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DIY,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动手制作的意思。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都会“DIY”,
做一个手工饰品,做一个蛋糕
……
那么,你们听说过DIY医疗装备救人吗?
今天,宣宣要为大家带来的“传帮带”的故事,
发生在理塘县人民医院,
在那里,
前去对口支援的呼吸科和麻醉科的医生,
为了挽救一个呼吸衰竭的病人,
自己DIY了一个呼吸机的排气孔!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01.呼吸衰竭命垂危,患者固执遇难题
理塘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海拔4014.187米,常年处于云雾之中,有天空之城的美誉。这里是典型的高寒地区,最低气温-30.6℃,年平均地面温度5.9℃,因此,生活在此的藏区同胞们容易患呼吸道的疾病。
理塘5月的一天,来自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的邬亭亭收治了一例呼吸衰竭的患者。病人年龄50多岁,呼吸衰竭却非常严重,氧饱和度只有60%,呼吸频率40次/分,同时合并肺部感染、心衰。这样的病人即使在成都平原治疗也非常棘手,更何况是在这高海拔,缺氧又寒冷的地方。
有着丰富经验的邬亭亭医生,深知患者病情的危重。对于这种二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目前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呼吸机治疗,然而理塘县人民医院的呼吸机却因为故障暂时不能使用,为了不耽误患者病情,她建议120紧急将患者送去州医院治疗。
可让人费解的是,患者却坚决不同意转院。邬亭亭医生一再向患者和家属告知在这里治疗的巨大风险,患者依旧不为所动,一定要在理塘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02.患者信任托性命,医者DIY显神通
“医生,我晓得你们是成都三医院的老师,我曾经在你们那里住过院,把我抢救过来的,我信任你们,我不会去其他医院的。”。看着眼前危重的病人,费力的说出这般真挚的话语,邬亭亭医生内心一阵感动。这是病人对医生的绝对信任,将自己的性命托付给医生!那么,必须全力以赴,不辜负患者的性命之托!
“患者氧饱和度太低,立即吸氧,半卧位,积极抗感染......”,邬亭亭医生果断下达医嘱,并请心内科王引利主任协助治疗心衰。做完这些,邬亭亭医生一刻不停的开始考虑如何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的情况。然而,呼吸机却不能使用,于是,邬亭亭又立刻跑到医院库房寻找相关的呼吸设备。终于!她在满是灰尘的库房里总算是找到了另一个简易的呼吸机!
抱着简易呼吸机,邬亭亭医生一边跑向病房,一边联系擅长使用这类机器的麻醉科陈勇医生赶紧到病房汇合。两人到病房后,便开始检查新找到的呼吸机。
不一会儿,两人就将仪器给摆好了,然而,却发现缺少两个关键的零件。“缺少关键的东西,这可怎么办?”邬亭亭一脸的焦急,“这个零件我们是否可以用麻醉机专用的呼吸回路来代替呢?”陈勇医生一边观察一边说道。“那我们赶紧试试!”邬亭亭医生催促到。陈勇医生立即跑回手术室拿了一套呼吸回路,拆分以后,真的将这一关键的零件给解决了!
陈勇医生拆分呼吸机
然而,困难还没有完全被解决,还缺少一个关键的面罩。一般面罩和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的面罩是不同的,呼吸衰竭的专用面罩设置有排出二氧化碳蓄积的排气孔,而普通的面罩则没有。如果没有这个排气孔,使用呼吸机就非常危险了。
看着这个普通的面罩,邬亭亭突然说道:“陈医生,我们自己制作一个排气孔吧。”,两人说干就干!由于排气孔有严格要求,按照邬亭亭的要求,陈勇医生找来一枚铁钉,看着铁钉的大小,邬亭亭总算露出了一丝微笑。邬亭亭用钳子夹着铁钉,点燃打火机将铁钉烧红,待到达一定温度后,邬亭亭医生则用这枚铁钉在面罩上烙下了一个满意的排气孔。
邬亭亭医生自制排气孔
看着再次露出微笑的邬亭亭医生,陈勇医生知道这个危重的患者有救了。
03.医者大爱,为患者保驾护航
赶到患者病房时,王引利主任已经开始给患者在进行心衰的处理,此刻患者看起来要比来的时候好了一些。但氧饱和度依旧处于生命的警戒线。
“你们将呼吸机弄好了?”看到邬亭亭灰头土脸的抱着一个机器,王引利主任有些兴奋的说道。
“是的,我们改装了一下,应该勉强可以用了。”
DIY的呼吸机
三人齐上阵,开始给病人安装并调试呼吸机的参数。“扑哧,扑哧...”呼吸机终于启动了,并发出了沉浸已久的响声。“太好了!”满头大汗的三人同时开心的叫了出来!
为患者使用呼吸机
患者在呼吸机的帮助下,氧饱和度开始逐渐上升,最后尽达到了97%。看着患者紫绀的嘴唇稍微有了一丝红润,三位医生也为患者松了一口气。
患者使用DIY呼吸机
由于这里不能进行血气分析,邬亭亭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完全凭借自己过硬的本领来给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呼衰,心衰一天比一天好,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后,患者已经可以脱氧的情况下自由活动了。
“我就晓得,有你们在,我就不怕。”这是患者出院后对着邬亭亭和王引利医生说的一句话。简单的一句话,却深深温暖着这群支医老师的心。
一个简易的DIY呼吸机,
凝聚着众多医者的智慧,
包含着医者大爱无疆的深情。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