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吓人的盲道,试问哪个盲人敢走呢?说真的,我觉得部分盲道的花样简直后现代主义,让人叹为观止。
以这样的基础设施来看,盲人哪敢上街?根本就没有办法依靠盲道出门行走,走这样的路,盲人该有多无助啊。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有一样的感觉,从小到大,身边好像没有见过几个残疾人,我小时候在老家那个小地方,的的确确是见到过的,然而越长大,除了街边乞讨的和盲人按摩店,其他地方都甚少看到残障人士的身影。难道他们都待在房屋里不出门吗?不是的,真实情况是因为城市基础建设不合理,盲人不敢出门只敢在家罢了。
实际上,按照2012年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人,也就是说,每16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残疾人,但是残疾人仿佛与主流社会完全绝缘,难以参与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无论是工作、学习,残疾人都要付出百倍努力,然而无论是求学还是就业都饱受歧视,甚至连最基本的出行,竟如此困难。
其实我想要写这篇帖子的初衷是因为昨天看到一个新闻,东北师范大学今年招了一名盲人学生,男孩名字叫王宠,家境困难,他以高于一本线88分的分数,被东北师大的数学系录取。身残志坚、学有所成,本来是非常激励人心的大好事,然而却因为一些细节引起了风波。报到的时候,校方以安全为由,要求王宠在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在校外租房学习,不能住学生宿舍,可是王宠想过集体生活,也因为租金问题,想住相对廉价的宿舍。学校还提到,数学课本没有盲文课本,要单独定制,成本颇高。这件事里面,我觉得最让人心寒的是新闻下面的评论。有人说:他不是盲人嘛,去学盲人推拿就好了,学什么数学啊,给人添麻烦。为什么不好好去学个按摩手艺,非要考大学让社会毫无准备?还有人说:住什么集体宿舍?因为担心麻烦自己的父母,所以去麻烦自己的同学吗?也有带着威胁口吻的:早知道招个盲人这么麻烦,以后哪个学校还敢招残疾人啊?
看嘛,残疾人在好多普通人的眼里,是祸害,是麻烦。好多人心里想的是,给你教育机会你咋还不珍惜,挑三拣四什么啊?
事实上,在我国的《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条例里,均有关于残疾人受教育应当受到学校帮扶的规定。也就是说,为残疾学生提供健全学生一样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来都不是“本分”和“情分”的关系。学校必须做到,可惜的是,这些规定落实得不好。在对待残疾学生的问题上,一些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更谈不上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无障碍环境。
现在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帮助真的是远远不够的,诚然东北师大是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这真的只是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盲人并不是只有推拿这一条路,各种群体都应该有权利平等自由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作为一个残疾人,他有资格上这个大学,是他的本事,而学校没有能够提供残疾人正常上学的设施,的确是学校的疏忽。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残疾人,我小时候的玩伴就是一名聋哑人,他不会说话,也听不到,只会微笑,笑起来像个天使。也正是因为他,我才知道残疾人的生活有多辛苦,他不能上普通的学校,只能上城郊的特殊学校,学校里也都是像他一样的小孩,他不能一个人出门,必须有人陪同才敢,大多数时间他都是一个人窝在巷子里,甚至有一年我们一起去摆摊卖烟花,还有人故意戏弄他,嘲笑他智商低,甚至有人给他的钱都是假的。
改善残疾人的处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弱势群体。很多人觉得自己永远处于安全的大多数,从来不相信有一天自己可能会处于少数派。但世事如潮,大浪临头皆蝼蚁,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成为弱势群体的一刻。弱势群体不应该被视为社会发展的“累赘”,恰恰相反,当这个人群中出现一个发声者,我们就要思考怎样去推动制度设计,促进政府行动,以便帮助他们获得出门、上学、工作、幸福生活的公平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