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53|评论: 3

被史志搞错和漏记的小都江堰—拦江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6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史志搞错和漏记的小都江堰—拦江堰
       建议邛崃市相关部门将所谓的“栏杆堰”和“楠杆堰”正名为:拦江堰。在宣传回澜塔风景区时,贯以“小都江堰”的称号,突出宣传这一千年古堰,并且逐级申报:古拦江堰文化遣产!
                                                                                                                                                ——凡丁

       《程敦书墓志铭》:“邛州拦江堰,久废。公治之,民溉田增多。岁饷汉中诸军百万缗,实八十万。前为守者,尝先一岁取民输以充赋,民力竭不能输,公(程敦书)上其状且失劾,未报,则戚以悲,既闻有议复除,则喜过於其民之得复除也。其后卒除十万缗,而公以乾道三年(1168)正月十六日卒,年六十七,民恨公不及见,叹息以泣。”
       ——引自2015年6期《邛崃经纬》邛崃市文物局蔡友人著:《回澜塔 栏杆堰名称的由来》文。
       据
       蔡友人老师考证:“程敦书字通守(1100~1167),眉山人,宋孝宗乾道间守邛州。文中称“邛州拦江堰,久废。”从“久废”二字,则可知拦江堰并非宋代所建,年代久远,建於汉唐。”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载:“昔李冰壅江作堋(注),开二渠(注)以沃野。蜀人堰水灌田,即由此兴。”
       同志87P:“……南河从流溯源,其水路皆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所通正开导。”又曰“邛笮导沫泄蒙,始于秦蜀守李冰。凡地志所称天台、相台、马崖、孤石、七盘、罗绳诸山,皆是蒙山脉络。”
       意为:李冰曾疏导发源于蒙山脉络的邛水,今称火井江、白沫江和南河。
       如今,高何地方还有李冰父子疏浚水道时,二郎神担山遗落大石块在一段火井江边的传说。
       同志88P:“查旧志天台山两山夹岸如门,一水中流,崖开小径,甚险。然则夹门关者,非限峦隔夷之关,乃导沫泄之口也。”
       注
       堋:战国科学家李冰,修都江堰时所创造的分水坝,作用是减弱水势。(见《现代汉语词典》)
       二渠:指都江堰的内江和外江。
       笔者
       依据宋人晁公遡《嵩山集》卷三十八《程邛州(敦书)墓志铭》:“邛州拦江堰,久废。公治之,民溉田增多”的记载,清代以来,邛崃地方史志所记载的:栏江堰、栏杆堰、楠杆堰等名,应是修筑于宋代以前的:拦江堰。
       又依据《程敦书墓志铭》:“……前为守者,尝先一岁取民输以充赋,……其后卒除十万缗,而公以乾道三年(1167)正月十六日卒,年六十七,民恨公不及见,叹息以泣。”
       可知
       邛州州守程敦书在南宋乾道三年(1167)以前,便用前州守预征收农民赋税中的十万缗,对拦江堰重新进行了治理,程公卒后,人民“叹息以泣。”
       按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在前蜀王鳖灵治理岷江水患的基础上,将玉垒山凿通成宝瓶口,并筑堋(今称鱼嘴)将岷江水一分为二,使成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灌县(今称都江堰市)以东的成都平原,外江灌溉灌县西南方的崇州、大邑、新津及邛崃北部平坝地区。
       晋代人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载:“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史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刚建成时,因玉垒山过去叫“湔山”,土著氐羌人把鱼嘴叫住“堋”。故名:湔堋。汉、唐叫法不一,宋代改称都江堰并沿用至今,是因唐《括地志》说现今称的成都俯河和南河叫成都江,“都江,即成都江。”
       都江堰最初灌溉今都江堰市以东的成都平原上万顷农田,经过历代不断修渠引灌,到1998年统计,都江堰灌区达36县,灌溉面积上千万宙。
       史载
       李冰在主持修建都江堰的同时,还凿开汉源县离崖的离堆,通正了今崇州的文井江,邛崃的白沫江、火井江和南河水道,并凿烧开乐山乌尤、凌云二山,以及宜宾境内的岷江大滩礁岩。晚年又带领其子李二郎在什邡“凿瀑口,导洛水”入平原,右分上堰为朱堰,中分堰口为李堰;左分堰口为火烧堰,入绵竹界。后世名:朱李火堰。右堰的朱堰支分出十条渠水,什邡县名由此而生,并且成为古代农业强县。
       四川人民感念李冰冶水的功绩,在许多地方建川王庙或川主庙。过去在邛崃城内和西部山区,也多处建有川主庙 和 川王庙祭祀李冰。今牟礼镇还有一座清代复建的“堰主庙”,为当地人供奉李冰神像而建。此外,十方堂之金牛庵、镇江塔第四层也供奉李冰。
       综上所述进行推测,古临邛拦江堰始建年代,与都江堰应该在同一时期。
       道理很简单:
       建于公元前315年的临邛城,为巴蜀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原因在于古临邛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清康熙《邛州志》便载:“邛距省百里,为锦官咽喉,滇僰孔道(注),南临羌汉,西接土番。”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意欲伐楚时,“司马错力主蜀有杰、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供兵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于是等待蜀王将金牛道凿通后,一举吞并蜀国。
       公元前256年,经过商鞅变法富强后一心要统一中国的秦昭王,任命水利家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的任务便是根治蜀地水患以发展川西平原农业,为秦国最后攻克楚国做好战略物资准备。
       再说都江堰最初建成时,只是引内江之水灌溉今都江堰市以东的成都平原,外江主要作用是行洪和航运,至今,邛崃引用都江堰外江之水灌溉,也只限于北部少数地方。

       栏秆堰名之误
       宋代以前本名的“拦江堰”,从清初开始,逐渐演绎成“栏杆堰”之舛讹,沿自错引用了左、右河上曾经有过的两座“栏杆桥”!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在回澜塔以东的右河上,有一道长约20米,宽约4米的三孔洞红砂石平桥贯穿南北。此桥历代皆在进行复建,最晚一次是民国时期,当地人按习惯叫为:新桥。
       1960年第一次修建宝林大桥时,因缺石材,宝林公社命人将新桥拆毁后“利用”其红砂石料,此后改为从拦江坝边搭便桥通行之现状。
       此处的石桥,历代有无栏杆不清楚,但右河下游的宝林右场口之“陈船渡”,和左场口之大河碥(土旁)处,清代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确实各有一道宽约2.5米的、带有栏杆的木头桥。
       两座木头桥皆为卯榫结构,丰水期为防冲毁,并以利渡船和其它船筏通行,每年于端午节前拆除由专人保藏,重阳节后重新组装以利行人。两处渡口,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始,分别先后改建为现代水泥桥。
       由于两座木桥均系季节性搭建,并无桥名,于是大家按木桥特征,顺口称为:栏杆桥。(参看系列篇之《宝林河渡和陈船渡的栏杆桥》)
       这或许是清代至现代人,错将“拦江堰”误作“栏杆堰”的原因吧?!

