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91|评论: 0

麻辣微读微健康022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鍋ュ悍灏
2月23日 星期五
农历 正月初八

很多人对水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解渴上,其实,喝水是个技术活,专家为你解析哪种情况下不能过量饮水,并教你解锁喝水的正确姿势。
===================================
1.jpg
NO.1 科学喝水3大要素
----------
1、饮水量
我们每天2500毫升的摄水量中,必须保证有1600毫升白开水,其余水分可适当从其他食物中获取。

正确的方法是:勤喝水,每次两三口,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此外,每天还要重点把握三个喝水时段:早起一杯水(约200-300毫升);睡前一小时一杯水;餐前一杯水。

2、水温
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而过烫的水进入食道,易破坏食道黏膜,诱发食道癌。

因此,喝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

3、速度
喝水时,有的人习惯“豪饮”,但这种饮水方法对健康并无好处。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增加心脏负担,也容易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

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
===================================
2.jpg
NO.2 4种情况先放下水杯(一)
----------
1、感冒时
流行病学专家指出,感冒时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喝水,反而可能造成身体脱水。

因为感冒时,人体会通过发烧来对抗病毒,这个过程会使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同时也会带走钠、钾等电解质成分。这时,如果只是大量补充白开水,会令体内钠、钾等被电解质元素冲淡。

当体内钠元素浓度下降过多,人会出现眩晕、乏力等情况。此时,大脑会自动发出信号,通过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以满足体内电解质浓度平衡的需要,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自发性脱水”。

所以,感冒时身体需要补充有效的水分。在喝水的同时,还要补充足够的电解质,才能帮助缓解感冒症状。

感冒患者要保持足够的饮水量,但不要一次大量饮用,应间断性饮用。每次喝一杯约300毫升的水,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比较好。这样既能保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也不会对肾脏造成负担。

2、特别口渴时
当人感到口渴时,其实机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血容量开始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功能已经受到影响。

此时,如果一下子猛喝大量水,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负担突然加重,身体来不及适应,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大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能诱发心衰、脑卒中等不良后果。

因此,心功能不好的人一定要科学补水:

(1)不渴时就要喝。以白开水或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天然饮用水为宜,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电解质。同时注意低盐饮食,尽量减轻心脏负担。

(2)喝水“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猛喝。如果进行户外活动,应该在活动前、中、后都要补水,运动前15分钟,补水450-600毫升;每运动15分钟左右,再喝150-240毫升水;运动后也应及时适量补充。

(3)睡前不宜喝水过多。睡觉时由于身体平卧,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此时如果大量喝水,无疑给心脏雪上加霜,使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甚至诱发猝死。
===================================
3.jpg
NO.3 4种情况先放下水杯(二)
----------
3、锻炼之后
一项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大脑可自动阻止我们喝过量的水,这是因为饮水过量会损害身体健康。

大脑能够告诉身体喝下足够的水是有益的,但喝太多的水可能使体内钠离子浓度过低,导致低钠血症,甚至还可能导致脑水肿。因此,当喝水喝得感觉不舒服时,就不要再喝了。

4、吃药时
用水送服药物能帮助药片进入食道,还能减少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但不同种类药物所需要的水量不同,有些甚至不建议喝水。

普通胶囊、药片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喝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一些特殊药物,为减弱其毒性,避免对内脏(特别是肾脏)的损伤,建议服药后每天喝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例如:服痛风药每天应喝水2000-2500毫升,以降低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风险;服排尿结石的药后,也应大量饮水,保证一天内尿量2500-3000毫升,以冲洗尿道、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减小尿盐沉淀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服某些药后,需少饮水甚至短时间内不饮水。例如: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服用前后半小时内不宜喝水,否则影响药效;止咳药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川贝止咳露等,服后也不宜马上喝水。
===================================
4.jpg
NO.4 10种情况提醒你:该补水了(一)
----------
除了掌握科学喝水的要素之外,明确什么时段该喝水,才能达到最佳补水效果。以下10种情况提醒你,喝水的时间到了:

1、晚上睡觉前
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通过排尿、出汗、呼吸不断丢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代谢物积存。临睡前适度喝水可缓解该现象,降低脑血栓等发病风险,尤其是老年人,不能因为怕起夜而拒绝睡前喝水。

2、早上起床后
人在早晨起床后会处于生理性缺水状态。吃早餐前喝一杯水,只需要20秒,水分就能进入血液中,使血液迅速稀释,改善夜间脱水情况。

3、洗澡后
很多人洗完澡觉得口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殊不知,洗热水澡会令血流量增加,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年人。赵飞虹建议,此时应小口慢速喝一杯温水。

4、开空调半小时后
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鼻腔等处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就要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矿泉水、柠檬水等均可。

5、发烧时
人在高烧时,会以出汗的形式散热,消耗大量水分。此时可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小米粥、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
5.jpg
NO.5 10种情况提醒你:该补水了(二)
----------
6、孕期
准妈妈体内的血流量增加了一倍,需要大量水分。如果喝水过少,会导致代谢废物浓度升高,增加尿路感染几率,对胎儿不利。

7、坐飞机时
很多飞行不适与机舱内干燥有关。短途旅客最好在起飞前就开始补水,飞行中再喝点水,感觉不渴就行;长途旅客应保证每小时补充一次水;尤其冬天机舱内温度高,身体“隐形失水”多,更需要补水。

8、心情烦躁时
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此时不妨喝一杯水,肾上腺素会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心情或许会轻松许多。

9、尿变黄时
尿液呈浅黄色表明喝水量足够;若尿液比较黄,就要立刻饮水500毫升左右;若尿液呈土黄色,说明已经严重脱水,需要及时补水并去医院治疗。

10、运动期间
运动会消耗大量水分,尤其是孩子,需水量高于成年人。除了运动前要喝水,运动时每隔半小时也应适当补水。

>>温馨提示: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