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史志搞错和漏记的小都江堰—拦江堰
建议邛崃市相关部门将所谓的“栏杆堰”和“楠杆堰”正名为:拦江堰。在宣传回澜塔风景区时,贯以“小都江堰”的称号,突出宣传这一千年古堰,并且逐级申报:古拦江堰文化遣产!
——凡丁
《程敦书墓志铭》:“邛州拦江堰,久废。公治之,民溉田增多。岁饷汉中诸军百万缗,实八十万。前为守者,尝先一岁取民输以充赋,民力竭不能输,公(程敦书)上其状且失劾,未报,则戚以悲,既闻有议复除,则喜过於其民之得复除也。其后卒除十万缗,而公以乾道三年(1168)正月十六日卒,年六十七,民恨公不及见,叹息以泣。”
——引自2015年6期《邛崃经纬》邛崃市文物局蔡友人著:《回澜塔 栏杆堰名称的由来》文。
据
蔡友人老师考证:“程敦书字通守(1100~1167),眉山人,宋孝宗乾道间守邛州。文中称“邛州拦江堰,久废。”从“久废”二字,则可知拦江堰并非宋代所建,年代久远,建於汉唐。”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载:“昔李冰壅江作堋(注),开二渠(注)以沃野。蜀人堰水灌田,即由此兴。”
同志87P:“……南河从流溯源,其水路皆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所通正开导。”又曰“邛笮导沫泄蒙,始于秦蜀守李冰。凡地志所称天台、相台、马崖、孤石、七盘、罗绳诸山,皆是蒙山脉络。”
意为:李冰曾疏导发源于蒙山脉络的邛水,今称火井江、白沫江和南河。
如今,高何地方还有李冰父子疏浚水道时,二郎神担山遗落大石块在一段火井江边的传说。
同志88P:“查旧志天台山两山夹岸如门,一水中流,崖开小径,甚险。然则夹门关者,非限峦隔夷之关,乃导沫泄之口也。”
注
堋:战国科学家李冰,修都江堰时所创造的分水坝,作用是减弱水势。(见《现代汉语词典》)
二渠:指都江堰的内江和外江。
笔者
依据宋人晁公遡《嵩山集》卷三十八《程邛州(敦书)墓志铭》:“邛州拦江堰,久废。公治之,民溉田增多”的记载,清代以来,邛崃地方史志所记载的:栏江堰、栏杆堰、楠杆堰等名,应是修筑于宋代以前的:拦江堰。
又依据《程敦书墓志铭》:“……前为守者,尝先一岁取民输以充赋,……其后卒除十万缗,而公以乾道三年(1167)正月十六日卒,年六十七,民恨公不及见,叹息以泣。”
可知
邛州州守程敦书在南宋乾道三年(1167)以前,便用前州守预征收农民赋税中的十万缗,对拦江堰重新进行了治理,程公卒后,人民“叹息以泣。”
按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在前蜀王鳖灵治理岷江水患的基础上,将玉垒山凿通成宝瓶口,并筑堋(今称鱼嘴)将岷江水一分为二,使成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灌县(今称都江堰市)以东的成都平原,外江灌溉灌县西南方的崇州、大邑、新津及邛崃北部平坝地区。
晋代人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载:“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史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刚建成时,因玉垒山过去叫“湔山”,土著氐羌人把鱼嘴叫住“堋”。故名:湔堋。汉、唐叫法不一,宋代改称都江堰并沿用至今,是因唐《括地志》说现今称的成都俯河和南河叫成都江,“都江,即成都江。”
都江堰最初灌溉今都江堰市以东的成都平原上万顷农田,经过历代不断修渠引灌,到1998年统计,都江堰灌区达36县,灌溉面积上千万宙。
史载
李冰在主持修建都江堰的同时,还凿开汉源县离崖的离堆,通正了今崇州的文井江,邛崃的白沫江、火井江和南河水道,并凿烧开乐山乌尤、凌云二山,以及宜宾境内的岷江大滩礁岩。晚年又带领其子李二郎在什邡“凿瀑口,导洛水”入平原,右分上堰为朱堰,中分堰口为李堰;左分堰口为火烧堰,入绵竹界。后世名:朱李火堰。右堰的朱堰支分出十条渠水,什邡县名由此而生,并且成为古代农业强县。
