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807|评论: 10

[乡镇风采] 南江高桥街道(旧名神潭溪)乡亲系列之——老顽童江结奉

[复制链接]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1-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顽童江结奉
神潭溪街上的人喜欢相互叫小名,“和娃子”、“党娃子”、“狗娃子”、“爱娃子”、“讨娃子”不一而足。总之,每个人从娘肚子里钻出来就被长辈或接生婆有时甚至是不期而遇的讨口子赋予一个或喜庆或顺口或被认为是好养活的小名。
一般来说,小名只局限于长辈或同辈或比自己年长的街坊拿来称呼,不熟悉的或者不是很好的朋友是不能随便称呼彼此小名的。年轻人或者晚辈是断不能随便叫长辈或年长之人小名的。然而,江结奉的小名在神潭溪街上却是有口皆叫的,连被牵在手上话都说不清的屁大娃儿,见了江结奉都能撅起小嘴来一声“赔娃子”。江结奉非但不生气,还常常伸出宽大的布满青筋的手掌一边抚摸娃儿的脸一边看着娃儿的妈,笑说:“狗日娃儿,难怪长得快,才是你妈的“莽莽”大。”
“你个砍脑壳的赔娃子!你两个妈都喂不饱你哇,嗦。还莽莽大,莽莽大!吃不吃嘛?老娘喂你。”手牵娃儿的小媳妇边说边做解衣掏乳状,惹得周围人大笑不止。小媳妇口里的两个妈,指的是江结奉的两个老婆。因为第二个——其实只能算同居——是他的亲弟媳,所以常被街坊邻居们拿来涮他的坛子。
解放前能纳妾的一般都是发财人家的主儿。江结奉的父亲是做生意的,在神潭街上摆摊子专卖酒曲子醪糟曲子和调料。因为江家卖的曲子调料价格合理质量稳定,几年下来就获得好的口碑,生意因此逐渐兴隆,但售卖曲子调料的规模不大,所以他家的收入在神潭溪做生意的人中充其量只能算个中等。
江结奉是江家第一个儿子,生于民国初年。小时候体弱多病,为了好养活,也因为给他治病花了家里不少银子,所以爹娘就给他取了“赔娃子”这么一个小名。儿时的江结奉生性顽劣,常常做一些往猪食中洒泥巴、把东家晒的苕夹子抓几把到西家晒的洋芋夹子中这类让人匪夷所思的捣蛋孽,几乎天天都有人上门告状。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江结奉被押进了私塾,可他不但坐不住也不肯学,先生稍一转眼他不是跑去茶馆食店听人摆龙门阵,就是溜到老戏楼去当吼老板。无论爹妈老汉儿如何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先生打手心罚跪罚背书,书江结奉对读书终归没有什么兴趣。几年私塾下来,三字经千字文没背几句,倒是川剧戏词、三国水浒、罗刹鬼怪、江湖豪杰和民间传闻轶事记了不少。十三四岁,江结奉身边就常常聚集一帮半大娃儿,听他唾沫横飞地诳那些前三十年死狗后三十年死猫的淡话。半大娃儿在家里顶得了半个劳力,不做家务跑去听赔娃子冲壳子,街坊们见了就诀他:“你个砍脑壳的赔娃子”。一来二去,不单大人爱叫赔娃子,娃儿们听多了也叫赔娃子,渐渐地连江结奉自己都忘了自己的大名而习惯了赔娃子这个称谓。
那些年辰,十四五岁的娃儿就该接婆娘了,可江结奉还一天到晚当娃儿王惹得遍街的人都赔娃子长赔娃子短的数落他,于是父亲便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逼迫在身边学卖曲子。开始一段时间,江结奉还比较上心,他甚至在熟悉了父亲关于辨识、挑选、运送和保存曲子的基本技能后还自己琢磨出了只通过看、闻、摸就能快速识别曲子质量的简单方法而且屡试不爽,父亲对此很是欣慰,认为终于看到儿子要成正果了。可谁知江结奉很快就对卖曲子失去了兴趣,而对街对面的杀猪场来了劲。老人们迷信,认为现世杀生,死后或来世将遭报应,因此江结奉的父亲对儿子想当屠夫的想法极力排斥。可十几岁的江结奉已经长到牛高马大,身强力壮,加之老娘陆续生了两个儿子后,父亲又跟着去世,母亲也就没有多少工夫去关注这个“砍脑壳的赔娃子”了。
家对面的杀猪场除了杀猪也宰牛屠羊,江结奉却单单迷上了屠羊。是不是听多了“鬼谷子占孙膑‘遇羊而荣’”的龙门阵而对羊有所倾心,不得而知。但江结奉杀羊剥羊的功夫很快就远近闻名了。闻名并不完全是江结奉杀羊手脚麻利,剥皮干净利落,而主要是街坊们都说“赔娃子杀的羊子肉好吃”。起先,好多人对此只当是听聊斋,可时间一长对比下来,还真的觉得江结奉杀的羊肉确实要鲜些。为什么,没人知道。