       拦江堰的堋
       古人称水坝为堋,过去拦江堰的堋,并未将南河筑断,只是斜在河心,将南河劈分成左河和右河,既使右河水路畅通,以利船筏通行,又保障左河水量,与都江堰的分水堋—鱼嘴,原理一模一样,而左河和右河,则相当于都江堰的内江和外江。(见篇末附图)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各地陆路畅通,南河不再需要进行航运,原先斜在江心用以隔开左河和右河的“堋”,改为将南河拦腰砌断,以“堋”的高度来调节左河之水量。
       现代的堋,用水泥砂石砌筑。之前的堋,系用整根慈竹一剖为二编成巨大的竹笼,然后填以卵石堆砌而成,与过去都江堰放水节时采用的竹笼填石法完全一样。
       两相比较之下,因为拦江堰工程较小,对李冰而言,只须挥挥手而矣,但是对古临邛县人民来说,拦江堰却是大南河第一堰!

       拦江堰的灌溉面积
       右河称为大南河,相似于都江堰外江,主要用于行舟船筏子,并在下游开渠灌田;
       左河相当于都江堰内江,不通船只,主要作用是引水灌田。民间有多种称呼:南江、小南河、新开河、新开堰。

       拦江堰的左、右渠系,总计灌溉古临邛东部平原田地约二十万亩,使现今宝林、前进、固驿、高埂、牟礼、回龙、永丰等地,成为富甲一方的鱼米之乡,在商业发达,市口繁荣的同时,为军事重镇的古邛州,源源不断地输送相当一部分军饷。
       且看
       清嘉庆《邛州志》〈水利篇〉如何记载:
     “张公堰以下西、南二河(在今黄坝大桥处)合流,自‘栏杆堰’后,分左、右河。栏杆堰,州东南七里。
       右河:通泉堰,州东二十五里。万历三十五年,知州谭天相捐资开凿,灌田八千余亩;段公堰,州东三十里,即明新开堰。万历时知州谭天相始筑,倾圮。乾隆二十四年乡民谢朝友变产开导,凿山为沟,费千金,堰成。……知州段以信力成其事,灌田二万余亩,通济无竭,因改名段公堰;土门堰,州东三十五里,在段公堰之下。灌田四千余亩。
       左河:新开堰,州东十里,灌田八千余亩;灌溪堰,州东十二里,灌田一万余亩;锅底堰,州东十五里,在灌溪堰之下,灌田五千余亩;猪母堰州东二十五里,年久损坏,郡举人杜应牧集众议修石堤数十丈,开堰口一丈,以时蓄泄,自是灌溉无忧;土坎堰,州东三十里,今作石堤,灌田八百余亩;徐公堰,州东三十八里,糸左右河合流,州判徐坦创修,故名,灌田近万亩。”
       笔者
       拦江堰的左河(小南河)渠系,在总计灌溉面积近十万亩之后,尾水在二江镇(今高埂镇)合流,重又注入大南河。
       再看民国《邛崃县志》载
       左河:
     “栏杆堰:县东南七里,俗所谓大南河第一堰也,在塔子下。……南河过南桥,东流数里,作一大曲往南,今名大河,来往船筏,中出一大土州,塔子坝宝林寺在焉。州上用筒车舀水枧灌(即以竹木为槽导入田中),此地势也。
       人于土洲之上游,即塔子坝前,作栏杆堰擗水往左(北面),谓之新开河。旧志谓云左河,多堰,不通船筏而多筒车、碾磨、小桥。此河循土洲四、五里东流,有黄泥堰,北流有新开堰,皆在县东十里,分灌田约万亩……北流转东有灌溪堰,在县东十二里,灌田一万余亩。
       灌溪堰下有锅底堰,灌田八千于亩、锅底堰下有母猪堰,在县东二十里,灌田九千余亩,又有土坎堰,在县东三十里,此新开河之五大堰也。
       右河
       其在土州,即塔子坝前,往南通船筏之大河,旧志谓之右河。有通泉堰灌田八千亩,段公堰分沟灌田二万余亩,下灌回龙镇田约有二万。土门堰灌田四千余亩,徐公堰分沟灌田三万余亩,其水过戴林,直灌永丰镇田亩一万有余,复兴堰补徐公堰田亩,并灌牟场田八、九千亩。
       旧志言左河土坎堰,右河土门堰以下,左右河复合。今查有合有不合,合者栏杆堰之左河也,不合者栏杆堰之右河也。”
       分析:
       1、以上两志在“栏杆堰”条下,皆分别记载左、右河渠系灌溉田亩情况,并说“左河土坎堰,右河土门堰以下,左右河复合。”说明前人是把左河和右河渠系一统视作“拦江堰总体工程”的。
       好比都江堰分内江和外江,灌溉川西平原东部的是内江之水,灌溉川西平原西部的崇州、大邑和邛崃、新津是外江之水,但是无论内江和外江,都统一称为都江堰。
       而邛崃古拦江堰的左河和右河,先人们都叫:拦江堰,其道理与都江堰一样。
       可惜现代邛崃人没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将古拦江堰进行支离破碎的解读,还将拦江错作“栏杆堰”乃至“楠杆堰”,使之逐渐湮灭在地方史志之中!
