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公园内的进士坊,以营山进士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主题,尊重史实,以宋至清的进士读书、学习、赶考、录用、为官为序,设置了多处人文景观雕塑,再现古时骑牛朝读、堂前教子、书院育人、寒窗苦读、艰辛赴考、金榜题名等情节的故事小景,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整个公园以自然山水为依托,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重,是营山县内最具历史文化内涵的所在,是营山县文化兴盛繁荣的象征。
据《四川清代进士征略》和清代《营山县志》记载,清朝经历了267年,从顺治二年(1646)至光绪三十年(1904),由皇帝主持、策问的殿试112次,取进士26391名,四川获得786名(其中状元一名,即资中的骆成骧),约占全清进士的3%。同江、浙相比是比较少的(江苏状元49名、浙江状元20名)。而营山中进土的却达26名,仅次于成都、华阳(双流)、富顺、涪陵,占第五位。这26人中进士后,有9人任知县,4人任知府,1人作府教授,1人任四川财政监理,10人进翰林院(后来他们中有的出任江西主考,有的任云南道监察御史,有的任吏部侍郎),1人在家候官,未任职他们在仼职期中,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政绩,有的还较显著,受到人民赞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