从待宰的羊群中选一只,江结奉并不像其他屠夫那样抓起羊角挪起就走,到了杀羊场将羊骑到裆下就是一刀。江结奉选中羊后,会将准备好的一把羊儿爱吃的青草放在地上,然后双腿叉开从裆下掏出尘根对着青草来回摆动地屙一泡尿。羊儿特别爱吃咸味的青草,于是那只选中的羊儿被江结奉从羊圈牵出时,便闻着味儿欢快地跑到淋了尿的青草跟前,尽情的享受着这最后的美餐,——当然它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被这个被人称作“赔娃子”的家伙给结束。羊儿边吃还边“咩咩”地叫,向同类炫耀自己的特殊待遇。而这时江结奉却飞快将羊夹在两腿之间,左手扳住羊角右手握住尖刀,只见寒光一闪,一柄尖刀早已从羊脖子处刺进心脏。几秒之后,羊已从江结奉的胯下瘫软在地,这时江结奉才接过血盆将尖刀从羊身抽出。羊血汩汩时,可怜的羊儿还未砸吧出多少淋尿青草的滋味就早已命归黄泉啦。
因为人们都信江结奉杀的羊肉好吃,所以请他杀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可江结奉杀羊似乎并不完全是为了挣钱。该耍时耍,该看戏时看戏,该冲壳子时冲壳子,杀羊倒成了他的业余爱好。
同行曾经有人专门琢磨过江结奉杀羊的手法,想解开他杀的羊肉好吃的秘密,可除了杀前喂羊子为一把用自己尿淋过的青草,杀时手脚快之外并无其它绝活儿,琢磨了一阵不得要领也就放弃了。按今天专业屠宰场的解释,牲畜在屠宰前因为恐惧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激素。这些激素会很快进入被宰动物的体液与血液,然后滞留在体内。宰杀后这些物质会在动物肉内滋生大量细菌,从而使肉的硬度增加嫩度降低风味和口感也就随之下降了。而江结奉在杀羊前给羊喂它们最爱吃的咸味青草,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分散羊的注意力,羊儿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死前的恐惧感。当羊儿的注意力完全沉浸在咸味青草给它带来的咀嚼享受时,早已被江结奉瞬间拉入裆下并飞快一刀刺进心脏。贪吃的羊儿还没来得及恐惧就已丧命黄泉,肾上腺素也就无从分泌或者分泌得很少了。江结奉明不明白这个道理无从考证,有人问过江结奉为什么杀前要喂羊一把青草和杀羊时手法特快,他是这样说的:羊也是一条命。死前给它一把青草也好让它死后不会变只饿死鬼。死时给它一个快性,免得受罪。我哪天死了,阎王爷就会念我的好,也就不让我过大锯灌磨子了。
杀羊杀出点名气,收入也就有了保障。虽然江结奉并不十分努力杀羊,听戏冲壳子常常耽误好多事,但多少也能挣钱养活自己了,于是老娘便找媒婆给他说亲。事情很顺利,没费多少周折,亲事就说成了。女方是神潭溪街上一户乡绅家的帮工,姓蔡,身材瘦小五官精致。十二三岁就从乡下来到乡绅家帮工,短短几年就历练得手脚麻利八面玲珑。不仅如此,那一张“话煮起走”的嘴叫起人来也甜、说起话来也快、骂起人来也狠、讲起理来也厉,为此街上有人给她起了个诨名——“蔡麻花”。诨名很形象,一是街上买的麻花即细且小,二是蔡姑娘说话即快且绕。
因为彼此认识且相互倾慕,也因为两家父母喜欢且众人撮合,很快江杰奉就和蔡姑娘拜了堂;因为小两口都喜欢冲壳子涮坛子,所以婚后好长一段时间,江结奉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因为欢心所以得意有时还有些忘形,见人都要涮几句坛子,见了妇女小媳妇更是管不住一张“叉嘴”。那时节,街上那里有江结奉那里就气氛热烈笑声不断。这也惹得一些比较正统的人士的別眼,认为江杰奉是个“二流子。”
一两年过去了,“蔡麻花”身体毫无动静;三年过去了,“蔡麻花”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她瘦小的身材。原指望儿子结婚后会很快添丁增喜,也好在丈夫和祖宗牌位前烧高香耀子嗣,可儿媳迟迟没有怀孕的迹象,江结奉的老娘很是着急。很快,江家老二结了婚且当年就有了女儿,两年后二儿媳妇又给江家生了一个大胖孙子。可这天大的喜事还没让一家人高兴多久,二儿子便暴病而亡。母亲看着二儿媳孤儿寡母心里不仅难过,同时也在盘算着如何让正在经历丧夫之痛的二儿媳妇尽快渡过难关且不会改嫁他处。很快,母亲就做出了决定,让大儿子江结奉给二儿媳妇“管闲”。当时是48年,还没解放,娶妻纳妾很正常,但二儿媳妇性格刚烈脾气火爆。姜母非常清楚要二儿媳妇给他大儿子做妾是断然行不通的,于是便来了一个变通——“管闲”。说是“管闲”,其实江结奉和弟媳还是住在了一起,这又给了神潭人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见到江结奉都会揶揄他的“二娘妈”,“蔡麻花”自然就成了“大娘妈”,——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常常涮他“两个妈”坛子的由来。