四川人民感念李冰冶水的功绩,在许多地方建川王庙或川主庙。过去在邛崃城内和西部山区,也多处建有川主庙 和 川王庙祭祀李冰。今牟礼镇还有一座清代复建的“堰主庙”,为当地人供奉李冰神像而建。此外,十方堂之金牛庵、镇江塔第四层也供奉李冰。
综上所述进行推测,古临邛拦江堰始建年代,与都江堰应该在同一时期。
道理很简单:
建于公元前315年的临邛城,为巴蜀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原因在于古临邛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清康熙《邛州志》便载:“邛距省百里,为锦官咽喉,滇僰孔道(注),南临羌汉,西接土番。”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意欲伐楚时,“司马错力主蜀有杰、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供兵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于是等待蜀王将金牛道凿通后,一举吞并蜀国。
公元前256年,经过商鞅变法富强后一心要统一中国的秦昭王,任命水利家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的任务便是根治蜀地水患以发展川西平原农业,为秦国最后攻克楚国做好战略物资准备。
再说都江堰最初建成时,只是引内江之水灌溉今都江堰市以东的成都平原,外江主要作用是行洪和航运,至今,邛崃引用都江堰外江之水灌溉,也只限于北部少数地方。
栏秆堰名之误
宋代以前本名的“拦江堰”,从清初开始,逐渐演绎成“栏杆堰”之舛讹,沿自错引用了左、右河上曾经有过的两座“栏杆桥”!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在回澜塔以东的右河上,有一道长约20米,宽约4米的三孔洞红砂石平桥贯穿南北。此桥历代皆在进行复建,最晚一次是民国时期,当地人按习惯叫为:新桥。
1960年第一次修建宝林大桥时,因缺石材,宝林公社命人将新桥拆毁后“利用”其红砂石料,此后改为从拦江坝边搭便桥通行之现状。
此处的石桥,历代有无栏杆不清楚,但右河下游的宝林右场口之“陈船渡”,和左场口之大河碥(土旁)处,清代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确实各有一道宽约2.5米的、带有栏杆的木头桥。
两座木头桥皆为卯榫结构,丰水期为防冲毁,并以利渡船和其它船筏通行,每年于端午节前拆除由专人保藏,重阳节后重新组装以利行人。两处渡口,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始,分别先后改建为现代水泥桥。
由于两座木桥均系季节性搭建,并无桥名,于是大家按木桥特征,顺口称为:栏杆桥。(参看系列篇之《宝林河渡和陈船渡的栏杆桥》)
这或许是清代至现代人,错将“拦江堰”误作“栏杆堰”的原因吧?!
拦江堰的堋
古人称水坝为堋,过去拦江堰的堋,并未将南河筑断,只是斜在河心,将南河劈分成左河和右河,既使右河水路畅通,以利船筏通行,又保障左河水量,与都江堰的分水堋—鱼嘴,原理一模一样,而左河和右河,则相当于都江堰的内江和外江。(见篇末附图)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各地陆路畅通,南河不再需要进行航运,原先斜在江心用以隔开左河和右河的“堋”,改为将南河拦腰砌断,以“堋”的高度来调节左河之水量。
现代的堋,用水泥砂石砌筑。之前的堋,系用整根慈竹一剖为二编成巨大的竹笼,然后填以卵石堆砌而成,与过去都江堰放水节时采用的竹笼填石法完全一样。
两相比较之下,因为拦江堰工程较小,对李冰而言,只须挥挥手而矣,但是对古临邛县人民来说,拦江堰却是大南河第一堰!
