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通江县麻石镇的一个普通青年,目前在成都定居。在上大学以前,我和家人一直住在我们老家的大院子里,这座院子住了同族十多户人家。这座砖木结构的大院子建于何年何月,就连最年长的老人都不知道。我童年最初的记忆就是从桃屋大门上那一幅幅古老的木雕开始的。这些木雕也不知道于何时出自何人之手,雕刻的内容均源自中国古代的传奇故事,有包工断案、空城计等等,人物形象丰满,神态动作栩栩如生,虽然饱经风吹日晒,仍然神采奕奕。而另一座屋子的大门上,雕刻的是象征长寿的蟠桃、仙鹤等物,象征着祖辈对人生的美好祈盼。长这么大,除了在老家大院,我从没在其他地方看到过类似的木雕。小时候我经常感叹,祖辈的手艺真是精湛,难道当年有一位功于雕琢的大师隐居此地,创造了这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我和同辈的玩伴们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又充满文艺气息的大院里长大,院子里的每一座门,每一扇窗,都曾留下过我们幼小的掌印。大院像一个慈祥的老人,呵护着我们成长,又目送我们离开。雨季时屋檐下那一撮撮翠绿的青苔,农忙时石板上那一垛垛金黄的谷堆,都已经随着玩闹时孩子们的欢笑声渐渐消散在回忆里。如今院里的年轻人都已各奔东西,成家立业,我也在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成都。曾经喧闹不已人丁兴旺的大院,如今只剩两位老人留守,显得格外凄凉。历经兴衰的大院,不仅是我们这代人成长的见证者,也是中国城市化越发迅速,传统文化日益没落的一个缩影。
几年前,县文化部门为大院颁发了一块“文化大院”牌匾,它被高挂在老桃屋的门楣上,仿佛为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戴上了一顶银光闪闪的帽子,离家在外的我们得知此事后都欢欣鼓舞,以为政府已经重视保护大院了,说不定以后会有很多游客过来参观呢!万万没想到的是,近期发生了一件让人气愤不已的事情,历史悠久的大院即将命悬一线!
今年村里要搞一个什么土地资源增补划分,简单的说,就是对老房子进行丈量,然后拆除,zhengfu根据丈量的面积,按一定的标准给予住户补偿,然后将住户集中安置在一个新的区域。已经很久没在院子里居住的父辈和爷爷辈们闻风而动,纷纷表示愿意拆迁,目的就是为了那一两万拆迁费。村干部也不厌其烦地给我父亲打电话,叫回去办理拆迁的手续。
我从来不关心老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是这次,关系到大院的生死存亡,我觉得我必须站出来,阻止这场充满铜臭味的拆迁。首先这个什么土地资源增补划分就有很多可疑之处,老房子的补偿标准非常低,一个平米才两百块钱,屋外的院坝等等甚至只有几十元一个平米,简直就是白菜价好吗?!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旦大院被拆,传统文化将再遭重创,而我们的根,也就没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将永远消失。
为了保护文物,为了让我们的后代也能欣赏到古老的雕刻艺术,也为了留住我们的根,留住我们诞生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帮我扩散一下,召唤出文化部门,停止这场不透明的拆迁行动!
最后附上大院掠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