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四川旅游的必要性
从过年持续到现在的一场疫情使许多行业经营困难甚至陷入停滞,餐饮、电影、酒店业等受到巨大的冲击,旅游业更是受到极大的影响。
四川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大省,根据2020年1月省里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9年四川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51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414.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594.32亿元,旅游业迈入“万亿级”产业集群已两年。
旅游业可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贫困问题,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等,这些对于四川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可以说,四川经济的平稳发展离不开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但现在的问题是,疫情所带来的游客恐慌对于旅游业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根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的案例研究表明,2018年旅游业从危机中恢复平均需要10个月。根据我的观察,部分地区的旅游业对于季节有很大的依赖性,例如龙泉的桃花,嘉阳油菜花等,一年也就只开这一季,花期很短,过季就没有观赏价值。相关从业人员也是期待着在这一个季度创造营收,过季之后旅游收入就会大打折扣。
那么如何重振四川旅游业?
我们先来看看外地都是怎么做的。3月10日,北京市研究制定了13条旅游行业帮扶政策,很实用且贴合实际,我们能参考的是以下几点。
1.落实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这个四川已经发布了相关公告。
2.用好旅游发展补助资金。
3.提升旅游融资担保服务水平,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4.发挥财政奖励资金引导效能。利用好入境旅游奖励扶持资金等加快拨付进度,支持旅游企业发展。
5.推动全市普惠政策落地。建立与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税务局、市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和各区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帮助旅游企业获得社会保险、劳动权益保护、税收、金融、房租等相关政策支持。
6.加大旅游投诉调解力度。成立面向社会的旅游律师服务团队,及时化解因疫情导致的旅游服务合同纠纷,依法合规的保护好游客和旅游企业双方利益。
7.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文化场所、旅游景区发展在线旅游,打造在线旅游产品、推出精品文化旅游课堂。发展在线旅游文创产品电商业务,鼓励全市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开发高品质的旅游文创产品。
另外,可能还需要媒体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只要不聚集,出门踏青是完全可以的。
总之我们需要切实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帮助解决导游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加强游客引导,使旅游业逐渐一步步恢复正常。
对于重振四川旅游业,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