       2、清嘉庆《邛州志》和民国《邛崃县志》记载左河和右河渠道灌溉田亩不完全一样,其中民国《邛崃县志》较为详尽。综合两志粗略统计,左河的堰渠灌田接近十万亩,右河的堰渠灌田十余万亩,总计拦江堰灌区约二十万亩。对于一个农业县来说,无论今古,拦江堰算得上大型水利工程。
       与现代大型玉溪河水利工程比较:
       1965年,邛崃、名山、蒲江三县,各乡所派民工经常保持300人左右,在省政府协调下,统一修建玉溪河水利工程,于1978年5月竣工,共灌溉蒲江、名山、邛崃三县三十多万亩耕地,邛崃只是解决了五面山一带干旱缺水问题。
       故
       民国《邛崃县志》载:“栏杆(拦江)堰,在塔子下,俗所谓大南河第一堰也!”
       而近现代人进行的所有修渠理水行为,其实只是治理拦江堰,并非首创。因为无论改什么新名称,都是引用古拦江堰的左河和右河之水源!
       另外
       由于拦江堰的左河为导引大南河之水,别称小南河、南江,明代以前,便因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在今前进镇以南靠近南江的地方,形成通往唐代古安仁县的集镇—南江镇,早于明代方才形成的宝林场。
       又据《邛崃市地名录》载:
       1958—1961年,在南江上建成:南江二号水电站。位于固驿镇南端2公里,因系南河上第二个水电站得名。
       (附注:南江二号的得名是老南桥之北的“上游电厂”建成于1958年。)
       1972—1974年,又在南江上建成:南江一号水电站。地处前进乡西南端,因属南河第一个电站得名。
       (附注:此电站应属南河第三或者第四座水电站,因同期建成的还有文笔山水电站,此电站主要水源是支农渠,支农渠水源引自今黄坝大桥以下的南河,经十方堂南面至文笔山脚,合蒲江桥下的棠子沟水。)
       以上南江二号和南江一号水电站,皆由当时的前进公社建造。
       然而
       堪称小都江堰的拦江堰,由于明末清初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先来后到的外省移民和官员,只能根据少数原住民的记忆来整理地方史料,难免在发音和音义理解上出现错误或者笔误,而且越到后来越离谱,乃至将古拦江堰淡忘在历史长流中。
       幸好蔡友仁老师查阅宋人文献:晁公遡《嵩山集》卷三十八〈程邛州(敦书)墓志铭〉为其正名,并将拦江堰年代溯推至汉唐时期!

       列举各地方史志的错误记载
       清康熙《邛州志》记:“栏江堰,州南七里。”
       清嘉庆《邛州志》作:“栏杆堰,州东南七里。”
       民国《邛崃县志》沿误:“栏杆堰,县东南七里,俗所谓大南河第一堰也。”
       1981版《邛崃县地名录》之〈区、公社概况〉中
     “宝林公社”项下
       塔子大队:以境内有镇江塔得名,1981年由宝林一大队更名。
       新开河:此地一河,修于清代,以新开河为名。
       塔子坝:此地河坝中有一镇江塔,故名。
      《人工建筑》之〈水库渠堰篇〉仅载:“南江二号水电站和南江一号水电站。”
       其中
     “南江二号水电站:1958年开工1961年完成,位于固驿镇南端2公里,因系南河上第二个水电站得名
       南江一号水电站:1972年初动工建,1974年竣工,地处前进乡西南端,因属南河第一个电站得名。
       1993版《邛崃县志》载:“栏杆堰原名栏江堰。是灌万亩以上的中型渠堰,渠首在宝林乡回澜塔前端。干渠顺南河左岸而下,纵横约45平方公里。1985年底,此堰干渠长14.06公里,支渠长42.8公里,纵横穿流川藏路,灌溉前进、固驿、高埂等乡农田2.69万亩。
       2005版《临邛镇志》未见相关记载。未记原因,可能是行政区划变化频仍混乱—原宝林公社宝林场至龚渔箭一片,于    2008年3月划属临邛镇,而2005版《临邛镇志》始修于1997年10月。
       2018版《邛崃市地名录》第六章《水利、电力设施地名》表格的“标准地名”项下为:“楠杆堰灌区”。
       解释“楠杆堰干渠所在行政区域”在“文君街道、前进镇、高埂镇、固驿镇。”在“有效灌溉面积”项下仅“17.53平方千米。
       笔者
       在本已少得可怜,还相继缩水的相关内容中,《邛崃市地名录》又将“栏杆堰”误作“楠杆堰”,使之谬种流传。
       原因
       由于邛崃各部门各自为政,修史时搜集的拦江堰史料不统一,且各按各的理解进行修订,不仅使古拦江堰名称混乱,灌溉面积也越来越缩水,更让读者越来越糊涂,既不能起到史志利用的作用,反而加快了一代又一代邛崃人对古拦江堰文化记忆的消失速度!
       不过
       笔者原先认为的:“栏杆堰”本名“拦江堰”,系清初人在编志时,因搜集和抄写史料造成笔误的推论,在现代人所作《邛崃市地名录》中,却找到了依据!
      (说明:我虽然参与过校注《邛崃市地名录》,但只负责地名部分,其它内容其他人在校注。)

       关于回澜塔
       根据清乾隆乙亥(四十四年)举人张怀泗(官宛平知县)吟《回澜塔砖》诗及注:
       百里方州展席平  曾闻宝塔峙孤城  云嵌老佛诸天净  江卧长虹彻底清
       一自沧桑经劫后  谁将金薤辨分明  残砖尊重回澜意  重修应须复此名
       原注:
       旧传州东有塔,不知何处,方议修塔,适见贾秋漪书屋后,及开元寺后墙,娘娘庙后圃废砖,皆有“回澜塔”三字,朗朗可识,贾次裴有诗和韵。
      (引自蔡友仁《回澜塔与栏杆堰名称的由来》)

       2001年笔者曾做诗:
      《观回澜塔》
       砖塔滩头镇,石堤河上斜。
       岸阔波涛卷,江分南北行。
       分析
       现之回澜塔始建年代应比拦江堰晚,即: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东汉以后。明代万历年复建时,改用“镇江塔”名,当清乾隆至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竣工时,依然采用古之《回澜塔》名,故出现一塔二名的现象
       其实
       无论是“回澜塔”还是“镇江塔”名,皆是古人为了回避和镇压水患而起的名称,本意是作为拦江堰的配套工程,因古人相信建塔能够镇压水患,故民间广传:回澜塔内安有避水神珠,而且无论多么大的洪水,自从回澜塔复建好以后从未淹至塔前。当然,这是拦江堰分水所起到的作用!
