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411|评论: 20

固驿古镇行记【系列视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4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固驿古镇行记(一)

  2018年5月27日,我和三位热爱邛崃本土地名历史的朋友(凡丁、崃岭鹤影、小周)来到固驿镇进行了实地探访。
  作为一个定居邛崃十七年的外籍(非邛崃籍)人士,邛崃,在我的头脑里由由朦胧逐渐变得清晰。固驿在邛崃的东路,离城区并不算远,但在我的生活轨迹中,她并不是主要的活动范围,虽然以前受朋友之邀来过两次,也仅限于新街区,除了知道固驿有个戏圣康芷林以外,固驿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有一天,朋友向我打听,固驿的南华宫还有老房子吗?一下被问住了,我只好说去看看再回复他。
  今天,我们四人一行,在小周的带领下,沿着他儿时经常玩耍的乡间小路,首先来到了吴江村(今名花园村)吴河扁(边)的吴坟园,这是一处吴族姓人的祖坟,居中的是二世祖吴加第墓,另外还有两座清代举人墓,墓前各有一根桅杆。吴家曾经出过武举(吴永璋,十世)和文举(吴永龄,十世、吴二举人)。
IMG_2734.jpg
  由于受到族人的悉心呵护,墓碑保存还算完好,清光绪年间所立桅杆已经毁坏,族人分别在1998年和2012年重新树立了这两根桅杆。
  割草的阿姨告诉我们,这支吴姓的一代祖葬于大邑鹤鸣山,为什么要安葬那么远地方呢?原来是风水先生在撵风水时发现附近已经没有适合安葬的地方,最终撵到了大邑的鹤鸣山。在火井的山上还有一处祖坟。
IMG_2768.jpg
  我们在驱车赶往下一个探访点的路途中,看到了路边的水碾,当地人叫“吴水碾”,从吴河(又称南江)边的一条小沟引水入碾,在电力还不发达的时代,水碾是村民打米磨面的重要工具,水流沿着缺口顺势而下,势能转化成动能,巨大的冲击力带动了碾子下面的水车,水车的轴与磨盘联动,使垂直于地面的磨盘沿着磨心边上的凹槽(轨道)作匀速圆周运动。凹槽中加入玉米或者大米的颗粒,过一会就会被碾压成细小的粉末。碾子前面的入水口插入木板,打开碾子边上的放水口,水流就从旁边而过,进入碾子的水量立刻大幅减少,水车也就停止了转动,这样可以达到随关随停的目的。现在能见到的水碾已经很少,“吴水碾”的石磨还保存着原始的状态,如果有需要,它可以随时转动起来。
IMG_2788.jpg
  离开“吴水碾”,我们来到了南河边上的东岳码头。东岳码头位于双江口,遥想当年,这里水陆互通,货积如山,人流如织,一片百舸争流繁忙景象。
IMG_2806.jpg
  在南河边上的“李支庙”附近,我们看到了一通碑,这通碑上记载了“李公……灌邑之离堆以成都江,我西蜀人祀之为川主者,即李公真人而或曰赵公元帅……”,这说明此碑是与李冰有关的川主庙记事碑,旁边的工厂可能就是川主庙。
IMG_2810.jpg
  在河沟的对面有一间庙,村民还告诉我们,这就是“李支庙”,原来的“李支庙”在水田旁边红色大门民房的位置。
  李尚书(李支)不准在固驿镇上演折子戏《碧玉簪》。该剧讲述的是,明代吏部尚书李廷甫将爱女秀英许配给王玉林为妻,秀英遭人诬陷,受到冷落和凌辱,真相大白后,在王玉林诚恳认错和婆婆等劝慰下,李秀英于尽释前嫌,夫妻重归于好。据老人们回忆,李支也有个女儿嫁到东岳庙。李支可能认为这出戏会给观众对号入座的暗示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6-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义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6-4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得好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们的鼓励。视频还有些比较粗糙,没有时间去打磨了。一开始,还没有想好整个的呈现方案,经历了拍摄→写稿→补拍→配音→编辑等流程,终于向各位递交了这个只能叫半成品的作业。由于步骤有点多,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制作周期是有点长,今天下午将近四个小时完成了“编辑”这一步的工作。我想在下个视频中,会有所进步,呈现方式会更加丰富
  在视频中的内容不一定完全正确,只希望给大家留下思考的线索,敬请批评指正。对于呈现方式还需要多提供宝贵意见。

