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女孩被害案在网络上引起的强烈反响终于也带来了最高法的介入,大胆的预测,本案将同十年前的李昌奎案一样,最终撤销死缓判决,改判死刑立即执行。然而围绕着二审为何要改判死缓,却仍然有不少话题值得我们重新回顾。
1、自首应当如何评价?
根据刑法67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文义就看得出来,自首并不当然意味着一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呢,法条似乎没有给出绝对的回答,但从67条的行文来看,大概也可以看得出一些端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自首能不能起到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效果,最主要的点在于能不能对于案件的查明起到积极的效果。换句话说,对于自首效果的认识应该更多的是一个法经济学的视角,即你的主动投案或者供述罪行,对于公安机关抓捕你或者查明案件(寻找到凶器、尸体等等证据)起到了节约时间人力等等的效果,自首才更应当被进行法律评价。而如果一个本身已经接受过传唤调查、也被警方安排监视防止逃逸,且“自首”或者“不自首”对于关键证据的获得并未有实质性贡献的“自首”行为,是否值得给予一个“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的评价是值得质疑的。极端而言,当那些本身警方已经侦破,甚至已经带着拘捕令鸣笛出门前往犯罪嫌疑人住所抓捕之时,后脚犯罪嫌疑人前来投案的,这种讨巧式的自首有什么意义呢?
再进而,对于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被处以某种刑事处罚应当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课题,这里即存在着减轻从轻情节,也存在着加重从重情节,刑法67条的自首,不过是同62条“从轻从重”、63条“”减轻、65条“累犯”、68条“立功”等以及分则中各条文中的特别规定一道,统领到61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