       清代复建的回澜塔,第一层为镇江殿,供奉镇江王伍子胥(注)第四层为德被全川殿,供奉营造都江堰,造福四川人民的川主李冰。
       现代人仅认识到
       复建的回澜塔,通高75.48米,在同类砖塔中,是全国第二高的!并成功申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因而
       在开发回澜塔景区时,仅仅将回澜塔视为一座风水塔,忽略了回澜塔原本是拦江堰主体工程的附属配套设施,好比都江堰的伏龙观,目的是宣传李冰斗恶龙治水的传说。从回澜塔中供奉镇江王伍子胥 和 治水的川主李冰来看,古人建塔目的:主要是为了镇压南河水患和祭祀造福临邛人民的李冰。
       当回澜塔脱离了古拦江堰的文化主体,本末倒置为所谓的风水塔以后,便失去了灵魂,使之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在此
       建议邛崃市相关部门将所谓的“栏杆堰”和“楠杆堰”正名为:拦江堰。在宣传回澜塔风景区时,贯以“小都江堰”称号,突出宣传这一千年古堰,并且逐级申报:古拦江堰文化遣产!
       同时
       将塔身倒映南河河面形成的“回澜倒影”景观,合并云居寺纳入拦江堰景区,共同打造成一处文化旅游胜地。
       民国《邛崃县志》载:“云居寺始于元,胜于明,因白云闲闲岛屿之间,山有呼月亭,有塔。”
       另外
       民国《邛崃县志》载:“塔子坝有庙曰大悲庵,肇始自明朝洪武,原本僧庙。”在万历四十四年(1617)州牧袁昭文改回澜塔为镇江塔以前就有了。而回澜塔和大悲庵与拦江堰的关系,好比都江堰与伏龙观的关系一样,皆是该项水利工程的附属设施。
       邛崃解放战争及剿匪时,大悲庵被国民党军占作指挥部,主战场即宝林五面山上,战线拉到固驿一带,当时仅宝林乡便有十多位阵亡烈士,曾就地安埋在吴院子(地名),后来全部起迁到小南门烈士陵园。
       可在大悲庵辟建:邛崃解放纪念馆 和 纪念碑,以增加文化旅游含量。
       注
       滇僰孔道:从成都通往云南、贵州等地方必经的关口之道。
       伍子胥:春秋楚国人,被迫害逃至吴国,曾帮助吴国规划、修建姑苏城,并开凿历史上第一条运河—胥江。公元前484年被吴王夫差赐死抛入江中,当地民众捞起厚葬并建胥王庙,后人尊为海神水仙王。
       西汉王充《论衡》载:“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会稽会、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
       宋代水利家宜兴人单锷于元祐四年(1089年)所著的《吴中水利书》引用了钱公辅之说:“自春秋时,吴王阖闾四年(前511年)用伍子胥之谋伐楚,始创此河,以为漕运,春冬载二百石舟,而东则通太湖,西则入长江,自后相传,未始有废。”

       本文初稿写成后,曾征求一些同好的意见,得到以下一条评语:
       本文论据清楚,引述得当。罗友伦  2020/3/15

       待发系列篇:
       1、        引用文《回澜塔与栏杆堰名称的由来》(作者:蔡友仁)
       2、        《宝林河渡和陈船渡的栏杆桥》(作者:凡丁)
       3、        《季筢子》(作者:凡丁)
                                                                                                                                  2020/3/12
                                                                                                                                  2020/4/25重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4440s9nsrs2gho9yro19.jpg
附图说明
1、《巧妙利用自然条件修建的都江堰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2、拦江堰与都江堰的比较
回谰塔前的南河河道北高南低,且向南大转弯,其地形、地势正好拦江作堰。而拦江堰的修建,其巧妙利用自然条件与都江堰如出一辙。两座堰的内、外江与回澜塔和伏龙观的位置布局,真乃同母孪生,何其相似乃尔!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文)回澜塔与栏杆堰名称的由来
                                                               蔡友仁
       回澜塔
       在城东七里,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明万历四十四年,州牧袁昭文始建镇江佛塔,郡进士杨伸撰碑记,崇祯末年毁於流贼,其状未闻。清朝乾隆时,州牧徐时敏建而未成,仅遗塔基。同治年间,州牧胡兴倬依据塔基重新建造,半途被议,工又旋辍。光绪年间,州牧李玉宣成之,而易其名曰回澜文风塔。其塔以砖为之,其形六方,每方宽约二丈有余,高几二丈,由下而上十三级,以次收缩,由大而小,总计高约数十余丈,塔中空,有磴道盘旋羊角而上,每级皆有窗户,便内明也。惜塔成时,无碑文以记之,工资不知若干,并何年月日修,何年月日成,皆不知也。”
       以上是民国《邛崃县志》记载回澜塔建造始末及塔的结构状况,又谓“惜塔成时,无碑文以记之。”旧时,凡是一个大型工程完工后,通常必有一篇碑文,记载该建筑的始末,对该建筑的赞美,对建造人和监造者的赞誉,及用工耗资、竣工年月等内容。能令后世通过碑记,了解该建筑的历史。由於回澜塔建成后没有碑记,故后人对回澜塔的身世不能了解,如回澜塔更易名称就是其中一例。
       回澜塔本名镇江塔,嘉庆《邛州志》古迹:“镇江塔,州南七里,明州牧袁昭文建,郡进士杨伸撰碑记,后遭兵,其塔废。”及在回澜塔第一层塔门上额,镶嵌有一石匾,上镌“镇江塔”三字。
