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杨裁缝
01 //
孩子下周就要高考了, 我问她,你紧张吗? 她说:“我有啥紧张的呀? 我看是你紧张对不对!” 说着转身走进房间, “哐”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我抓抓后脑勺,感到纳闷。 你想啊,我这么多年奋斗, 不就是为你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培养你成为独立的人吗? 有服务社会的能力、 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怎么到这个关键时刻, 就不领情了呢? 吃饭时我又尝试跟她沟通, 她瞥了我一眼说: “hey,咱能不能聊点别的啊?”
02 // 以前我班上的学生张舒豪, 开朗帅气的小伙儿,受女生欢迎 高三第一学期,成绩班上前三、 全年级前十。 他表现得心高气傲, 认为自己准上北.大、清.华 高考成绩出来时,竟考出475分, 连一本的分数线都!没!上 ! 他称兄道弟的六个同学都考走了, 两清 一北 三复.旦。 他特别失落,决定复读再考。 这一年,他变得麻木颓废。 第二次高考,又没上一本线! 他不甘心,假期去酒吧打工, 和大一的同学谈恋爱消遣, 看着这样下去不行,家长手足无措, 鼓励他再复习考试。 他成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 桌上竖着一叠模拟资料,沉迷于手机… 第三次高考,勉强上了三本分数线 被一所师范专科学院录取。 他还是不满意,自己决定复习再战。 第四次高考后,他让自己放松, 考完就去沙区一所书店应聘营业员, 工作中顺便阅读喜欢的书, 认识不同的人,才变得积极起来。 成绩出来,这次终于上了一本, 前年被海南 大学录取。
03 // 思琪是我同事的女儿, 她热爱音乐,梦想成为独立音乐人。 高二时,多次向提出课余参加艺培、 请求买一台古筝放家里练习、解压, 遭到父母一致反对。 她逃课到公园散心,被严正管教, 还被校方在年级当反面教材宣扬。 她说,那个环境特别压抑, 科任老师都是叨叨叨不停灌输: “你们要是考不上大学, 这辈子就没有任!何!可!能!…” 每天的学习,老师和家长时刻盯着, 一点自由的时间都没有。 即使她认为自己有艺术天分、 有不少过人的本领, 都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同和支持。 考试成绩和名次, 成为判断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她在笔记本里写道: 思想自由的时代, 我被束缚在坚实小房间里, 重复着最无聊的事情, 简直是人生的悲!哀! 有时无助得渺茫, 有种想从窗台往下!跳!的感觉… 去年,她被西南一重点院校录取。 刚入学,她就找到学院主任, 调换了自己被录的专业。
04 //
自1977年恢复高考, 上一代插队的知青, 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 41年来,高考仍是社会培养和 选择筛分优秀人才的有效策略。 有人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有人说,高考是一个熔炉, 是钢是铁得放进去炼一炼。 教育业发展,从没有高考走向高考、 又从国内高考走向国外高考, 课程资源更加丰富, 全球化趋势满足了考生个性化需求。
教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