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熟的红苕
红苕藤子(叶)
薯片(红苕薯片)
闲话红苕
邛崃古代美
提起甘薯,大多数成都老年人不知道是何物,但说起红苕,成都人并不陌生,因为晚上大街上不时看到有小贩推着烤炉卖烤红苕的,小吃摊有卖红苕粉条(或酸辣粉)的,超市里有卖薯片的,家里、餐馆里都有一道价廉物美、胜似人参的“炒红苕巅(尖)”菜可以经常吃到。然而,虽然大家对红苕不陌生,但我们不少人对红苕的知识却还是知道得不够多。为此,笔者无事就红苕有关知识闲扯几句,希望大家看后多提意见。
不同的名称
在汉语方言中,甘薯的名称可不少,各地有各地的叫法(此处称呼根据川大崔荣昌教授的观点,有些观点与各种网络资料不尽相同):
白薯------北京、昆明 红薯---------昆明、长沙
番薯------南昌、梅县、广州、厦门、湖州、福州
地瓜----济南、沈阳 山芋-------合肥、扬州、苏州
山薯-----苏州 芋头------合肥
番荠-----温州 萝卜薯---南昌
番葛-----潮州 红苕------成都、西安
天然的山药(脚板苕) 的藤蔓(叶)和块茎
这是人工培育的山药,因为放在规定的模型里生长,因此长得很规范。
红苕名字的来历
甘薯的别名虽然很多,但过去四川官话普遍叫红苕。红苕如果细分,还有“本土红苕”“洋红苕”“印度苕”“白心子苕”“红心子苕”“紫红苕”“北京2号”等名目。
过去,笔者家乡的农村人主要种植本地红苕,有“白心子苕”“红心子苕”两种的差别,因为白红心子两种红苕淀粉含量高,用作猪饲料的藤子产量也可以,因此农民对它们没有厚此薄彼,让它们共同繁衍。
“洋红苕”,当时我们家乡人称之为“藤藤苕”,藤细,叶子缺缺丫丫的,产量又低,煮熟时口感不如本地红苕,因此种植极少。由于适宜生吃,当时我们学生放学后早已饥肠辘辘,偷挖“洋红苕”就成了我们的首选目标。
“紫红苕”,当时笔者的家乡也偶尔看到,由于产量低,也不受老百姓青睐。听说如今“紫红苕”成了红苕中的宠儿,原因是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苕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花青素对100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第七大必需营养素。花青素是目前科学界发现的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
另外,紫薯还有抗氧化、抗突变、保肝、减少心血管病等药理作用。
“北京2号”是改革开放才在农村广泛种植的红苕。由于它产量亩产可达万斤,远远超过“本地红苕”,当时农村散养肥猪的人较多,人们种植主要拿来喂猪。据打红苕粉的老板讲,“北京2号”淀粉含量低,因此打红苕粉的作坊都拒收“北京2号”。
四川人把甘薯称为“红苕”,可能是它的形状与薯蓣(山药)的形状相似有关。如今成都城乡宴席(酒碗或九碗)上不时可以看到薯蓣(山药)的身影。四川人把薯蓣(山药)称为“脚板苕”,于是把甘薯称为“红苕”。
紫薯(紫红苕)和紫薯藤蔓(叶)
偷来的物种
现在,西方人限制中国引入高科技,过去西方人也是限制中国人引种一些物种。甘薯引入就是其中一例。
甘薯原来写作甘藷。原产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传播到西班牙占领其他各国。据说,甘薯传入大陆跟陈氏族人有关。1593年(明万历21年)五月下旬,福建长乐县华侨陈振龙父子冒着生命危险,在吕宋(今菲律宾)(时为西班牙辖)偷回薯藤到家乡栽植。由于明朝的灾害特别多,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四川的红苕种植是“两广填四川”时福建、广东籍移民从外省带入的。
甘薯是单位面积产量特别高的粮食作物,亩产几千斤很普通。而且它的适应性很强,能耐旱、耐瘠、耐风雨,病虫害也较少,收成比较有把握,适宜于山地、坡地和新垦地栽培,不和稻麦争地。这一些优点,强烈地吸引着人们去发展它的栽培,所以有“红薯半年粮”的谚语。
由于四川的丘陵和山区适宜种植甘薯,极大解决老百姓的吃饭根本性问题,使四川的人口迅速上升,让四川达到了极大发展。如今,甘薯在中国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地区外,我国大江南北皆有其踪迹。而且,中国甘薯产业占世界60%左右的种植面积,收获了占世界总产80%左右的产量,平均鲜薯单产19.0吨/公顷,可见亩产量是很高的。
