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营和五面山名来历
素材:陈心汝 整理:凡丁
引子
邛崃南河以南,包括蒲江和名山县的部分,是一片向高山过渡的丘陵地带,稀疏分布一些海拔不高的小山,今人泛称此片区域为:五面山 或 五绵山。
然而,以陈心汝(注)根据家谱记载,并调查陈氏先祖在蒲江创业的过程看,五绵山 或 五面山,原名:五棉山。还反映出明清时期蒲江县的一段重要历史。
现整理如下,供读者和史学家参考。
陈荫阳:字莼一(1522-1577),明嘉靖(1522-1566)末年进士,明隆庆(1567-1572))时任嘉定州(今乐山市)太守;明万历元年(1573)命其子嘉言,将从嘉定水路入川的流民,带往名山与蒲江两县接壤地广人稀处,以军营编制形式组织流民垦荒,称为:陈家营。即:今之成佳镇。
陈嘉言:(1543-1607)明万历元年(1573)30岁时,受父命到蒲江管理流民垦荒,同时兼管两河口漕运,并负责维护此段通往西藏的道路安全。保证茶叶等商品顺畅流通。此道今称:南方丝绸之路 或 茶马古道。
陈尽语:(1573-1633)1607年接替陈嘉言,管理流民垦荒、道路安全及两河口漕运。
陈于庭:字荣宁,1606年生。清顺治元年(1644),张献忠第二次入川时,在洪雅钟宝寺与“宦籍迁蜀”的陈奇凤相遇,并互通谱牒。
1646年,张献忠死于西充凤凰山。陈奇凤亦在钟宝寺故世。之后,陈夫人同子到临溪漕插业,此地方今称:复兴。
清顺治元年以前,陈于庭已开始在蒲江城郊一带垦荒。
清顺治六年(1649)颁布垦荒政策:为流民提供耕牛、农具、种子等,但种粮户要轮流到县城,协助衙门“巡更歇衙”。
于是
陈于庭与赵、张共三家,同议“载籍县城”,正式报垦城郊荒地。并将户籍从三十里外的陈家营落户到今称的:南门坝。继而将开垦范围扩展至与邛州接壤的地方,称为:陈家下营。逐渐形成蒲江县漕陈氏望族,民间称为:陈三千。意指其名下自有田地三千亩。
“载籍县城”之时,陈于庭43岁,生于崇祯丙子年(1636)的长字占先13岁。
道光甲申(1824)年,县漕陈氏和临溪槽陈氏,共修族谱时,将陈荫阳列为:县漕陈氏入川始祖;
将陈奇凤列为:临溪漕陈氏入川始祖,共编一个排行。
经过陈家四代人近百年的努力,所组织的难民先后共计开垦荒地上万亩,在粮食自给自足的情形下,将部分土地因地制宜地用于种经济作物:茶叶 和 棉花。
其中,棉花多种于挨近邛州的下营五处地方,称为:五棉山。
五棉山 后来讹传为:五绵山 和 五面山。
说“五绵山”者理解为:此山向五个方向绵延;说“五面山”者,形容此山像:“地绕青旗五面。”比如清道光邛州名士吴江《题川南第一桥联》即:天留文笔一枝 快来题柱;地绕青旗五面 好去成仙。
今人对“五面山”或“五绵山”的地理概念,皆泛指邛崃以南,包括蒲江、名山在内的丘陵地带。
而清初蒲江人说的“五棉山”,仅指陈家营下营之处的五匹山丘。
受其影响,1958年以前,邛崃境内的宝林乡 和 固驿镇以南的丘陵,因缺水都广种棉花,从而促进发展了邛崃和蒲江两地的棉纺业。
注
陈心汝:蒲江县漕陈氏清明会会长,《陈氏族谱》保管人,2013年前后行程数省,自费调查县漕陈氏家族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