解放不久,母亲去世,幺兄弟已经分家另过,江结奉就成了两个女人和两个小孩的依靠。但江结奉天生就是一个不知忧愁得过且过的主儿,虽然还是替人杀羊但并不专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冲壳子涮坛子看戏凑热闹上了。因为不努力挣钱养家,首先便不招弟媳的待见。因为并未正式婚娶,弟媳便找了一个借口将给自己“管闲”的大伯子连同他的杀羊背篮儿一起给甩出来家门。本打算再回原配“蔡麻花”处,可人家已经领养一女还招了上门女婿。自觉无颜“吃回头草”的江结奉只能在街上租房安身,于是街坊邻居又拿他开涮:大娘妈二娘妈,两个妈都不要他。话虽这样说,但街上还是有人给江结奉说好话:除了好耍不“攀得(四川话,发音po de。努力之意)”,人格还是健全的心地也善良。比如解放前街上好多人烧大烟(吸鸦片)耍钱(赌博)逛窑子,但江结奉似乎对这些都不太感兴趣;他甚至都不抽烟喝酒,加上近一米八的个子和心宽少忧的性格,要是放在今天,这可是“暖男”的标准哦。
一人吃饱全家都不饿的日子,江结奉过起来倒也舒心。虽然找他杀羊子的人比以前少了,但吃饱穿暖不成问题。江结奉本来就是一个对财富的追求不得要领的人,所以整天乐呵理呵的过着,倒也悠闲。那些日子,他俨然成了街上的娃儿王,只要没人找他杀羊,他身边就会围着一大群半大娃儿,或坐在三合泥坝边上或河坝里给娃儿们神侃他从人前戏里听来的神仙佛道妖魔鬼怪江湖豪杰忠烈义士等等传说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大都情节生动悬念迭起,被江结奉绘声绘色的渲染一番,俨然成了一街孩子们喜欢的启蒙故事。至今还有好多神潭人清楚地记得当年听江结奉讲故事的情景。
六十年代,江结奉已经年过半百。那时,找他杀羊子的人越来越少,靠杀羊挣钱养活自己已经不能为继,于是他又从旧物堆里翻出父亲当年卖曲子的背篮儿。那些年因为粮食短缺,集体酿酒作坊已经很少,家庭酿酒早已绝迹,但小食店坐月子的人家和过年过节时每家每户都必须做醪糟,所以醪糟曲子市场并没显著萎缩。江结奉少年时曾经在父亲的约束下做过一段时间的曲子生意,且对醪糟曲子的挑选保存运输都有一套很熟练的流程,因此做起这项生意来自然是轻车熟路。几乎没费什么功夫,江结奉的醪糟曲子就在神潭溪和附近十里八乡人群中获得了好的口碑。每个月他背着背蓝儿和补锅匠吴明哲、百货小贩欧少汉、鞋匠何全三几个人巡回在下两、人和、石板、雪花寺。每次赶完场往回走的时候,这四个各具特色的人都会一路玩笑拾趣各显其能。如果那天生意很好,江结奉还会扯起喉咙即兴来一段川剧:  
“孙猴儿七十二变显道术,
我邱元瑞会变七十六。
绫罗绸缎变麻布,
象牙床变成板板铺。
山珍海味变萝卜,
    玉石茶杯变成瓦壶壶……”


                                                    韦平 2018年8月10日于沙头角碧桐海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1-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3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精彩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14:4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19-1-4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发表于 2019-1-7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1-8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得太精彩了,拜读了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21:1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12:2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3-1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