       既然嘉庆《志》和塔门上额都称为“镇江塔”,为何塔建成后,将镇江塔更名为“回澜塔”,没有碑记,民国《志》亦语焉不详,没有解释。这个问题,在清人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书内所收录张怀泗诗中解开了答案。
      《回澜塔砖》张怀泗
       百里方州展席平 曾闻宝塔峙孤城 云嵌老佛诸天净 江卧长虹彻底清
       一自沧桑经劫后 谁将金薤辨分明 残砖尊重回澜意 重修应须复此名
       注:
       旧传州东有塔,不知何处,方议修塔,适见贾秋漪书屋后,及开元寺后墙,娘娘庙后圃废砖,皆有“回澜塔”三字,朗朗可识,贾次裴有诗和韵。
       张怀泗,汉州(今四川广汉)人。《续修汉州志》载:“张怀泗字环甫,号临川,晚号枣核老人。乾隆乙亥(四十四年)举人,官宛平知县,年八十三,著有《榴榆山馆诗钞》。”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诗的内容,现将诗中词句作简略解释。诗的首联上句百里方州,指邛州区域。下句孤城,是邛州城。    次联上句“云嵌老佛”句称塔,塔又称浮图,是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建筑,用以藏舍利和经卷。下句江卧长虹,长虹形容桥,此处当是邛州南桥。三联上句,意思是古塔历经朝代更迭受到毁损。
       下句金薤,金谓金错书,薤谓倒薤书。金薤皆古书体名,在此谓砖上文字。薤(XIE音械)。末联二句:是新塔重建完工后,塔名当以回澜塔砖的“回澜”二字来命名。
       诗注中贾秋漪宅、开元寺、娘娘庙发现回澜塔砖,但是没有记载贾秋漪宅、开元寺、娘娘庙地址在哪里。贾秋漪宅是民宅,很难查找,开元寺、娘娘庙属公共建筑,可在州县《志》中寻查。《邛州志》开元寺在州东五十里。民国《邛崃县志》内有邛崃县城图,据图中所示:娘娘庙在里仁街文君井南面偏东处。
       当然张怀泗所记地名与州县《志》所载地名是否同为一处,还待考证。张怀泗此诗的创作时间。回澜塔,康熙《邛州志》中未载,嘉庆《邛州志》已有记载,张诗注中说“旧传州东有塔,不知何处。”由此可证此诗早於嘉庆《志》。又民国《邛崃县志》说:“清朝乾隆时,州牧徐时敏建而未成,仅遗塔基。”张诗注说“方议修塔”。说明此诗作於乾隆时期
       然而对民国《志》“徐时敏建而未成,仅遗塔基”之说,则又存疑。其原因是,一、嘉庆《志》中没有徐时敏建塔记载。二、徐时敏在邛任职仅只一年,嘉庆《志》职官志:乾隆五十九年徐时敏署任邛州,乾隆六十年胡廷章任邛州知州。徐时敏在一年任期内很难完成塔基工程。所以认为徐时敏在任期间是方议修塔,是议而未建,其塔基是明代建的镇江塔,清乾隆时发现回澜塔砖,并有更易塔名的呼声,得到邛州各界人士所认同,于是重建就以回澜塔名称立项筹资,塔之易名,实始於此。
       拦江堰
       回澜塔下,南河江上有一道长堤,回澜塔映於水中,就是继邛州八景之外的“回澜倒影”新景观。长堤北端有一条渠堰,清康熙、嘉庆《邛州志》都有记载,但名称却不相同。康熙《志》称:“拦江堰,州南七里。”嘉庆《志》称:“栏杆堰,州东南七里。”此后,新、旧《邛崃县志》皆沿嘉庆《志》的称谓
       此堰在前人文献和民间口语中亦有记载,前人文献则见於宋人晁公遡《嵩山集》卷三十八〈程邛州(敦书)墓志铭〉 曰:“邛州拦江堰,久废。公治之,民溉田增多。岁饷汉中诸军百万缗,实八十万。前为守者,尝先一岁取民输以充赋,民力竭不能输,公(程敦书)上其状且失劾,未报,则戚以悲,既闻有议复除,则喜过於其民之得复除也。其后卒除十万缗,而公以乾道三年(1168)正十六日卒,年六十七,民恨公不及见,叹息以泣。”
       程敦书:字通守(1100~1167),眉山人,宋孝宗乾道间守邛州。文中称“邛州拦江堰,久废。”从“久废”二字,则可知拦江堰并非宋代所建,年代久远,建於汉唐。
       民间口语是指文字和语言的差别,用直白的话来说,就是音同字不同。嘉庆《志》栏杆堰灌区内有南江镇,卷十二载:“南江镇在州东十三里。”此外,在南江镇附近还有南江电站、南江村等地名。以上地名,用文字书写是南江,但在民间口语则为“拦江”,音同字异,礼失而求诸野,民间口语能记载历史的古地名。
       又嘉庆《志》栏杆堰灌区内出现有南江称号的地名,而却没有名为“栏杆镇”、“栏杆村”之类地名。综合前面的考证,故此认为栏杆堰当是拦江堰,其灌区内的“南江”当是拦江。
      (见2015第六期《邛崃经纬》)
       待发相关系列篇
       1、        《宝林河渡和陈船渡的栏杆桥》(作者:凡丁)
       2、        《季筢子》(作者:凡丁)
       3、        《邛崃土匪暴乱那些事》(作者:凡丁)

 楼主| 发表于 2020-4-28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季筢子
                                                                                       凡 丁
     “季筏子”为史志记载的名称,民间将竹筏、木排通通发音为“筢子”,故俗呼为:季筢子。是过去南河上一处古渡的名称,位于云居寺山的“红岩子”脚下大河拐弯处。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载:“大南河季筏子为第一渡,此渡通南山北坝(之)大邑、蒲江。”
       1958年以前,“红岩子”上下的土地属于宝林乡,在这里居住有十多户姓季的人家。1958年公社化时划与南河公社,故回澜塔旁有些村民的田地山林,至今仍然在隔河相望的“红岩子”那边。
       此段南河位于拐弯处,过去的南河水深浪急,洪水常对着始建于元代,原名广福寺,明代重建时,因此处“白云闲闲岛屿之间”,遂改名为云居寺的山脚冲刷,垮塌后形成一大片红色的岩畔,称为:红岩子。
       清嘉庆《邛州志》有载(大意):传说旧时科举考试,如果“红岩子”新现红色,次年必有中试者!
