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铁路是一个壮烈的大工程,它是一条用血汗铸就的英雄路,30多万铁道兵战士和筑路工人历时12年建成。那时国内技术落后,先进装备欠缺,筑路大军只好肩挑人抬,水运马驮。大型机械搬不动,就把它们“化整为零”,拆成小部件,一件件抬上人迹罕至的高山。据统计,修路过程中,铁道兵牺牲2100多人,铁路工人牺牲数百人,沿线留下大量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 “我曾守护的沙马拉达,可能是成昆线上牺牲人数最多的地方。那里每年有120多天气温在零度以下,150天以上刮5级以上大风,当地人有个顺口溜,‘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飘雪花,七月穿棉袄’。你能想象当年的建设者是多么艰苦。”薛东旭说,“而沙马拉达隧道又是成昆线上最长的一条隧道,花了7年零8个月建成。1968年8月发生一起特大泥石流,87名中铁筑路工人壮烈牺牲。这里牺牲的中铁职工就有136名,加上牺牲的铁道兵,人数就更多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记者注意到,在成昆线沿线的烈士纪念碑上,这一诗句在不同的地方反复出现。“这正是成昆精神的真实写照,延续至今。”薛东旭说,“每每看到铁道边的烈士纪念碑,想到那么多人在二三十岁就献出了生命,就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蹉跎岁月。”已获得“铁路火车头奖章”的他,决心把5岁的儿子培养成第五代铁路人。 铁道上延展的成昆精神 在近半个世纪的运营中,成昆铁路从最初的全线内燃机牵引发展到全线电气化,并且在科学防洪、装备更新、服务地方上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对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巩固国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命线”。 成昆线上的隧道是一绝。 从峨眉站乘坐K113次绿皮列车,记者明显感到车速放慢。列车员唐红军解释说,“从这里到西昌、攀枝花、昆明等地,是穿越横断山脉,火车时速平均每小时80公里。成都到峨眉段是已建成的快速铁路,火车时速可达到每小时160公里。” 唐红军是烈士之子。1981年成昆线上发生中国铁路史上旅客伤亡最为惨重的事故,他父亲在生命的最后6秒钟扳下紧急刹掣的大闸,拯救了800多名旅客的生命。 这是成昆线上的铁路人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典型案例。1981年7月9日凌晨,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冲毁了利子伊达大桥。驾驶442次客运列车的司机王明儒和副司机唐昌华,刚出奶奶包隧道就发现险情,马上紧急刹掣。6秒钟后,两台内燃机车和四节车厢跌落桥下,被滚滚泥石流无情卷走,身后8节车厢的旅客得救,数百万元的国家财产免受损失。4位正副司机、1位列车长、2位列车员、2位行李员和2位邮政员与130多名旅客死亡或失踪,成昆铁路中断15天。 “父亲是转业的铁道兵,对铁路有感情,就当了火车司机。”唐红军说,“事故发生后的3小时紧急救援,也是感天动地。10多位女列车员,在滑坡地搬出成堆的尸体,背出呻吟的伤员,拼命地救人。随后进行的抢修会战,更是昼夜不停,居然在15天内建起了一座钢结构铁路便桥,保证了成昆线的畅通无阻。” 那年唐红军7岁,靠着铁路部门给予的每月15元资助金和母亲的辛勤养育,他长大成人,最后报考了西昌铁路技校。他在成昆线上已跑了10多年了,同事都说他工作兢兢业业,很勤快,肯吃苦。 与薛东旭、唐红军一样,成昆线上很多人都是“铁二代”“铁三代”。杨瑞一家,祖孙三代都在成昆线上。记者在西昌车务段见到他父子俩,言谈间都对铁路充满深情。 “我爷爷曾是一名志愿军战士,转业后成了宝成线上的火车司机。成昆线建成后,他被调到西昌机务段开火车,直到退休。”杨瑞自豪地说,“我爸叫杨庆华,因为眼睛近视,没能开上火车,当了机修工人。我上大学填报志愿时,是他选的专业,显然要我将来在铁路上找工作。2015年大学本科毕业,我考到机务段,现在已当上副司机了,部分实现了老爸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