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意见》的发布对于泸州来说意味着什么?落实《意见》,泸州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记者采访了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泸州城市新区全景。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 摄
《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和增强版。在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看来,泸州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布局的西向开放节点城市,应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期和“十四五”规划编制窗口期,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奋力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着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意见》指出,要加快沿江高铁、渝昆高铁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通达度、通畅性和均等化水平。
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泸州应紧扣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内陆开放新高地,构建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全力加快川南城际铁路、隆黄铁路叙镇段建设,积极推进渝昆高铁四川段、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加快蓉遵高铁泸遵段、大村至遵义铁路前期工作。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谋划沿江货运铁路重庆至泸州至宜宾段、南渝泸毕铁路等项目。实施泸永高速、古金高速等工程,积极推进长江泸渝段航道整治,加快云龙机场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区域航空枢纽,着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着力打造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意见》强调,要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
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泸州应立足“三大千亿产业”,打造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用好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及白酒产业政策调整机遇,联合遵义、宜宾等白酒主产区,打造赤水河生态酱酒产业带、中国白酒“金三角”。抢抓国家布局“新基建”,加快西南(泸州)容灾备份中心等建设,推动5G网络、IPv6规模部署,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化与毗邻区域协作,着力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和扩区调位,着力推进恒力(泸州)产业园等建设,加快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富有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