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65|评论: 0

9种小毛病一拔就没,歪果仁都被“拔火罐”征服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里约奥运会赛前,被寨卡病毒笼罩的各国选手们爱上了中国特产“蚊帐”。随着比赛的开始,又一项中国制造“拔火罐”俘获了歪果仁的心。


美国游泳王牌“飞鱼”菲尔普斯是火罐的头号迷弟

1.webp.jpg


美国体操选手阿历克斯·纳多尔称
“火罐彻底将我从痛苦中解救出来”

2.webp.jpg


拥有3块奥运金牌的娜塔莉·考芙琳晒出拔罐照

3.webp.jpg

美国运动员克里斯·布鲁克斯受访时坦言,“拔火罐”已成为美国队必不可少的宝贝,“如果你哪里疼痛,可以拿一个罐子,让舍友帮你,有时候自己也能做。”

里约奥运上中国“拔火罐”技术俘获了大批歪果仁的心。运动员高强度训练下的伤病拔火罐都能轻松解决,平时我们身上的小病小伤更不在话下。

功效:常见痛症都能拔

4.webp.jpg

“拔罐”是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治病方法,晋代名医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面就有相关记载。

起初的“拔罐”并不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皮肤的破溃处来排吸脓血。

后来,罐具的种类越来越多,拔罐的作用也不断扩大,常用来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部分皮肤病等,逐渐成为了中医治疗中十分重要的方法。

拔罐疗法的原理是将罐具内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患处或穴位上,产生局部充血和瘀血,从而使邪气从体内排出体外。

中医认为,拔罐疗法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散寒、调理脏腑、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祛除邪气,调整经络气血,使气血阴阳达到平衡。尤其受了寒、湿等邪气侵袭的人群,十分适合用拔罐来治疗。

选罐:玻璃火罐效果好

5.webp.jpg

在拔罐疗法中,罐具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玻璃火罐和真空抽气罐。

从医生角度讲,最好的是玻璃火罐。因为需要拔罐的人群常常是受了寒湿之邪,火罐的温通作用比较强,能够更好地驱寒外出,治愈疾病。

操作时,一般取一根铁丝,顶端缠绕少许纱布,蘸满酒精(以酒精不下滴为度)后点燃,在干净玻璃罐内旋转2~3圈,然后快速扣在患处,留罐10分钟左右即可。火罐效果好,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居家操作比较安全的是抽气罐,抽气罐温热作用较弱,但仍然可以疏通气血,缓解疾病。

一般抽气罐的罐顶有一个抽气阀门,把罐口放到施治部位上,然后操作阀门把里面的空气排空,罐就可以吸附到皮肤上了。除安全性较高外,抽气罐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感受调节吸附力量的大小,治疗过程较为舒适。

此外,南方湿度大的地区还可用竹罐,藏医、蒙医还常用铜罐等,只是临床并不常见。

选罐也要选大小,可以根据个人的体型及肌肉组织的丰厚程度来酌情选择。

一般肌肉、脂肪丰厚的地方用大罐,骨骼较多的部位用小罐;

胖人可以用大罐,瘦人可以用小罐。

罐具的选择在临床上并不苛刻,具体可以从两方面来帮助判断:

一是罐具能否在皮肤上吸附住;

二是患者的主观感受,负压力量适不适合,想要力量大一些,就选大罐,想要力量小一点,就选小罐。

部位:多选肌肉丰厚处

6.webp.jpg

一般拔罐的部位选择肌肉组织丰厚处,如背部、臀部、大腿、小腿、上肢、腹部、前胸等部位,一般只要罐的负压足够吸附就可以,最常见的是背部拔罐。

腰腿痛、肩背痛等疾病,常选择在局部疼痛部位留罐,每个部位10分钟左右。

还可选择相应穴位来辅助治疗,比如感冒发烧者,除了在肌肉酸痛部位拔罐外,还可以选择肺俞穴、大椎穴放血拔罐,或在背部涂搽少许按摩油,从脖颈到腰部上下滑动“走罐”,刺激督脉和膀胱经,帮助驱邪外出。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部位是不能拔罐的,比如肚脐、五官、女性乳房、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等。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需要注意,如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禁用;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也不宜拔罐。

时间:10分钟即可

7.webp.jpg

拔罐治病需要控制好时间,有些人喜欢长时间拔罐,一拔就是1个小时,觉得身上非常舒服,这其实是有危险的,容易出现皮肤破损、水泡、烫伤等不良反应。

一般临床建议拔罐拔上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大罐留罐5~10分钟,小罐留罐10~15分钟即可,不能贪多。

起罐时,用一只手拿住罐子,另一只手按罐口边的皮肤,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内,罐会随即落下,切不可用力起拔。

疗程上,慢性病可以每天或者隔天拔1次,10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3~5天。

急性病,如急性腰扭伤、带状疱疹等,可以每天拔2~3次,但要注意更换部位,同一个部位需要隔天才能拔。

辨病:血瘀出紫印,湿重出水泡

8.webp.jpg

拔罐治疗后,皮肤上常会留下一些或紫或红的印记,许多人并不知道,通过这些印记也可以辅助辨病。

一般来讲,如果拔罐后皮肤紫黑而暗,说明行经不畅、有血瘀;

如果发紫并伴有斑块,说明是寒凝血瘀;

如果有散在紫点,说明是气滞血瘀。血瘀者可以在患处周边多拔几次罐,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当归、红花等)外敷,受寒者还可配合艾灸来缓解。

若拔罐后皮肤鲜红,说明火比较旺;

皮肤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说明有风邪或湿证;

罐内壁有水汽或皮肤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有湿气,这时可以在水泡附近刮刮痧来帮助排毒。

水泡小时无需处理,仅敷上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可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少许安尔碘,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皮肤不一定能判断出整体体质,而只是局部的生理状态。比如一些年纪大的人皮肤营养比较差,拔罐时间过长也会出现水泡,并不一定说明体湿。临床上还是应当四诊合参,通过整体状态来进行调养。

温馨提示

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过分追求拔罐后留印。

拔罐过程中和拔罐后都要注意保暖,拔罐后不宜立即洗澡。

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让患者仰卧平躺。

有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有严重心、肾、肝等脏器疾病及高热抽搐者禁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