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482|评论: 1

背粮上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7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兆勇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所读的龙台初中,1962年在中考时,93个毕业生共有8人(无一女生)考上安岳高级中学,我是其中之一。

  当时粮食减产,国库空虚,从当年起,停止了农村学生吃“皇粮”的待遇,学生必须从家中自带口粮,这就意味着吃苦受罪。由于我家劳力少,工分做不够,加之路远,我打算不再读书了,就在家做农活。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从毛家粮站赶回来,连训带劝把我教育了一顿。堂兄罗兆刚62级刚毕业,仅差几分也名落孙山,他天天登门做思想工作,另一个堂兄罗兆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刚分到安岳农业局工作,也跑来讲多读书的好处。

  虽情有不愿,但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1962年8月30日,我只好按时到校报名注册。从此开始了“背粮”的过程。

  每到星期六午饭后,成群结队的男女同学,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衣衫破烂,光着双脚(个别女同学也如此),或背着背篓,或拿上口袋,或挑一对箩筐,蜂拥挤出学校右侧的小门。那气势,如今天的消费者,到超市去抢购紧俏打折商品,引得无数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回家时,因为装粮的家什是空的,大家感觉还算轻松,如小兔奔跑,似小鸟飞翔。我家在偏僻的偏岩公社,单边有50多里,在天黑前都能赶回家中。不少远在李家合义、石羊复兴、驯龙华严、兴隆天林等公社的学友,单边在80~120里之遥,不少家长放心不下,或打着火把,或提上灯笼,到半路上迎接。

  星期天下午6点钟前,学生务必返回学校,把第二天蒸早饭用的粮食,用饭盒装好送到伙房,然后点名清人上自习。

  从家到学校,我们身负几十斤口粮,既是意志的考验,也是吃苦的磨练。走山梁穿丛林,先爬坡后下坎,荆棘藤蔓经常划伤手脚、挂破衣裤。晴天还好一点,下绵雨的季节小路泥泞,寸步难行。特别是路经岳新公社的对面坎和高石梯两处,上坡手脚并用怕倒退,下坎胆颤心惊怕“坐梭梭板”。

  两个多小时后,到了岳新公社街上,就走在安(岳)大(足)公路上,虽说没有那么吃力,但是困难更多。走在坑洼不平的石子马路上,脚板钻心地疼痛,经常打起血泡,这时,口干肚皮饿,日子也难过。还要翻过牛王寺、凉风垭、茶店子三个垭口,衣裤打湿好几遍,又被日晒风吹干。

  那个年代交通落后,班车班次极少,等车怕误事,买车票也舍不得花钱,说句大实话,也无钱买车票。身负几十斤口粮,艰难地走在马路上,晴天汽车跑过,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睁不开眼睛,雨天汽车跑过,泥水溅满全身,气得咒骂司机,他也听不见,更没有当回事。

  在长达3年的岁月中,有100多个星期天,农村学生都要背口粮上学,那苦难的历程,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难熬。酷热天,中暑的同学不少,寒冬季感冒的同学更多,有时医务室的蔡医生都忙不过来,我至少也去拿过10多次感冒药。

  回首往事,苦不堪言。记住过去,珍惜今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7-1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稀回忆起当年龙台中学的生活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