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05|评论: 0

[生活资讯] 市中区获批全国首批“返乡创业试点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5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江市返乡农民工创业明星谢恒朝、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的大学生周方林、种莲种出大事业的农民王萍……这些都是市中区返乡创业者中的优秀代表。他们曾经背着行囊走南闯北,尝尽“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艰辛。如今,他们回到家乡发展,以自己的方式回馈家乡。
  日前,市中区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区,成为全国9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也是内江市唯一入围的县(区)。
  获得试点资格,将为市中区在返乡创业项目引导、组织渠道对接等方面带来更多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发返乡创业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试点建设以三年为期,市中区将承担创建返乡创业园区、搭建返乡创业平台、提升返乡创业服务能力等试点任务。
  12.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
  优惠政策激发返乡创业热情
  3月4日,位于市中区白马镇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刘明权正在为新成立不久的公司筹划相关事项。去年,刘明权看中了家乡优厚的创业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在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刘明权的新公司很快在市中区新建成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安营扎寨”。
  事实上,像刘明权一样的返乡创业者在市中区还有很多。市中区靖民镇长安村的谢恒朝,高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先后从事过建筑工、厨师、户外领队、义工等职业,辗转多地后最终回到家乡搞起了种养业和乡村旅游;大学生周方林,从学生时代就开始自主创业,毕业回到家乡后再次开启创业之路,2014年10月入驻黄桷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公司从事LED灯具生产与线上线下销售……
  据悉,市中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2.5万人。近年来,市中区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士返乡创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返乡创业企业家。
  截至目前,市中区已建成84个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实名登记全覆盖。自去年以来,市中区启动返乡就业创业项目36个,投资规模达4亿元,吸纳就业创业人员约8000人;全区新增就业岗位1万余个,举办免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30余次,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00余万元,财政贴息约150万元。
  劳务输出量大,扶持政策优厚,创业氛围浓厚,加之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好、市场潜力巨大等有利条件,使得市中区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区,成为全国9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也是内江市唯一入围的县(区)。
  据市中区发改局相关人员介绍,获得试点资格,将为市中区在返乡创业项目引导、组织渠道对接等方面带来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激发返乡创业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试点建设以三年为期,市中区将承担创建返乡创业园区、搭建返乡创业平台、提升返乡创业服务能力等试点任务。

  八大“回家工程”
  为乡友回家发展创造机遇
  “回家”创业做什么?这是每一个准备返乡创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早在去年,市中区就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有关文件精神,实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农村改革、“互联网+”、民生改善、基础建设、资源对接、资本合作等八大“回家工程”,供返乡投资者选择,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回家的乡友创新创业、再促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按照《市中区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实施方案》,到2017年,市中区将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个;新增高新企业2个,引进高新人才5人;新增外出务工人员及大学生返乡创业200人,带动就业1000人;新增电子商务创业50人,电子商务培训200人;新增返乡创业园区1个;新增内江籍农民企业家或知名人士返乡创业20人;新增特色优势产品5个,包装创业项目不少于100个。
  五大扶持政策
  重点培育“四类”主体创新创业
  作为全国首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区”,到市中区创业有何优惠条件?
  据了解,结合实际,市中区曾出台了《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创业工作试点方案》、《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印制了《内江市市中区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等政策宣传资料,给予返乡创业人员工商登记、税费减免、金融优惠、补贴奖励、创业服务五大优惠政策,重点培育返乡农民工、知名企业家、大学生群体、科技人才四类主体返乡创业,鼓励支持复转军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员等其他各类人员自主创新创业。
  从2015年6月起,返乡人员凡到市中区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登记注册并正常经营半年以上,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其中电子商务需半年交易1000笔以上或销售额在2万元以上);返乡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经就业部门认定后可给予40%的社保补贴和适当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对返乡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农业补贴政策支持条件的,可按规定同等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优化贷款审批流程,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10万元,期限2年,财政部门按规定贴息;贷款期满可展期2年,展期不贴息;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领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属于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可按规定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的财政贴息。
  “五大特色园区”
  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基地及载体
  刘明权所在的市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既是市中区建设的首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市中区为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为返乡创业者量身定制的创业基地之一。
  该孵化器总面积达一万余平方米,于2015年12月18日举行授牌暨企业入驻签约仪式,目前已有22家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入驻。
  “孵化器高标准建设软环境,让入孵企业真正实现‘拎包入住’,将企业管理成本降到最低。”据市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介绍,孵化器不仅为入驻企业提供场地、办公设施、资金等优惠政策,还配备有专业的创业导师,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创业咨询。
  记者了解到,在三年试点建设期内,市中区将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接国家“双创”及“回家工程”政策,抓紧创建“五大特色园区”,即依托永安、朝阳、凌家、龙门、伏龙等乡镇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积极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依托乐贤工业园区、白马科技孵化器、城西工业园打造的精品工业园区;以内江恒世达建材公司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为依托,打造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绿色基地;以内江市润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内江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项目为核心,打造生物科技园区;依托电子商务发展,建设电子商务发展集聚区,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基地及载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