拦江堰的灌溉面积
右河称为大南河,相似于都江堰外江,主要用于行舟船筏子,并在下游开渠灌田;
左河相当于都江堰内江,不通船只,主要作用是引水灌田。民间有多种称呼:南江、小南河、新开河、新开堰。
拦江堰的左、右渠系,总计灌溉古临邛东部平原田地约二十万亩,使现今宝林、前进、固驿、高埂、牟礼、回龙、永丰等地,成为富甲一方的鱼米之乡,在商业发达,市口繁荣的同时,为军事重镇的古邛州,源源不断地输送相当一部分军饷。
且看
清嘉庆《邛州志》〈水利篇〉如何记载:
“张公堰以下西、南二河(在今黄坝大桥处)合流,自‘栏杆堰’后,分左、右河。栏杆堰,州东南七里。
右河:通泉堰,州东二十五里。万历三十五年,知州谭天相捐资开凿,灌田八千余亩;段公堰,州东三十里,即明新开堰。万历时知州谭天相始筑,倾圮。乾隆二十四年乡民谢朝友变产开导,凿山为沟,费千金,堰成。……知州段以信力成其事,灌田二万余亩,通济无竭,因改名段公堰;土门堰,州东三十五里,在段公堰之下。灌田四千余亩。
左河:新开堰,州东十里,灌田八千余亩;灌溪堰,州东十二里,灌田一万余亩;锅底堰,州东十五里,在灌溪堰之下,灌田五千余亩;猪母堰州东二十五里,年久损坏,郡举人杜应牧集众议修石堤数十丈,开堰口一丈,以时蓄泄,自是灌溉无忧;土坎堰,州东三十里,今作石堤,灌田八百余亩;徐公堰,州东三十八里,糸左右河合流,州判徐坦创修,故名,灌田近万亩。”
笔者
拦江堰的左河(小南河)渠系,在总计灌溉面积近十万亩之后,尾水在二江镇(今高埂镇)合流,重又注入大南河。
再看民国《邛崃县志》载
左河:
“栏杆堰:县东南七里,俗所谓大南河第一堰也,在塔子下。……南河过南桥,东流数里,作一大曲往南,今名大河,来往船筏,中出一大土州,塔子坝宝林寺在焉。州上用筒车舀水枧灌(即以竹木为槽导入田中),此地势也。
人于土洲之上游,即塔子坝前,作栏杆堰擗水往左(北面),谓之新开河。旧志谓云左河,多堰,不通船筏而多筒车、碾磨、小桥。此河循土洲四、五里东流,有黄泥堰,北流有新开堰,皆在县东十里,分灌田约万亩……北流转东有灌溪堰,在县东十二里,灌田一万余亩。
灌溪堰下有锅底堰,灌田八千于亩、锅底堰下有母猪堰,在县东二十里,灌田九千余亩,又有土坎堰,在县东三十里,此新开河之五大堰也。
右河
其在土州,即塔子坝前,往南通船筏之大河,旧志谓之右河。有通泉堰灌田八千亩,段公堰分沟灌田二万余亩,下灌回龙镇田约有二万。土门堰灌田四千余亩,徐公堰分沟灌田三万余亩,其水过戴林,直灌永丰镇田亩一万有余,复兴堰补徐公堰田亩,并灌牟场田八、九千亩。
旧志言左河土坎堰,右河土门堰以下,左右河复合。今查有合有不合,合者栏杆堰之左河也,不合者栏杆堰之右河也。”
分析:
1、以上两志在“栏杆堰”条下,皆分别记载左、右河渠系灌溉田亩情况,并说“左河土坎堰,右河土门堰以下,左右河复合。”说明前人是把左河和右河渠系一统视作“拦江堰总体工程”的。
好比都江堰分内江和外江,灌溉川西平原东部的是内江之水,灌溉川西平原西部的崇州、大邑和邛崃、新津是外江之水,但是无论内江和外江,都统一称为都江堰。
而邛崃古拦江堰的左河和右河,先人们都叫:拦江堰,其道理与都江堰一样。
可惜现代邛崃人没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将古拦江堰进行支离破碎的解读,还将拦江错作“栏杆堰”乃至“楠杆堰”,使之逐渐湮灭在地方史志之中!
2、清嘉庆《邛州志》和民国《邛崃县志》记载左河和右河渠道灌溉田亩不完全一样,其中民国《邛崃县志》较为详尽。综合两志粗略统计,左河的堰渠灌田接近十万亩,右河的堰渠灌田十余万亩,总计拦江堰灌区约二十万亩。对于一个农业县来说,无论今古,拦江堰算得上大型水利工程。
与现代大型玉溪河水利工程比较:
1965年,邛崃、名山、蒲江三县,各乡所派民工经常保持300人左右,在省政府协调下,统一修建玉溪河水利工程,于1978年5月竣工,共灌溉蒲江、名山、邛崃三县三十多万亩耕地,邛崃只是解决了五面山一带干旱缺水问题。
故
民国《邛崃县志》载:“栏杆(拦江)堰,在塔子下,俗所谓大南河第一堰也!”
而近现代人进行的所有修渠理水行为,其实只是治理拦江堰,并非首创。因为无论改什么新名称,都是引用古拦江堰的左河和右河之水源!
