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灌县西街是南丝绸之路进入藏区的起点,也是古代商贸进出藏羌的必经之路,被誉为茶马古道(松茂古道)。西街原名“西正街”,以都江堰(灌县)南桥至西门,西与玉磊山相接,出玉磊关便进入“松茂古道”。古代的灌县西街是川西地区有名的玉器市场,街巷两边房屋均为木结构建筑,由南至西林立着商铺、客栈,当时藏区的各路商贾用马驮、人背运出藏区毛皮、茶叶、药材,然后在灌县西街换回藏区牧民所需的生活必须品(粮食、盐巴、布匹和玉器等),可想当时的西街的繁华。现今变为工艺品、小吃一条街。 在记忆中,当时的四川川西平原交通不发达,每天早上七点半石羊场只有一班班车到灌县,而且当时的公路就是土路(就跟机耕道差不多)。大约是在七六年夏季放假,我同我们刘家的兄弟几人一大早带上干粮徒步由石羊场到青城山,青城山耍完后到灌县已经是傍晚,当时也没有钱住旅店,就在现在的南桥头的茶楼的街沿边过了一晚上,第二天耍了都江堰、二王廟,转过西街,当时的西街已经显得很破乱,也没有商铺营业,失去往日(古代)西街的繁华,耍到中午兄弟几人在灌县城里的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豆花饭 ,便徒步沿现在的金马河(外江)5、6个小时于傍晚到家,这也是当时我走的比较远的地方。
现如今,当你慢步在用青石板和岷江石磊成的西街上,仿佛又回到了古时候的西街,街道两边的商铺林立,生意兴隆,游人你来我往。让人记忆的莫过于西街西面街墙上雕刻的“古道背夫”,一串马帮的铃声,背夫的喘息声,雕画墙上生动地展现当时灌县西街的繁华和背夫的艰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