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月10日电(王军) “有了这个证,就吃了定心丸。土地租出去后,自己也特别放心,因为土地仍然是自己的!”拿到红彤彤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马林村村民郭友谊满脸笑容,“每块土地面积多大,位置在哪个方向,都写得清清楚楚,再也不担心流转几十年后找不到自己的地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到2017年底,该省农村土地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格局已基本形成。 据了解,2014年,四川被列为全国首批3个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体推进试点省之一,历经3年的全力推进,去年底,全省确权登记率初步估计达92.9%,颁证率有望达90%,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初步估计达2136.3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6.7%,比2014年推进试点前预计提高11.6个百分点。 3年里,四川农村承包地流转方式日趋多样。初步估计,2017年全省出租和转包面积为1070.53万亩和665.48万亩,分别占流转总面积的50.11%和31.15%;股份合作、转让、互换的面积为158.19万亩、68.58万亩、50.96万亩,分别占7.4%、3.21%、2.39%。其中,土地股份合作虽不是主要流转方式,但发展速度较快,比2016年同期增长12.29%。 四川在全省农户、农民合作社、企业、其他经营主体等流转去向中,初步估计2017年底流向农民合作社的面积为494.57万亩,比2016年同期增长17.48%,增速最快。流转去向日趋多元。 另据统计,四川单个主体经营30亩及以上的面积,2017年底初步估计达1327.4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2.8%,比2016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的规模流转面积1205.01万亩,占30亩及以上流转面积的90.78%,流转行为不断规范。 【来源:2018年01月10日11:59 人民网-四川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