发表于 2018-6-5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8-6-5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凡丁老师关于水碾坊部分解说的纠错,特作以下更正:
水碾:将黄谷碾压后,再用风簸车扇除谷壳成大米,或将玉米碾成粗颗粒,可参进大米煮饭。
水磨:将小麦、玉米磨成细粉


发表于 2018-6-6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时能看到二?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13: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6-9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支持楼主!我是身居重庆的夹关人,邛崃人说起古镇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说法,遗憾的事,我还没有去过固驿镇。
观了楼主视频文图文字,勾起我儿时记忆。总是忘不了儿时我乡村影像;
水碾在老家夹关杨湾就有三处。一是瓦窑岗(属于原杨湾村二组经营),二是属于原杨湾村三组经营(具体位置在杨化育房前),三是河口上(属于名山管辖区)。另外一处在夹关镇千子砍距廊桥不远处。随时间变化,我想这四处水碾房已经不存在了。
水碾房里主要有三种“机械”:水碾、水磨、筛灰面(小麦面粉)筛子。这三种“机械”均以急水冲动水车带动而运行。
水碾的主要功能就是碾米,水磨主要功能磨玉米面。筛灰面(小麦面粉)筛子,这东西专用来筛面粉,之前还得靠水磨磨小麦
水碾房里的三种“机械”的运转,先人很聪明,为了省力,放水闸是采用杠杆原理提起水闸,水的巨大冲击力冲动水车,水车沿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碾、磨运动

 楼主| 发表于 2018-6-9 11: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的关注和提出宝贵的见解。水碾、水磨,是我截红领巾时的记忆了,后来进城读书这些记忆也逐渐变得模糊,希望能抛个砖引来玉,唤起大家的记忆,给现在或将来的小朋友留下一点可视化的记录。

发表于 2018-6-9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邛人一个 发表于 2018-6-9 11:23
感谢你的关注和提出宝贵的见解。水碾、水磨,是我截红领巾时的记忆了,后来进城读书这些记忆也逐渐变得模糊 ...

“.............唤起大家的记忆,给现在或将来的小朋友留下一点可视化的记录。”楼主的建议很好啊。
我是上个世纪70年代去绵阳市读中专离开家乡的,当年才十八岁。现在虽然已经退休在他乡居住,但是儿时对老家的记忆始终没有忘怀。
近来一直想写篇乡愁的短文,由于电脑2000G硬盘坏了,可惜硬盘里存储有不少以前我拍摄的老家图像资料不能找回。遗憾哟.............

发表于 2018-6-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1112xs_1280.jpg

发表于 2018-6-11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墨_缘 发表于 2018-6-9 10:04
楼主好!支持楼主!我是身居重庆的夹关人,邛崃人说起古镇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说法,遗憾的事,我还没有去过 ...

你的“水碾、水磨、筛灰面(小麦面粉)筛子”的描述很准确。
关于“筛灰面(小麦面粉)筛子”因系利用水力,俗称“水打罗”。

发表于 2018-6-1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墨_缘 发表于 2018-6-9 12:01
“.............唤起大家的记忆,给现在或将来的小朋友留下一点可视化的记录。”楼主的建议很好啊。
我 ...

原来你的老家在夹关,我也在夹关粮站工作过六年!

发表于 2018-6-1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思乡情节,跃然纸上!

发表于 2018-6-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墨_缘 发表于 2018-6-9 12:01
“.............唤起大家的记忆,给现在或将来的小朋友留下一点可视化的记录。”楼主的建议很好啊。
我 ...

你的《乡愁》写出后,不仅可在“麻辣论坛”发表,还可投稿:邛崃市志办刊物《邛崃经纬》(双月刊)
邮箱号:209275936@qq.com
责任编辑:罗友伦

发表于 2018-6-11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8-6-11 09:17
原来你的老家在夹关,我也在夹关粮站工作过六年!

老师也算得上半个夹关人了。2016年春节回老家,见原夹关粮站还没有修什么建筑物。

发表于 2018-6-11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8-6-11 09:35
你的《乡愁》写出后,不仅可在“麻辣论坛”发表,还可投稿:邛崃市志办刊物《邛崃经纬》(双月刊)
邮箱 ...

谢谢!

发表于 2019-3-6 21:1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