另外
由于拦江堰的左河为导引大南河之水,别称小南河、南江,明代以前,便因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在今前进镇以南靠近南江的地方,形成通往唐代古安仁县的集镇—南江镇,早于明代方才形成的宝林场。
又据《邛崃市地名录》载:
1958—1961年,在南江上建成:南江二号水电站。位于固驿镇南端2公里,因系南河上第二个水电站得名。
(附注:南江二号的得名是老南桥之北的“上游电厂”建成于1958年。)
1972—1974年,又在南江上建成:南江一号水电站。地处前进乡西南端,因属南河第一个电站得名。
(附注:此电站应属南河第三或者第四座水电站,因同期建成的还有文笔山水电站,此电站主要水源是支农渠,支农渠水源引自今黄坝大桥以下的南河,经十方堂南面至文笔山脚,合蒲江桥下的棠子沟水。)
以上南江二号和南江一号水电站,皆由当时的前进公社建造。
然而
堪称小都江堰的拦江堰,由于明末清初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先来后到的外省移民和官员,只能根据少数原住民的记忆来整理地方史料,难免在发音和音义理解上出现错误或者笔误,而且越到后来越离谱,乃至将古拦江堰淡忘在历史长流中。
幸好蔡友仁老师查阅宋人文献:晁公遡《嵩山集》卷三十八〈程邛州(敦书)墓志铭〉为其正名,并将拦江堰年代溯推至汉唐时期!
列举各地方史志的错误记载
清康熙《邛州志》记:“栏江堰,州南七里。”
清嘉庆《邛州志》作:“栏杆堰,州东南七里。”
民国《邛崃县志》沿误:“栏杆堰,县东南七里,俗所谓大南河第一堰也。”
1981版《邛崃县地名录》之〈区、公社概况〉中
“宝林公社”项下
塔子大队:以境内有镇江塔得名,1981年由宝林一大队更名。
新开河:此地一河,修于清代,以新开河为名。
塔子坝:此地河坝中有一镇江塔,故名。
《人工建筑》之〈水库渠堰篇〉仅载:“南江二号水电站和南江一号水电站。”
其中
“南江二号水电站:1958年开工,1961年完成,位于固驿镇南端2公里,因系南河上第二个水电站得名。
南江一号水电站:1972年初动工建,1974年竣工,地处前进乡西南端,因属南河第一个电站得名。”
1993版《邛崃县志》载:“栏杆堰原名栏江堰。是灌万亩以上的中型渠堰,渠首在宝林乡回澜塔前端。干渠顺南河左岸而下,纵横约45平方公里。1985年底,此堰干渠长14.06公里,支渠长42.8公里,纵横穿流川藏路,灌溉前进、固驿、高埂等乡农田2.69万亩。
2005版《临邛镇志》未见相关记载。未记原因,可能是行政区划变化频仍混乱—原宝林公社宝林场至龚渔箭一片,于 2008年3月划属临邛镇,而2005版《临邛镇志》始修于1997年10月。
2018版《邛崃市地名录》第六章《水利、电力设施地名》表格的“标准地名”项下为:“楠杆堰灌区”。
解释“楠杆堰干渠所在行政区域”在“文君街道、前进镇、高埂镇、固驿镇。”在“有效灌溉面积”项下仅“17.53平方千米。”
笔者
在本已少得可怜,还相继缩水的相关内容中,《邛崃市地名录》又将“栏杆堰”误作“楠杆堰”,使之谬种流传。
原因
由于邛崃各部门各自为政,修史时搜集的拦江堰史料不统一,且各按各的理解进行修订,不仅使古拦江堰名称混乱,灌溉面积也越来越缩水,更让读者越来越糊涂,既不能起到史志利用的作用,反而加快了一代又一代邛崃人对古拦江堰文化记忆的消失速度!
不过
笔者原先认为的:“栏杆堰”本名“拦江堰”,系清初人在编志时,因搜集和抄写史料造成笔误的推论,在现代人所作《邛崃市地名录》中,却找到了依据!