       清人罗衡斋在《川南第一桥图》中,将云居寺的山头标注为“铜官山”,山名出自《史记》所载:汉文帝赐黄帽郎邓通铜山,令自铸铜钱的典故。因汉代没有那么多山名,“铜官山”泛指一大片山,直指千里,现代称的“五面山”仅是古铜官山的边缘。
       假如这处“铜官山”下没有渡口,回澜塔旁的村民就要绕行3、4公里路程——经宝林场口的木板桥,方能到达近在眼前的红岩子那边收种庄稼。
       明清年间,当地一个姓季的人将竹子扎成筏子在此处摆渡,摆渡人因之被称为“季筢子”,过渡者每人次需付一、两个铜钱。此举大大方便了两岸村民、行人和到云居寺的游人,久之,“季筢子”便成为此处渡头的名称。
       后来,竹筢子换成木船,但大家仍沿旧习称为“季筢子”。
       1973年宝林南场口修起卵石砌成的大桥以后,行人纷纷改道从宝林大桥通过。
       同时又因南河上游于上世纪60年代修建石河堰,䢺江河上游旱季被控制流量在每秒1立方米,致使南河的水位大大下降,到改革开放初期,“季筢子”一段河道成为沙石采挖场所,从此“季筢子”渡口废弃,但“季筢子”却成为历史地名留传下来。
     待发系列篇:
1、 《宝林河渡和陈船渡的栏杆桥》(作者:凡丁)
2、 《邛崃土匪暴乱那些事》(作者:凡丁)
                                                                                                                                        2018/3/19
                                                                                                                                        2020/4/26重修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宝林河渡和陈船渡的栏杆桥
                                                                                        凡 丁
       根据塔子村人龚华根(现年88岁,林业局退休干部)讲述,并结合史料整理:
       塔子坝前的拦江堰为古代先民所建,拦江堰的外江是大南河,称为:右河;拦江堰的内江是人工开凿的小南河,称为:左河。又叫南江、新开堰等名。(分别见:清康熙《邛州志》和清嘉庆《邛州志》以及民国《邛崃县志》)
       左河以北,是原先宝林乡与东安乡和前进乡分别交界的地方。现在的宝林场,过去是宝林乡政府所在地,称为塔子大队,2008年3月整体划入临邛镇,如今的宝林镇政府所在地在五面山上百胜村桥南街。
       宝林场原是古驿站,西接临邛城;东往固驿、太平驿、泉水驿、延贡驿、双流、成都;东南通西来、蒲江、丹陵、洪雅、眉山;西南通大塘铺、甘溪铺、百丈驿、名山、雅安;北达前进、安仁、大邑、崇州……(分别见:清康熙《邛州志》和清嘉庆《邛州志》以及民国《邛崃县志》)
       宝林乡历来是鱼米之乡,不仅渔业(池塘养鱼及河道捕鱼)发达,并且盛产稻谷、棉花、甘蔗及其制品—黄糖,南河上下游的各种物资还集运到宝林码头来,故而过去吸引许多南来北往的客商到宝林场进行交易。
       但是宝林场位于大南河(右河)和小南河(左河)之间,宛如一条漂在水中的船,船尾的镇江塔如桅杆,船头的古银杏树像固定船位的锚固,北面的左河水深流急,南面的右河宽阔浪翻。
       明清至民国年间,本场镇的陈姓人在北场口的右河上摆渡,实行收费过渡,并子传父业,代代相沿,称为:陈船渡,简称:陈船。南场口(大河碥)的左河上,亦有艄公进行摆渡,直至1972年。
       枯水时期,南北渡口皆不适宜摆渡,于是在左、右河上各自出现一道特殊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拆解并再次组装的木头桥,各宽约2.5米,可双向通马驮子。两桥皆用卯榫连接,带有栏杆,于是称为:栏杆桥。
       栏杆桥由民间集资打造,是古人顺应自然的智慧发挥。这或许是清代和现代人将“拦江堰”误作“栏杆堰”的原因吧?!
       1960年,宝林公社组织地、富、反、坏、右份子捡卵石在左河上建卵石卷拱大桥,称为宝林大桥,被洪水冲毁后于1973年又建卵石拱桥,1980年再次毁于洪水,上世纪末,始建钢骨水泥桥至今。
       1972年,前进公社利用左河—南江水源修建南江一号水电站时,在陈船渡修建钢骨水泥桥,以取代季节性的木头栏杆桥和渡船,但是人们至今仍然叫:陈船。
       1950年腊月23日,邛崃发生了国民党胡宗南部残军勾结土匪叛乱事件,解放军在“陈船”处与五面山上匪军交战对恃,被匪军炮弹击中牺牲十多名战士。阵亡的解放军官兵,就地安埋于吴院子(废院地名),后来全部起迁到小南门烈士陵园内。
                                                                                                                                                  2020/3/13

 楼主| 发表于 2020-4-30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崃土匪暴乱那些事
                                                                            讲述:龚华根  李秀英
                                                                                   记录:  凡 丁
       前情提要
       1949年12月7日邛崃解放,比共和国的成立晚了两个多月。1950年春节期间,国民党胡宗南残部又纠集全县土匪,并且煽动袍哥、地主、恶霸势力,还裹胁农民共达数万人众进行武装暴乱,数次围攻临邛城,妄图颠覆新生政权,一时间临邛城乌云压城城欲摧,守城的两百余名解放军,凭借英雄气概和坚固的石头城墙进行顽强抵御,关键时刻,增援的游击队及时赶到,击退了围攻临邛城的土匪。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火速从眉山分路插入丹棱、蒲江、名山和大邑以及邛崍夹关、水口等地,分别截断了国民党军逃窜西昌的各条退路,同时形成对叛乱匪帮的包围合击之势,历时近两月,方才平息了这场震惊中国的、被列为全国三大土匪叛乱地(东北、湘西、邛崃)之一的暴乱事件,全歼了国民党胡宗南残部和叛乱的匪帮。又即:史称的成都战役邛崃战场。
       我的邻居龚华根、李秀英夫妻二人都是原宝林乡塔子坝人,龚华根系林业局退休干部,调查当年81岁;李秀英是退休教师,调查当年78岁。他们曾经耳闻目睹了邛崃战场中五面山那一带土匪,从组织暴乱至溃败以及“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过程,以下是笔者同他们的访谈,有的情形史料并无记载,笔者整理后经过本人确认。

       凡丁(以下简称凡)问:听说邛崃才刚解放那阵,五面山一带发生过土匪暴乱的事件?
