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40|评论: 14

[群众呼声] 《中国影像方志》第三十六集:四川邛崃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4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12-8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
第一次听说诸葛亮发明了用竹筒引天然熬盐。
第一次听到司马相如选择汉武帝而建功立业的正确说法。
第一次听说南方丝绸之路“邛崃段”是成都西出第一重镇。

发表于 2017-12-9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宣传邛崃咋个没得邛酒啊?
又看了一遍,不知所云:“从考古学角度……临邛古道是,整个西出成都第一重镇。”表达的是啥子意思啊?

发表于 2017-12-9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故火井处”石碑,好久从油榨(古火井县)天罡祠前弄到民国时才建的火井乡去了?
天然气的输送用臆造的“诸葛亮发明之‘竹筒说’”取代考古学上的“陶管说”,算不算学术造假啊?不知卧龙先生是高兴还是无奈?

发表于 2017-12-12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邛崍地区居住的不是“只有汉族和羌族两个民族”!
据我参与校注的《邛崃地名录》统计:“有25个少数民族成员分散居住在本市范围,其中人数较多的依次为:藏族、蒙古族、回族、彝族、羌族等。”

发表于 2017-12-1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现在我可以点开《中国影像方志(邛崍篇)》了!

发表于 2017-12-13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第一口火井”具体到今火井镇没有依据!
《篇》中的副研究员不应该不知道古火井县在今油榨场,过去天罡祠前的十多个古碑分别有记载,祠前的“黄盐溪”上游一里许即“炕盐坝”,坝边即古火井人用陶管接引天然气熬盐的遗迹,此遗迹考古界早有定论。
而《篇》中的副研究员为了突出自己,在中国方志影像中出笼了臆想的诸葛亮发明的“竹管说”,不仅抹黑了诸葛亮,还误导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

发表于 2017-12-13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版邛崍地名录》显示:1913年,邛州改为邛崃县,在今火井设分知事公署。1934年分知事公署撤销,改为火井区,下辖高西、高北两乡和火井镇。1940年秋,火井区改为高家乡,是年冬改为火井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此名。1985年8月撤销火井乡,建置火井镇。

当然,如果原油榨乡合并到民国时方建的火井乡的话,“古火井处”石碑放到这片区域任何一点都适合。不幸的是,“古火井县址”的“油榨乡”合到“南宝山镇”去了,然而不知副研究员当时是如何向市、县委领导出谋献策的?

发表于 2017-12-1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崍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便有酿酒的场景,卓文君卖“邛酒”也两千年了,如今的邛酒企业家们还在续写辉煌。然而《篇》中没有只言片语提及,是忽略还是其它原因?

反观《篇》中的当代记,当提到举世闻名的农村改革排头兵——“邛崃前进凤凰联合企业”时,如蜻蜓点水;当有该副研究员题写的“美丽新村黑虎村”石刻时,则不惜浓墨重彩,耗时七、八分钟。如果对黑虎村部分压缩一点时间,不就可以给“邛酒”留一点宣传空间了吗?!

发表于 2017-12-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央视已播放的所有中国影像方志,莫不惊讶其他县(包括相邻的崇州市)在古镇、古街、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保持的中国传统特色。
而邛崍虽然有2300余年历史,2017版的邛崃地名录还被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但是能拿得出手的就只看到二十多年前复建的一个北门城楼,和吸不完一支纸烟就溜达一遍的文君井,以及一些“现代造”景点,不能不让人深思:《篇》中那位负责文管工作的副研究员该负什么责任?

发表于 2017-12-1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邻的崇州不仅将境内的文井江视为母亲河,还自豪地说:文井江的水运从岷江上游贯通中原并海上丝绸之路。
而邛崃人对南河的水运是水上丝绸之路,并且通往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则有人认为是作者的发明和天方夜谈;还有邛崃多处的丝绸之路遗迹未得到保护、和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不知其中有何奥妙?

发表于 2017-12-1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崍人研究邛崍历史本来是好现象,但是邛崃政协出版的《邛崍历代文选文史资料第二十二集》就有“权威专家”评:“《大明一统志》舛误甚多,史志学者早已论及,旧志不察,往往收入,谬矣。”(见265P)
如果说《大明一统志》真的“舛误甚多”,又何必从中摘编出有关邛崃历史内容的章节呢?况且从《大明一统志》中摘编出的部分条目,其引载的来自前朝史料。
自己搞不懂的就供大家研究吧,何必那么牛地狂妄批明史?
如此霸道,长此以往,临邛文脉不断才怪!

发表于 2017-12-14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篇》中的副研究员说:“正确点说,司马相如选择了汉武帝”的说法并不正确!
《史记》载:司马相如做梁孝王门客不久后梁孝王便死了,此时的相如“家徒四壁”,只好投奔临邛县令王吉,期间演绎出“凤求凰”和“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经典故事。
恰在此时,汉武帝读到相如《子虚赋》,赏识相如才华,“狗监”杨得意趁机介绍成都老乡司马相如住处,相如方才奉诏进京,哪里说得上“司马相如选择了汉武帝”呀?

发表于 2017-12-14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从考古学角度……临邛古道是,整个西出成都第一重镇。”与前段时间网友热烈讨论过的《夹关茶马古道碑》记如出一辙!
该《记》载:“茶马古道是南方丝绸之路在唐代时期川、滇、藏等地兴盛的茶马互市的遗存道路,全长两千多公里,‘临邛道’茶马古道是西南出四川盆地第一站,古称天府南来第一州、临邛道……”
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和观点问题,还有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如果仅仅是骚人墨客闲情逸致的涂鸦到也罢了,可偏偏他是代表政府立的碑和做的影像宣传!
不得不指出:那样的语言功底,大概只有他自己才读得通!

发表于 2017-12-14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篇》中的标新立异言论,如果只是代表个人观点的的话,观(读)者无话可说。但该副研究员是以权威专家的身份,煞有介事地代表邛崃政府作的影像宣传,故啰嗦了几段,希望该副研究员今后代表政府出头露脸时,其言论、题记须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要信口开河闹笑话。
好了,如果没有不同观点的回复,今后将不再在此《篇》留评,虽然还有一些“别的见教”,但因不涉及《中国方志(邛崍篇)》而不再赘述。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