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一女童坠楼,父母发起“轻松筹”得到70万元,网友扒出女童父母有房有车高收入,质疑其为何不先努力自筹就巨额众筹;广东梅州一女孩患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其父母通过“轻松筹”两天内便筹到了41万多元,网友扒出其家里有房有车有千万拆迁款……“轻松筹”一年募集1.8亿,却身陷道德漩涡,“轻松筹”真的变成“轻松骗”了么?
●爱心涌动
>>悲剧:乐山5岁女孩5楼飘窗坠落
6月30日上午,乐山5岁小女孩纪壹馨从邻居家5楼飘窗坠楼,被送医救治。7月1日晚,朋友圈出现一条目标金额为70万元的“轻松筹”项目链接,项目介绍以纪壹馨母亲的口吻:称“一天治疗费就花了3万多元,加上后续治疗,治疗费用之大,让我这个工薪阶层的人流干了泪,也拿不出来那么多钱。我现在犍为一家单位上班,月收入2000元左右……”
>>“轻松筹”70万目标14小时达成
该“轻松筹”项目在朋友圈被快速转发,短短2小时,筹款即达到10万元。仅14小时,显示已筹金额700292.89元。此外,还有不少热心人通过银行卡转账、微信红包、支付宝等形式捐款约16万元。
●网友质疑
这样的爱心速度在让一部分网友欣慰的同时,也引来部分网友质疑:
>>事发才1天仅花了3万就开始众筹?没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怎么能向社会求助?
>>有网友根据纪壹馨父母身份证信息质疑,两个住址显示有两套房,为何不卖房就求助?
>>70万元的金额是谁确定的?真的需要一次性筹那么多吗?
>>还有网友“扒”出纪壹馨父母的“公务员”身份,称两人每月公积金分别就扣1000多元,月收入才2000元,谁信啊?
>>有知情网友透露,此前纪壹馨母亲在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过贷款,还欠着账,筹款会不会被挪用还债务?
●当事人回应
女孩母亲苏溢彬心回应了网友提出的种种质疑:
>>在纪壹馨1岁多时,女孩父母因感情不和已离婚。
>>家里经济确实恼火,没有什么积蓄,“轻松筹”是热心网友提议的。
>>两人有3套房,有一套已挂到中介拟出售,但“不是说卖就能立即卖出去的”,她自己有一辆父亲过户给她的长城轿车。
>>70万目标金额,系家属预估的医疗费用,具体的费用医院并没有表明。
>>两人都是事业编制,女孩父亲的上一年度月均工资约4200元,扣除五险一金,拿到手也就2000多元。
◆“轻松筹”回应:已经与发起人取得了联系,若审核不通过,筹款将原路退回.
●相关新闻
近日,广东梅州一位女童患了视网膜母细胞瘤,为给女儿治病,女孩父母通过“轻松筹”等渠道求助,两天内便筹到了41万多元。但有网友指出,陈女士的家境殷实,其本人在某银行上班,有奥迪轿车,还有一间店铺和两套住房,此外,她家还是拆迁户,有200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根本不需筹款治病,有网友形容这是“骑单车的给开豪车的捐款”。
当事人回应:拆迁款只有200多万元,在安置区置换了两套安置房和一个店铺,到手的现金所剩无几,房子和店铺还在建设中,还没有交付,没有办理房产登记,没办法交易。“因为特别想救孩子,200万元是前期费用,可能接下来费用更多。家里有亲戚给了一点,200万元现在拿得出160万元左右,缺40多万元,所以发起这个‘轻松筹’。”
●轻松筹变身“轻松骗”?
数据显示“轻松筹”去年共有23000宗求助个案,募集了1.8亿元,全国有360万人在上面捐了钱。
>>它满足很多人的救急、救难
相比于公募基金会,轻松筹的程序相对简单:个人发布筹款项目、提交材料、轻松筹审核上线、按2%管理费将筹款拨付。
北京一家公募基金会的张媛举个有点极端的真实例子:一个求助者急需救命钱,找公募基金会求助,基金会走完流程把钱打到求助者账号上时,求助者可能因为没钱治病而死亡了,轻松筹解决了这个痛点。
>>若真有诈捐,轻松筹该不该担责?
募集资金数额虚高、受助人支配善款情况不透明,这让轻松筹身陷舆论漩涡。该平台负责人称,“轻松筹作为一个商业机构,对受助人如何支配筹得资金没有监管资格,我们确实无能为力。”
学界认为,如果在轻松筹平台上发生了诈骗,涉及的不仅仅是求助人的民事或者刑事责任,而且还需要探讨轻松筹平台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轻松筹联合创始人于亮表示:“最好的出路是民政部门能‘收编’我们,这样大家可能就愿意相信我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