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0年,说了6年的天府新区“四七九”终于将在今年完成集结。三所学校最终汇流,再加天府新区正在报批成为四川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将成为名校生长的最佳土壤,未来三校的爆发力将不是一般的牛。
昨日,天府七中官宣开办高中,探长第一时间打探到了学校还未发布的独家消息。
天七高中的高调开场,再一次将大家的目光集中在天府新区四七九上。
小编简单总结一下目前三校的情况:
三所学校有什么区别?
天府新区对三所学校的发展有清晰的规划——错位发展,避免较小区域内的相互竞争激烈。
天府四中——从小学起步,做五四学制的小学初中贯通培养,公办精品学校。
天府七中——12年一贯学校,高中以国内普通高中为主,精品私立。
天府中学——12年一贯学校,根据今年公办的招生信息来看,高中偏向国际化,学生未来走向出国留学。
“四七九”现在缺了“九”,所谓天府新区四七九的概念也就算正式破灭了
天府新区四七九从何来?
天府新区四七九的说法,最早源于2014年媒体报道,四七九将在天府新区建立分校,注意这里说的是分校,就像七中高新与七中林荫的关系一样,都是属于成都七中的一个校区。
这一枚重磅教育资源横空出世后,吸引了一大波人入住天府新区,同时,再加上天府新区引进了龙江路小学、泡桐树小学、成都实验小学等小学五朵金花后,一时间,天府新区成为了教育资源最闪耀的新星,当然房价也成为了更闪耀的明星。
下面这张天府新区九大名校版图,相信不少人都曾被它刷屏过。
但没过多久,风向变了,成都市教育局发布明文规定,四七九不再开办分校,于是天府新区只能自力更生,自创品牌。
天府新区也很冤,不是不想办分校,而是办不了。
2017年,天府七中首先上线,虽然不再是四七九分校,但天府新区依然倾尽全力打造,引进众多七中资源,三位七中老校长坐镇担任顾问,七中系里发展最快的七中万达原校长陈刚担任校长,同时还引入了一批七系名师。
▲天府七中专家团队
2018年,天府四中开校,引进石室资源,原石室中学校长助理张显国任校长,专家团队则有原石室中学老校长王明宪以及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等。
▲天府四中校长张显国
两所学校已陆续到位,天府九中却波折重重。
早在2017年夏天,天府九中学校主体差不多已经建成,但2年过去,却迟迟没有投入使用,曾传闻将由北师大来领办。
2019年底,最终被证实定名为天府中学,投入1.2亿,升级改造,2020年,原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官宣担任天府中学校长,确定将在今年9月开校,师资团队据说也大多出自四七九系名校。
▲天府中学校长陈东永
虽然不再是四七九,也不属于四七九旗下,但这三所学校,与四七九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褪去四七九光环,依然是名校“潜力股”
天府新区目前正在报批成为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家长们可能不了解,但对教育圈的人来讲,这个真的是太牛了!
上海、深圳,最早被定为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现在是全国最发达的城市,试验区是一枚特效催化剂,一旦通过,政策倾斜,政府扶持随之而来,学校拥有更大的改革、探索空间,教师福利待遇提高、职业发展前景好,名师、名校长入驻新区。名师一来,如果试验区再有招生政策倾斜,优质生源汇聚于此,名师+优生教学成绩立即凸显,又将吸引更多人才和优生进入,如此良性循环,天府新区后来居上指日可待。
用一位校长的话来说,天府新区将是他从教30多年来,最理想的办学环境。
名校生长土壤已具备,四七九品牌只是办校的一条“捷径”,一所新校能不能成为名校,办学体制、地理区位、政府扶持以及学校核心教学管理团队才是关键因素,而这些关键因素,这三所学校恰恰都具备。
▲地理区位:
天府新区的地位自然不用多说,国家级新区,全国倾力打造,一切高端资源汇集于此。
天府七中位于天府公园旁,毗邻秦皇寺中央商务区,四中位于天府新区锦江宜居城核心地带,周边分布着科技园,天府中学邻近兴隆湖产业园,全是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地。
▲政府扶持:
天府新区对三所学校的扶持与投入力度之大,软硬件配备都是全国领先,各类专项计划,以一己之力拔高了成都教师的福利待遇,吸引到众多名优校长、教师,带着创业情怀投身其中。
灵活的办学机制,区位、名师、政策扶持各方面都十分给力,所以,天府新区这三校,即使早在2017年就褪去了“四七九”光环,至今却依然热度不减。
不论过程如何,天府新区四七九最终完成集结。
对这三所学校的历史有了了解后,我们就该问一问——三所学校该怎么选择?
天府七中昨日探长已讲过,还没学习过的请自觉复习,另外两所学校,探长将在接下来,陆续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