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 星期五
农历 冬月初一 大雪
送你一份最实用冬季选鞋指南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忽略了双脚保暖,穿得再厚实,也照样冷飕飕。专家送你一份实用的冬季选鞋指南,让你“踏踏实实”过好这一冬。
===================================
NO.1 脚冷疾病找上门
----------
从人体结构来说,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热量供应往往不足。加之脚的脂肪层薄,御寒能力差,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最容易受寒。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一旦脚底受寒,易出现呼吸、消化系统等方面的多种疾病: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等。女性还可出现月经失调,诸如痛经、闭经等疾病。
冬季保暖,首先要注意护好双脚:在外勿蹚水,鞋袜湿了尽快更换;睡前泡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给身体补充能量。泡脚时,水要没过脚踝,温度保持在38-40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常按摩脚掌涌泉穴,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此外,挑一双适合冬季的好鞋必不可少。
===================================
NO.2 冬季选鞋的4个关键
----------
1、大小留余地
鞋袜过厚过紧则容易出汗,在低温的室外,鞋内湿气遇冷后变冷。且过紧的鞋子易使末梢血液循环不畅,使双脚越发感觉寒冷。
冬季建议选择能包裹住脚面及脚踝的鞋,鞋子应稍微宽松,大约能伸进一根手指的大小。
长筒靴不要紧箍腿部,靴筒应选择透气的皮质。
2、鞋底足够厚
鞋是直接接触地面的,如果鞋底太薄,凉气自然会进入人体。
应选择有一定厚度,且以牛筋、橡胶材质为底的鞋,最好垫上鞋垫。好的鞋子还要有保护足弓的构造,可以减轻足部负担。
鞋后包裹脚后跟的部分坚固,能保证行走时脚后跟不偏向两边,纠正内外八字。
买鞋时,可以用力挤压鞋的后部,形状不易改变为好;也可试着弯曲鞋底,只有前面1/3可以弯曲是理想状态。
3、鞋跟必须稳
冬天少穿平底鞋,鞋跟以2.5厘米左右为宜,这样的厚度可以隔绝寒冷,也更适合行走。
女士的鞋跟不宜过高过细,以便稳定地支撑自身体重,避免在冬季湿滑路面上摔倒。
如果刚刚下过雪,最好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进,不仅省力气,走得也更稳。
一旦路面结冰或有冻雪,要像企鹅一样迈着小碎步前进,让双脚平摊身体的重量。
4、鞋、袜筒别太短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少,局部血液循环较差。如果鞋和袜子过短,让脚踝裸露在外,就易受寒甚至引发关节炎。
建议在鞋子里穿长筒袜,可以有效保护腿脚。袜子也不能太厚,袜口不能太紧。
脚容易出汗的人,可以随身备一双袜子,在出汗后及时换上。
===================================
NO.3 雪地靴不宜久穿
----------
研究发现,雪地靴内部空间相对较大,穿上后,脚在里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动,每走一步路,重力都会沿着足部向周围散开,使足弓受到较大的冲击,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1、损伤全身
脚在宽松的鞋子里,随着其在鞋内的滑动,鞋底对足部的支撑点不稳定、重力分布不均。
久而久之,会带来膝盖、背部、臀部、腰部等关节磨损、肌肉损伤问题。
2、越穿越累
大多数雪地靴的底板都是平的,没有弧度,不符合人体工学。虽然软软的很舒服,但穿着久了反而会感觉很累,并不适用于长期走路或户外运动。
3、不适合所有人
雪地靴有些人穿不得,扁平足患者,儿童及中老年人最好不要穿雪地靴之类的平底软鞋。
>>温馨提示: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