红苕在灾难中屡立奇功
红苕在灾难中总是能救人性命,如:
过去,红军打游击时物资匮乏,饥一顿饱一顿。后来从山区农民那里得知种红苕可有效应对饥饿,便和山区农民朋友一起房前屋后种些甘薯,军民们还有口号“土藏萌甘薯,吃饱不辛苦”的说法。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人饿得连米糠、树皮树叶、葛根、泥巴都吃,为了应对饥饿,大家便在房前屋后“见缝插针”“种瓜种菜”、种红苕……好在红苕的产量高,不仅块茎可以吃,红苕藤子也能吃,真的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廉价的科学教学资源
俗话说: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人说什么话。作为教师,在笔者看来,红苕全身都是教学资源:
第一,红苕的地下茎是变态的,在常见四种地下茎中,红苕的地下茎属于块茎(洋芋的茎也是块茎),而其它三种地下茎分别是根状茎(如莲藕、姜)、球茎(如荸荠、慈菇)和鳞茎(洋葱、蒜头、水仙、百合);
第二,红苕的地上茎根据生长方向属于六种地上茎中的匍匐茎,其它五种茎分别是直立茎(如向日葵就是草质直立茎,而榆树则是木质直立茎)、平卧茎(如酢浆草、蒺藜等)、攀援茎(如黄瓜、葡萄等)、缠绕茎(如牵牛花、打碗花、马兜铃、菜豆等)、斜升茎(如山麻黄、鹅不食草等);
第三,认识植物的叶子时,红苕的叶子属于心形,扇形(银杏叶)、椭圆形(如樟树叶)、掌形(如葡萄、梧桐的叶)、针形(松树叶)、卵形(花生的小叶)等
第四,在认识植物的6种繁殖方式时,红苕却有独特的繁殖方式即:(1)薯块育苗繁殖;(2)薯块直插繁殖;(3)茎蔓繁殖(在这种繁殖中,红苕藤既可扦插繁殖,也可以压条繁殖)。
下面是六种常见植物繁殖方式的举例:
1、压条法 例子:桂花压条繁殖 、猪笼草、红苕藤压条栽种;
2、扦插法 例子:猪笼草、山茶花;
3、嫁接法 将一棵植株的组织融合到另一棵植株上的技术.是园艺工作广泛应用的一种繁殖植株的方法.例子:苹果树、茶花;
4、种子繁殖 例子:紫茉莉、凤仙花;
5、分株繁殖 例子:竹笋、兰花;
6、孢子繁殖 例子:铁角蕨、鳞毛蕨等。
红苕的保健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
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经常食用红苕块茎或叶尖好处很多。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红苕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热能、蛋白质、糖、脂肪、磷、钙、铁、钾、胡萝卜素,另含有维生素B1、B2、C及尼克酸和亚油酸等,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葡萄、梨的10至30倍,居同类果蔬和粮食之冠,胡萝卜素的含量比马铃薯、芋头、玉米高600倍以上。红苕所含一种类似雌性激素的物质,对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另外,红苕中含有一种特殊性能的维生素C和E。其中维生素C能明显增强人体对感冒等数种病毒的抵抗力,而维生素E则能促进性欲,延缓衰老;红苕中含有丰富的钾,能有效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和预防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日本科研者最近还发现,番薯中含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抗癌物质。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红苕将更多地走上人们的餐桌,必将经常为我们的身体健康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说明:
1、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写作时参考若干网络文献,这里不便一一道谢,敬请原谅。
成片的红苕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