       李秀英(以下简称李)答:邛崃的解放并没有发生多大多久的战争,胡宗南的队伍就被打垮了。邛崃解放的当天(1949年12月7日)宝林没有听到过枪声,但是我看见河对面红岩子山上跳下来许多国民党的官兵,他们是在五面山上被解放军追赶得走投无路后跳岩的,有些当场就摔死了。
       当时到处都有村民在纷纷议论:“国军(蒋介石的部队)拿给‘霉老二’(解放军)打垮杆了!”
       那些残兵败将过河后就把枪扔在河滩上,然后分散潜入老乡的家中,当时宝林顺河一带普遍种的是甘蔗,他们看到甘蔗叶子堆堆就钻进去躲藏。由于回澜塔旁边的大悲庵,曾经做过胡宗南部队的作战指挥部,老百姓常受其扰,便都央求他们:“先生,请你们快点走嘛!”
       他们非但不走,反而央求老乡给他们饭吃,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又脱下全身军装,有些还是草绿色呢子的军官服,提出与老乡掉换旧衣裳,而且越旧赿破越喜欢,换上破衣服后他们都走了。等他们走后,老百姓都把那些军装烧掉了。那天晚上,我家院子里的甘蔗叶子堆中就藏过四个人,其中有两个穿军官服。
       凡:土匪暴乱是咋一会事?
       龚华根(以下简称龚):土匪暴乱并围城我记得最清楚,是从1949年农历腊月25日(约1月22日)鸡叫头遍的时候开始的,到1950年的二月春分(约3月20日)那天才结束,总共有58天。
       凡:你咋记得那么清楚呢?
       龚:那一年我家喂的猪害瘟,就提前杀了秋腊肉,由于还不到秋腊肉的节气,猪脑壳肉有点发臭。我家以往团年都是腊月三十,那年团年便提前到腊月二十四。那天在城里学理发的哥哥也赶回家吃年饭,第二天一早邻居就对他说,“土匪都暴乱了,你咋还不快点跑啊?!”
       哥哥因为在城里学理发,留了一个分头,穿的是中山装,而那时候的人都剃的光头,穿的长衫子。哥哥便立刻出门朝城里头跑,季德明(卧龙致和场人,地下党员)手下的人看见后,认为他是奸细,一枪将他打倒在河坝头,他昏转来后朝家的方向爬了一里多路才被人发现,当家人得到通知后才将他弄回屋,等伤养好后却跛了一条腿。
       凡:土匪暴乱的原因是啥子呢?
       龚:暴乱原因是刘文辉的部队起义后,胡宗南的队伍在邛崃南路被解放军打垮,胡宗南残部不甘心其失败,便勾结土豪劣绅、恶霸地主和袍哥、土匪势力,还由乡长、保长、甲长出面,胁迫广大青壮年农民参与武装叛乱组织,仅在邛崃南路包括:大塘、复兴、西来、卧龙、平落、夹关、临济、道佐、孔明、下坝、南河、宝林、东安等乡,参与叛乱的就有两三万人,气焰十分嚣张。
       凡:那他们是怎样胁迫农民参加暴乱的呢?
       李:当时只要哪家有小伙子或者壮年男子,乡长、保长和甲长就带人上门搜人,搜出来后马上发给他枪支,逼迫其参与,说是去打“霉老二”。我的一个堂哥当时十五、六岁,还是一个孩子,从未见过枪,当把枪塞到他手里走到河坝头的时候,竟然吓得昏倒在地。因当时战斗已经打响,等这伙人走后,才由家人将他扶回屋子,堂哥后来在贮藏甘蔗的土窖里头藏身十多天,每天晚上家人到野外用迷信方式为其招魂,而其他各家各户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凡:他们还用什么方法煽动农民参加暴乱?
       龚:那些地主劣绅不满意支前工作队(负责征集一切军需物资,用于支持前线解放军作战部队的地方组织——笔者注)的征收人员,强征他们仓库头的粮食。便煽动蛊惑农民,抵制征收组在旧政府已经征收过公粮任务以后,还继续征收粮食。
由于农民们经常受到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部队,以及地方恶势力的各种摊派纳索,而且由于物价飞涨,均以粮食为实物进行搜刮,粮食就成为农民的宝中之宝,所以这样的煽动极具蛊惑性。其实征收组强征的,只是地主劣绅和殷实户仓库里的粮食。
       他们还说:“解放军招收女兵培养医生、护士、女干部,其实就是共产共妻。”一时间更是人心惶惶,那些大姑娘没嫁人的就赶快嫁了人,来不及嫁人的就把平时甩在背上的独辫子改挽成大发髻,表示已经嫁人了。
       凡:那当时的社会秩序很不好啰?
       龚:当时的社会秩序很混乱,宝林乡的龚汉良被拉壮丁后,在南河乡当了国民党的营长,该部队起义后经过学习,龚汉良又转回宝林乡成为宣传骨干,他的儿子在城里念书,龚汉良给了一杆枪给他用于防身,清缴枪支时,他儿子被扣留了十多天,搞清楚情况后才放回去的。
       凡:解放军是怎样征集军粮的呢?
       龚:宝林乡龚荣恩是做鞋生意的,仓里屯有几担大米,征收组发现后,开了一张欠条并盖上章交给他,言明日后一定兑付粮款,之后就把粮食运走了。龚荣恩本不指望日后能拿到这笔钱,没想到剿匪结束后,解放军部队果真派出一个后勤组,挨家挨户查问有没有解放军扰民的行为?或者有没有征收组征收老乡家东西后留下的欠条?
       龚荣恩喜出望外地得到了那笔粮款,这件事迅速传开,解放军因而在当地群众中有极好的口碑。
       凡:解放军与土匪是在哪里打起仗来的?
