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 趣 象棋和围棋是咱们的国粹,无论男女老幼,就是不会下棋的,也多少接触或多少知道一点棋事。应了那句“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的老话,我对棋艺虽一窍不通,可身边就有几位棋坛高手,耳闻目睹,知道一点点下棋那些事。 下棋犹如习武,武林高手之间,往往互不服气,下一次,输了,一定还要再下,直到三番五次,彻底被打败,这才服气,拱手认输。有的,自认为高手,天下无敌,四处寻仇,一试高低。 我原来的单位有几位高手,棋艺十分了得。因为趣味相投,这些人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棋技。马延生就是其中一位。 一次,和马延生出差到某地,同行的人中,有一位赵某正好是当地人。路上,赵某对马延生说:我认识当地人李君,曾经拿过市里的中国象棋冠军,我向他提起过你,他说一定要会会你。马延生满脸不高兴,说:你不知道天外有天吗? 可能是因赵某的吹嘘,刚刚入住,李君就来到我们下榻的酒店,找到马延生,说了一些久仰久仰的客套话后,一定要和他切磋切磋棋艺。马延生推迟不过,只得勉强同意。于是,两人就在宾馆床上摆开棋局。同行数人,见论剑华山,两强相争,高人比试,会下的不会下的,齐刷刷的都围了上来,一看究竟。 马延生初来乍到,不知水深水浅,畏畏缩缩,不敢落子。而李君首开三步,便使出“当头炮”,拉开一副咄咄逼人的气势。开局过半,马延生便交子认输。一脸陪笑,说:好棋好棋;李君掩不住喜悦,说:承让承让。围观者有嬉笑的,有摇头的。第二局,马延生又是连连丢马丢车,溃不成军,李君步步紧逼,斩关杀将,不到十分钟,胜败已成定局。众人无不唏嘘。第三局马延生又是一路退败,穷于应付。很快已是残局,马延生推开棋子,连连摇手,说:领教了,不下了。李君嘴角上翘,满脸不屑,一副“不过如此”的样子,起身要走。众人一阵起哄,嘘声四起。旁边有替马延生不服气的,拦着李君,高叫:且慢,且慢。再来一局,再来一局。迟疑半天,李君勉强坐了下来,再摆棋局。 说来也怪,再次开局,小马似有神助,沉稳发力,落子有声,连连得手。而李君云里雾里,举棋不定,节节败退。小马越战越勇,风驰电掣,如同砍瓜切菜;李君犹豫再三,陋招频出,毫无还手之力。三局下来,马延生完胜,将棋子往前一推,也拱手称道:承让承让,起身要走。被李君一把拉住,要求再下。就这样,下了一个下午,李君见再无取胜希望,这才讪讪离去。 原来以为事情就此结束,谁知,一会李君又来了,要宴请马延生,去吃本地特产梭子蟹。马延生推辞不过,只得前去。我们围观的,作为陪客,也趁机蹭了一顿美餐。看来,李君是彻底服气了。 事后我问小马,怎么回事。小马说:听说对方是本地高手,一开始又锋芒毕露,我只能连连露怯,等看出他的棋路,再使出绝招治他。 连襟肖某喜好下棋,在圈子里多少有点名气,曾经在都江堰全市象棋比赛中,代表单位拿过名次。有一年,肖某来访。闲来无事,带着他去找我们单位的象棋第一把手刘春生。刘春生嘴上说:“欢迎欢迎”,却又借口说他手上有活,正忙,叫去找一个叫李峰的下。李峰只能算我们单位的二流棋手。今天明明是周日,我虽愚笨,立马明白刘春生的意思:你带来这个人算象棋几段几级?有什么能耐,就来找我下棋? 我只得带着肖某去找李峰下。不多一会,李峰背后多出一个观棋的,原来就是刘春生!没有过几招,李峰就难以支撑,败局已定。刘春生一看肖某棋路很野,绝非平庸之辈,一把推开李峰,坐到肖代成对面,重新开局。两人你来我往,拼拼杀杀,一个下午,互有输赢,握手言和。从此,我们家来了一位象棋高手的消息,在原单位棋界传开。刘春生也时不时主动找上门来,要和连襟下棋,共享博弈之乐。 这正是:棋坛如武坛,天外还有天,人前莫自大,谦虚路子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