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93|评论: 3

方寸粮票,一段酸楚的回忆 文/邛崃古代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4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1508kz8wv8yxc84h7780.jpg 0-4.jpg
方寸粮票,一段酸楚的回忆                                                                                文/邛崃古代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老百姓餐桌上的饭食菜肴越来越丰富,人们再也不用为吃不饱、吃不好发愁了。如今,在街上,肚子饿了,随意找一家餐饮店“扫一扫”就能买到可口的食物;在家里,不想做饭,打开手机点餐,外卖小哥就能快速送到家;生活用品没了,只需登录电商平台,用手机支付,“柴米油盐”过几天也能送到家。
       可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由于经济匮乏,粮食紧张,即使有钱,也可能买不到东西,好多物品都要凭票供应。
湖北粮票.png
       记得我第一次出远门是小学老师组织我们毕业班学生到大邑县安仁镇参观“收租院”,接受“阶级斗争教育”。那次出远门我就是凭粮票才能在饭店吃到玉麦饭的。父母为了我那次出远门,提前一个月找一个邻居“工人老大哥”的家属先买好饭票作准备,不然,出门计划就会泡汤。
0-6.jpg

       据老人们讲:当时,我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在那个经济紧张时期,不仅吃饭要粮票,而且吃烟要烟票,吃酒要有酒票,卖肉要肉票,甚至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不过,也有例外,在“文革”中,“红卫兵”不带粮票,也能全国串联。
0-7.jpg 0-8.jpg
        听说,在票证之外,国家又发了各种购货本,如粮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等。至于购买工业品,国家还发放了工业券。到商店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需要交一定数量的工业券。大件、贵重的商品,又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
全国军用粮票1.png
        与票证时代相配合的,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农村人不可能像今天一样自由进城打工,因为每月定量供给的粮票、油票只有城市户口才有,没有城里人的身份,就拿不到这些票证,因此农民离开了土地,根本就无法生存。但是,农村人一旦家人生重病到县省医院住院或者出远门探亲,就不得不出钱买高价粮票出门了。
        那时,粮食紧张,城里的人最怕农村的亲戚来访。农村人饭量大,一顿可能吃掉城里人几天的口粮,因此城乡之间的亲戚很少走动。有些到过城里的人回到农村,往往说城里人很狗夹(吝啬),饭煮得少,让自己吃个半饱。
全国通用粮票1.png

        不仅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迁移,同样由于粮食关系的束缚而相当麻烦。当时的粮票分为全国通用和地方流动两种。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中华大地有效。出差的人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过去,有人把乱搞两性关系、性混乱的女人称为“全国粮票”,突出了那种女人人人可(使)用的特点,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0-2.jpeg
      1984 年,在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在今天看来,取消票证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在当时,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冒了非常大的风险。1993 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为找不到粮票发愁了。


       如今,粮票虽然没有了用武之地,但它翔实地记录了我国的那段酸楚历史,承载老一辈的感慨和回忆,因此笔者选择一些昔日的粮票照片与大家分享,让今天的人们千万不要因为日子好过就忘了本。                                                                   2020年2月14日星期五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22803rllrkb21kyixgkwi.jpg
全国军用粮票1.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2-14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犹新,好文笔。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2-1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抹不去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记忆犹新。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颠东 发表于 2020-2-14 15:04
记忆犹新,好文笔。

感谢老不颠东老师的关注和美评,过誉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