       李:各地都有土匪与解放军打仗,其中一个战场就在宝林河的两岸,解放军在北岸的陈船(地名,由陈姓人开的撑船渡人的码头)向南岸红岩子以东的五面山上之土匪交火,我家就在塔子坝,只听得密集的子弹不断地从屋顶呼啸而过,还夹杂有炮弹的轰鸣声,一家人吓得打抖,生怕炮弹就落在房顶上。
       凡:那些土匪吃啥子呢?
       龚:那些参与打仗的土匪吃的是“派饭”,由保长、甲长分别指派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家庭,每顿用大木头甑子蒸一大甑子饭(约10斤米),还要煮一锅青菜萝卜,等打仗回来的土匪吃。也有煮好饭没人来吃的时候,可能是打仗打到一边去了,也可能被解放军消灭掉了。
       土匪还抢过部队的军粮,原先南河坎的渔唱庵(尼姑庙)被改作仓库后堆放征收来的粮食,土匪去抢粮食时就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双方伤亡都很大。
       凡:解放军与土匪在宝林打了好久?
       龚:大约打了五、六天(次),其中一次是解放军为了保护杨碥(土旁,地名)的张连芳老人撤离,在新桥(栏杆堰上的石桥,当时是去宝林的必经之桥)与土匪遭遇,还牺牲了两名解放军。
       张连芳的两个儿子张世超、张世楷在宝林教书,两人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地下党,邛崃解放后,张世超经组织安排当了乡长,张世楷则在邛崍政府当秘书(后调成都)。土匪叛乱时,两个儿子动员父亲进城躲避,父亲坚决不走,为了老人安全,解放军派一个班强行护送其离开宝林,因此发生了新桥之战
       凡:解放军在宝林剿匪牺牲有好多人?
       龚:宝林之战一共阵亡了十几名解放军官兵,都就地安埋在吴院子(地名),后来又全部起迁到小南门烈士陵园了。
       凡:土匪围攻临邛城你们知道吗?
       李:当时临邛城东南西北,包括小南门共五道城门都被土匪围住了,但是小南门有缺口,是土匪攻打的重点地方。那时候小南门城外遍种甘蔗,土匪便藏身于甘蔗林中,由于土匪太多,又不知藏身何处,解放军在白天数次击退攻城的土匪后,到晚来就利用夜色,将稻草人用绳子拴住,忽儿东一处、忽儿西一处地从城墙垛子口将稻草人放下去,土匪认为是解放军出城偷袭来了,便猛烈地放枪乱打,既消耗掉了对方的军火,又侦察到了对方的实力和隐藏点。土匪的火力点暴露后,解放军就集中力量歼灭暴露点的土匪。
       凡:怪不得,我听到说围攻小南门的土匪是水口的,好多天都没有得手,有一天晚上,一部分土匪在小南门佯攻,由土匪头子丁友光(水口的舵把子)率一股土匪悄悄地去西北方城墙外,从城墙底下的水门(文脉堰之进水口,在常绿坝,原一中校后操场边上)潜入,由于城里的解放军不到300个,防守的重点又放在小南门,那晚上城西北角发生了一场血战差点失守,幸亏游击队及时赶到才消灭了这股土匪。
       此次土匪围城共七天七夜,到全县平叛结束时,解放军一共牺牲了一百七十多人,都被安葬在烈士陵园内。
       龚:溃不成军的土匪把枪支丢掉后,又回家当了农民。解放军后来转到乡下清剿土匪,在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的“四大任务”运动中,对那些被胁迫参加土匪队伍的农民,共产党实行胁从不问,都没有追究。
       凡:我听在南河渡口撑过船的何学元大爷说,南河坎有一个地下党员徐某,在清匪反霸时公报私仇,将一个被胁迫参加过土匪,但结有夙怨的农民扣住不放,余恒章、余怀清等游击队领导数次打招呼说胁从不问,要徐放人,徐皆置之不理,后来徐某竟私自将其处决,但是后来清理公安队伍的时候,徐被清理出公安队伍并且被执行了枪决。
       龚:清匪反霸的时候,还同时对枪支进行了清缴,曾经在宝林乡杨树朝(地主)家清查出其老辈子杨家勋(地主、土匪头子)藏在自家甘蔗窖内的二、三十只枪。
       减租、退押斗地主时,贫苦农民和城市贫民都分得了田地或地主家的财物,称为“分胜利果实”。
       同时还镇压了一批有血债的恶霸地主、国民党军官、土匪头子、袍哥舵把子,比如东路的匪首乔子均和南路的袍哥舵把子季德明,就是因为组织土匪武装暴乱,或者带有血债被抓捕判枪毙的。
       凡:但是季德明的罪名存疑,因为有些地下党由于革命和斗争的需要,他们的表面身份与实际身份并不一致,他们中有的以表面身份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有的利用条件筹集资金,暗中支持革命工作,但是由于组织对其联络是单线,能证明他们身份的知情人极少,如果知情人牺牲或其自身难保时,他们的真实身份便成为谜而遭受厄运。
       比如据我了解,季德明是原卧龙乡致和场人,身高不足五尺,在南街现今邛崍市委内左侧位置,建有一楼一底的中西合璧式小院一座。季本是黄埔军校15期学生、刘文辉24军(起义部队)独立营营长。其表面身份是王伯高组织的袍哥组织——信义社支社舵把子,在卧龙、大通(南河东安一带)、孔明、宝林、复兴(现属蒲江县)等乡,约两千青年人参加其组织。季常骑一匹黄色骏马,带一、二十个手持长、短枪、轻机枪的随从,前呼后拥地在乡间土路上巡察。
       而负责这一支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王伯高,在邛崍即将解放时便被国民党抓捕,接着杀害在成都十二桥,成为十二桥烈士之一。
       当年清匪反霸捉拿季德明的时候,季借口解小便从自家厕所脱逃,之后在重庆一单位参加工作并获劳动模范称号,约于1954年,有邛崍人出差重庆偶然看到季,便回邛举报而将其抓捕,后来在新公园内公审季德明时,季在被判处枪决的那一刻,许多人听到他呼喊“共产党万岁”以表示不服。
       1980年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时,本人得到平反,他的家人得到抚慰,子女得到安置。我认为,在记住历史的同时,对一些有谜的历史人物也应该记住。
                                                                                                                                             2013-7-30稿
                                                                                                                                             2016/6/21修定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