敬。不料时隔几月,江老助学遇挫,悲戚猝逝。辗转哀痛,后继者谁?于是胡君策划2007,鄂陕志愿者发起:“关注南水北调水源地 宣传秦巴山区科教扶贫——鄂陕网友联手三千里骑行汉江”,继策划开通“中国科教扶贫”网站和论坛。
及至2008武汉高校募集支援筹建乡镇爱心超市,漳河源纸坊村筹资捐建“南开桥”,2010促成武汉快乐帮与汉中科教扶贫志愿者连手“结对助学“,胡君单车骑行秦巴山区5000里考察,成都与会经广元走访巴中南江南郑。 2014“中国科教扶贫网”与《中国教育科学》杂志合作开设“教育公益”专栏,胡君频发公益杂谈, 见解新颖观点独到,鄂陕志愿者受益影响日渐广泛。
尤其是胡君撰文《公益的核心在于改变人》,认为“汉江流域志愿者捐款捐物的成绩并不突出,而我们深入最贫困的山区农村,对志愿者本身和志愿者团队都是很大的锻炼和教育,也在激发各界人士探求解决贫困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途径。这个意义也许大大超过了捐款捐物的成绩。我有时想,和受助学生、农民相比,我们的志愿者本身的收获也许更多”。咋听起来,捐款捐物扶贫济困,要讲实在实用怎能空谈?实则,捐助者、志愿者、受助者甚至围观者,都会在扶贫济困活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胡君年少,卓尔不凡的立论,不仅把公益活动从捐款捐物的层面,升华到精神文明高度,而且点出了公益活动的灵魂。2020精准扶贫攻坚,受助村民心灵的开窍和精神的振奋,才是智力扶持的关键所在。包村扶贫干部不能包办和指挥,要为村民生产脱贫做好向导,着力于激发村民内在动力,提供勤劳致富的项目和科技服务,“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改变人”。
少年胡君的公益理念,来自实践体会和考察,还在于深层思考的感悟。胡君撰写《“公能校训”对现代公益的启示》,我依稀看见了胡君公益理念的新高度。
先哲张伯苓校长解释“公能”指的是“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他还说:“允公,是大公,而不是什么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己,算不得什么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主义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
1944年,张伯苓在总结南开学校办学40年历程时说:“苓追随严范孙先生,倡导教育救国,创办南开学校。其消极目的,在矫正民族五病(作者注:即愚、弱、贫、散、私五病);其积极目的,为培养救国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
这里的“公”,是指“天下为公”的大公,这里的“能”,是指服务于“大公“的所有才智,概言之:教育就是培养高尚的有益广大民众的有作为的人。
我研究过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提出动物生存方式和劳动生存方式。发现社会劳动生产过程中人之间分工合作,互助友爱的群体活动产生了不同于兽性的美丽的人性。
生产劳动实践产生经验,积累经验加以分类,分析同类事物的共同性,研究其共性即普遍规律;分析不同类事物的各自特殊性,研究其个性即特殊规律。这就把经验上升为知识,逐步形成科学知识的分类和系统,应用于更好地指导生产劳动,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包括人自身)。
这里的经验的传递,经验的加工升华,记录和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工具的进步,就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南开校训把教育定位“育人”,包括“公”(各个层级的团体)和“能”(适应客观实践需要的素质),是普遍适应于任何历史阶段的人本教育的哲学思想。
现在许多博士,阅读资料很多,通过电脑把很多资料分类堆积起来,十分丰富广博。
但是,融汇贯通条分缕析,独立思考发现新途径新方法,那就很少了。能够由此独辟蹊径,寻找和解决现实问题者尤为可贵。
新陈代谢是大自然普遍规律,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自身)从而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必然是遵循普遍规律,在批判地继承间接知识的基础上开拓前进。
我们的继承是批判的继承,这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样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和更新。任何人不能奢望离开批判继承间接知识,离开已经存在的社会现实,苛求黄帝可以成为宇宙飞船的总设计师。
佛陀曰:“普渡众生”,“众生”即公,“普渡”即能。众生包括佛陀自己,脱离苦海,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必须制作和驾驶“方舟”。这就是人生奋斗的过程,哲学高度的教育思想“允公允能”。
《周易·系辞》说:“生生之谓易。”阴阳相交自然就会出新。《大学》也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但这里的“新”是自然地“出新”,而不是人为地“创新”。
这段分析值得认真推敲,因为考察人类产生和发展历史过程,人类无不是在适应现实客观环境同时,随着客观环境变化人为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不断地有所创造发明和进步。
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并不是人类无所作为,袖手旁观等待“自然的生长出来”,包括火的使用,弓箭的发明,野生动物和植物的驯化,旧石器和新石器工具的制造。离开了人的智慧,离开了人的主动的“创新”,怎样适应客观环境的巨大变化,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发展和进步呢?
但是,人类早期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自身)积累经验很少,求生存求发展能力很弱,物质和精神文明进步很缓慢。因此,人类原始社会自然灾害頻仍,艰难地在人与兽的生存方式中挣扎,因而原始人群动荡不安。
趋利避害是生命存在本能,人类期望安全富裕生存发展,在智慧和经验不足,没有认识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情况下,于是幻想超自然力量的庇护,于是原始图腾和神,以及宗教应运而生。
随国家出现,统治权力的世袭和争夺,人类战争危害百姓十分惨烈。于是,统治者和底层老百姓,都希望社会太平安居乐业,于是产生各安其分遵循等级制度的礼。儒家学说应运而生,一方面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一方面要求百姓克己复礼,意图实现永久太平,憧憬美好大同社会理想。
一统天下的统治者,希望维系万世长治久安,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效法先王遵守古训把持朝廷话语权。
也有学者议论时弊,呼吁变革者时有出现,在社会制度上思变者势微。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技术和方法变革,世代迭出推动社会进步。
由此推论,《大学》也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战国时期,学派分立百家争鸣,特别是墨翟和公输班,无不求新求异独立创造,岂能断言不包含人为创新呢?
张伯苓先生诸公制订校训,日新月异,其实源自《论语.礼记》。
无论中外,无论自然与社会,保守与变异,是对立的统一,是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基本动力和规律。没有这对矛盾的存在,一切归于死寂,没有变化(运动),岂有万千宇宙?
胡君与中外诸多南开校友,孜孜研究南开校训,少年如胡君耄耋如陶恒生夫妇,走访联络聚会撰文办南开网站和级友杂志,舍家抛业鞠躬尽瘁,令人刻骨铭心感念不已。无论天涯海角,“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就是生动的南开校训呀。
己亥腊月二十于南郑旱麓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