(说明:我虽然参与过校注《邛崃市地名录》,但只负责地名部分,其它内容其他人在校注。)
关于回澜塔
根据清乾隆乙亥(四十四年)举人张怀泗(官宛平知县)吟《回澜塔砖》诗及注:
百里方州展席平 曾闻宝塔峙孤城 云嵌老佛诸天净 江卧长虹彻底清
一自沧桑经劫后 谁将金薤辨分明 残砖尊重回澜意 重修应须复此名
原注:
旧传州东有塔,不知何处,方议修塔,适见贾秋漪书屋后,及开元寺后墙,娘娘庙后圃废砖,皆有“回澜塔”三字,朗朗可识,贾次裴有诗和韵。
(引自蔡友仁《回澜塔与栏杆堰名称的由来》)
2001年笔者曾做诗:
《观回澜塔》
砖塔滩头镇,石堤河上斜。
岸阔波涛卷,江分南北行。
分析
现之回澜塔始建年代应比拦江堰晚,即: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东汉以后。明代万历年复建时,改用“镇江塔”名,当清乾隆至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竣工时,依然采用古之《回澜塔》名,故出现一塔二名的现象。
其实
无论是“回澜塔”还是“镇江塔”名,皆是古人为了回避和镇压水患而起的名称,本意是作为拦江堰的配套工程,因古人相信建塔能够镇压水患,故民间广传:回澜塔内安有避水神珠,而且无论多么大的洪水,自从回澜塔复建好以后从未淹至塔前。当然,这是拦江堰分水所起到的作用!
清代复建的回澜塔,第一层为镇江殿,供奉镇江王伍子胥(注);第四层为德被全川殿,供奉营造都江堰,造福四川人民的川主李冰。
现代人仅认识到
复建的回澜塔,通高75.48米,在同类砖塔中,是全国第二高的!并成功申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因而
在开发回澜塔景区时,仅仅将回澜塔视为一座风水塔,忽略了回澜塔原本是拦江堰主体工程的附属配套设施,好比都江堰的伏龙观,目的是宣传李冰斗恶龙治水的传说。从回澜塔中供奉镇江王伍子胥 和 治水的川主李冰来看,古人建塔目的:主要是为了镇压南河水患和祭祀造福临邛人民的李冰。
当回澜塔脱离了古拦江堰的文化主体,本末倒置为所谓的风水塔以后,便失去了灵魂,使之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在此
建议邛崃市相关部门将所谓的“栏杆堰”和“楠杆堰”正名为:拦江堰。在宣传回澜塔风景区时,贯以“小都江堰”称号,突出宣传这一千年古堰,并且逐级申报:古拦江堰文化遣产!
同时
将塔身倒映南河河面形成的“回澜倒影”景观,合并云居寺纳入拦江堰景区,共同打造成一处文化旅游胜地。
民国《邛崃县志》载:“云居寺始于元,胜于明,因白云闲闲岛屿之间,山有呼月亭,有塔。”
另外
民国《邛崃县志》载:“塔子坝有庙曰大悲庵,肇始自明朝洪武,原本僧庙。”在万历四十四年(1617)州牧袁昭文改回澜塔为镇江塔以前就有了。而回澜塔和大悲庵与拦江堰的关系,好比都江堰与伏龙观的关系一样,皆是该项水利工程的附属设施。
邛崃解放战争及剿匪时,大悲庵被国民党军占作指挥部,主战场即宝林五面山上,战线拉到固驿一带,当时仅宝林乡便有十多位阵亡烈士,曾就地安埋在吴院子(地名),后来全部起迁到小南门烈士陵园。
可在大悲庵辟建:邛崃解放纪念馆 和 纪念碑,以增加文化旅游含量。
注
滇僰孔道:从成都通往云南、贵州等地方必经的关口之道。
伍子胥:春秋楚国人,被迫害逃至吴国,曾帮助吴国规划、修建姑苏城,并开凿历史上第一条运河—胥江。公元前484年被吴王夫差赐死抛入江中,当地民众捞起厚葬并建胥王庙,后人尊为海神水仙王。
西汉王充《论衡》载:“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会稽会、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
宋代水利家宜兴人单锷于元祐四年(1089年)所著的《吴中水利书》引用了钱公辅之说:“自春秋时,吴王阖闾四年(前511年)用伍子胥之谋伐楚,始创此河,以为漕运,春冬载二百石舟,而东则通太湖,西则入长江,自后相传,未始有废。”
本文初稿写成后,曾征求一些同好的意见,得到以下一条评语:
本文论据清楚,引述得当。罗友伦 2020/3/15
待发系列篇:
1、 引用文《回澜塔与栏杆堰名称的由来》(作者:蔡友仁)
2、 《宝林河渡和陈船渡的栏杆桥》(作者:凡丁)
3、 《季筢子》(作者:凡丁)
2020/3/12
2020/4/25重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