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馨,来自石室中学(北湖校区)10班,这位理科“小姐姐”,今年高考总分703,已拟被北京大学录取。
谈高考:三年持续的努力是我最大的底气。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从高一开始我便开始刻苦,因此高三只跟着自己习惯的节奏即可,几乎从未熬夜或早起。高考前一个星期,我每天晚上都会看看散文来缓解压力,先把各种公式放到一边,专注于心态的放松。查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我有些小小的激动,能考出这样的分数,还得感谢平时努力的自己,三年持续的努力是我最大的底气。
谈生活:课外更专注于自我提升。
北湖的活动十分丰富:各式社团活动、有奖征联、班级舞蹈比赛、班级合唱比赛、话剧表演、每年的运动会……这些我都积极参与。我在征联活动中获奖、在每年运动会的个人项目里拿奖牌、为社团发展出一份力……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凝聚了班级,提升了我的自信,也让我更明确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谈学校:老师亲切负责,同学互励共勉。
北湖的老师大都很年轻,我对他们除了对老师的敬意,还有一份对朋友都亲切。他们既是老师,又好像我的朋友,我有什么忧虑迷茫都可以找他们分享,他们也总会认真帮我分析我的问题所在。老师的包容之心是同学们学习的后盾,而他们的教学能力自不必再提。
同学们则更像一个个小老师,我有任何不懂的问题,找他们讨论讨论,集思广益,一下子就明白了。在这样的氛围下,同学们从不吝惜帮助他人,互帮互助、毫无猜忌,这样明朗的风气逐渐形成。
学校更是一个广大的平台,给予了我许多受益无穷的机会。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高一末获得的唐立新奖学金,我得以踏上游轮进行为期9天的航行。途经5个国家,领略各地风土人情;院士讲述,增加思维厚度;与不同名校的学生交流,凝聚一份友谊。感谢学校,让我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张一帆,来自石室中学(北湖校区)10班“名校帝国”,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94分位列全省72名。
谈学习氛围:身处牛班,自然是强者环绕,大佬如林,尤其是我的周围,前后左右,个个都是天才,你可以和他们从函数构造聊到存在主义,从断手音游聊到时代经典(原来大佬远比你想象中更有诗意)。如此牛班给我鞭策,给了我深夜鏖战,早起再战的直接动力。
谈教师素养:石室的牛师不但学识尖深,而且耐心细心。冲刺阶段,他们在闷热的走廊上随时等候,一整节课一整节课为我们解惑。最让我感动的是文老师一句一咳给我们讲解难题;在我失意时与我的谈心和给予的鼓励;在进步时给我疯狂“吹捧”,我的飞升之路从此顺风,我的高三因而温情脉脉。无如此牛师,何来牛班呢?
谈校园生活:关于高中生活,我想,即使你一心“沉迷学习”,石室中学也会让你变得“多才多艺”、“十项全能”,这都足够写好几篇知乎问答了。在石室中学第一次跳舞是这样的体验,在石室中学第一次参演戏剧也是这样的体验……丰富的校园活动给我加的技能点,连我自己都为之“惊艳”。
谈学科竞赛:在初三开设化学课后,化学的奇妙变化,使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高中以后,我入选了化学竞赛班,由于化竞在相距20Km文庙校区上课,于是每个周五到周日,每个无休的寒暑假我便穿梭于这个城市的两点,奔走在我的化竞赛道。期间,学校给予我们绝佳的环境和大力的支持,我和竞赛组的同学们也并肩作战,不断进取。最终,我获得北大春季联赛一等奖,33届化学奥林匹克(初赛)成绩94分,位列全省第七。
王鸣旺,来自石室中学(北湖校区)10班,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91分位列全省119名。
谈学习:三年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高三的备考冲刺时光。在北湖,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从北湖到北大,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着我的奋斗之路。当我感到怠惰感到害怕时,就跑长跑,我想就这样跑到北大去。还有一段时间,我坚持着一天一套数学理综英语,那是这些年最最疯狂的时光。几乎每晚熬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还要努力打起精神,不影响正常上课。班主任文总说:“这是奋斗的岁月!该熬得熬,奋斗过才不留遗憾!”最终,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的。
谈过往:我的中考成绩只有610分,成都市(主城区)一千九百名左右……
有这样的蜕变,是源于“名校帝国”同学们的同心协力、互相学习、一齐向前冲,这样的氛围激励着我,源于"名校帝国"所有任课老师的倾心关注与无私帮助,这样的付出温暖着我,源于石室北湖领导层对老师教学与同学学习的全力支持,这样的关心在守护着我。
谈学校:我觉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很"名校帝国”,也很石室北湖。有那样一群可爱上进的同学陪伴你,同你一起奋斗;有那样一群优秀敬业的老师帮助你,和你一起面对……我们最初确实没有那些人那些学校优秀,但是高中三年好长、人生路好长,我们在一起面对、一起成长、一起迎接属于我们的光环。石室北湖对每一位同学都给予了无限的关爱,她会是你实现梦想的不二选择。我想,来到北湖,是每一个人的幸运,因为在这里,你可以创造“从北湖到北大”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