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70|评论: 4

杂谈夹门关 ------ 徐大雷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2-3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邛崃经纬》文章
                                                       杂谈夹门关      
                                                           徐大雷

   “夹门关在邛南八十里,首分蒙水受导北流,下注火井江。” 场西之观音岩,两山夹峙,一水中流,形如关口,故称夹门关,简称夹关。水之源头曰大幕水,与太和水合,过夹门关,当地呼为夹关河,北流经道佐、平乐、下坝、至马湖与火井江合。源头至河口约五十里,流域皆荒僻险峻山区,古为濮人居地。濮人,属百濮,临邛称“布濮”。古代蒲、濮、僰、僕皆为-族,《司马相如列传》称“西蒲之长”,即指此族。故水曰布濮水,江曰白木江,夹关河又称白木江。古代通假字较多,白木与布濮谐音,还有人认为可称“百濮江”。而邛西之火井漕两岸缘山,亦为布濮地,于是,邛崃水系皆称布濮水,不同历史时期又称千仆水,仆千水,仆干水等。《汉书》:“仆千水东至武阳入江”。《华阳国志》所载,南河水为布濮水,亦曰白木江。白木江为何又成白沫江?据《平乐镇志》所载,民国年间,黄绍祥先生与文友闲游平乐江畔,见江水白沫甚多,实则为造纸废水所致,即占一绝云:“缘江观美景,又见夕阳横。白沫如银处,长來滩水清。” 众皆赞賞,并口口相传。先生又为平落小学谱写校歌,索性将江名写成“白沫江”,一经传唱,白木江约定俗成“白沬江”。
     古临邛山区素为濮人居地,在晉代又大量湧入生獠。李膺《益州记》云:“李雄据蜀,李寿引獠入蜀境,自象岭以北尽为獠居。” 临邛等地亦悉为獠据。除此以外,又杂以賨人。賨人属氐,为农耕民族,文化较先进,居于川东北一带,为巴人中一支,因以干为兵器,如板盾状,故称“板盾蛮”。秦并蜀時,蜀相陈壮杀蜀侯通国叛,丹犁、严道渠帅同叛。司马错再度伐蜀,板盾蛮悍勇被征,与巴人同为司马错军,乱平,留居严道古城附近。高祖为汉王時,发夷人还定三秦;既定,乃请还巴中,复其渠帅罗、仆、督、鄂、庹、夕、龚七姓,不输税赋。巴人呼税为賨,故称賨人。西晉成汉時,严道等地賨人与李氏同族,复揭旗帜,以响应起事,迫使晉汉嘉太守王载南逃宁州,许多地方亦弃逃,賨人并陸续迁入临邛一帶古属国弃地。一部分隨李骧、李寿作战,本地只留少数。此后东晋南北朝時,临邛、严道一带賨人亦被称为獠人,首领为保主,形成自治状态。《元和志》云:“宋及齐、梁不置郡县,惟豪家能服獠者,名为保主,总属益州。” 即说明獠人中包含有被称为獠人之賨人,后只称獠人,未称賨人。临邛一带濮、獠一直延续到元明時代,因服饰、语言等渐与汉人无别,后逐步融入汉族。今夹关、太和等尚有“大格老”地名,据说为獠人之遗址。
      宋初,邛州领七县,即临邛、临溪、火井、依政、安仁、蒲江、大邑。熙宁五年(1072),省临溪为镇入临邛。临溪并非临近江边,而是与盐有关,古代临、監、盐混用,故临溪即盐溪。但不是所有临字都与盐有关,如临邛之“临”,就与盐无关。因先有临邛,后有盐井,故无关。临邛与邛人亦无关,“蜀曰邛,皆夷种。”《华阳国志》載临邛“本有邛民”,乃指邛国人所市易之奴隶居此,并非土著民。古临邛为蜀之市易中枢,故有奴隶买卖。临邛亦不临近邛国,而是临近今荣经县之邛崍山,又称大象岭,海拔三千多米高,以九折板最险。此山原名邛笮山,山南为笮人与邛人地,以此山为界,非邛人笮人分界。刘昭《续汉书注》:“邛人自蜀入,渡此山,甚险难,南人毒之,故名邛来。”秦县界至此山,故名临邛。临溪不仅产盐,并产铁,为天然石锥,曰流支铁,火烧合之成各种铁器,甚剛。因石矿易发现,资源易尽。临溪西魏始置县,属蒲阳郡(邛州所领四郡之一),隋省之,唐复置,属邛州;因盐、铁资源易尽,宋熙宁五年省为镇入临邛。此时,邛州领六县及惠民监,临邛为州治。《元丰九域志》載:
      临邛:一十乡,临溪、夹门二镇,有临邛山,邛池。
      宋代,临溪、夹门二镇不是军镇,而是集镇、市镇、乡镇之类。为何?尚须简述古代镇之建置:古代在边关要塞设镇,驻兵镇守。北魏時设镇之地方有二类,一类设在不立州、郡地方,镇将兼理军务和民政;一类设在州、郡治所,镇将统军,而刺史、太守管理民政,但往往又有镇将兼任刺史、太守之职。唐代镇戌权力较轻,镇将只管防戌守御,品秩与县令相等。到唐末五代期间,节度使在所辖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防守之外,还向当地征收器甲粮饷,掌握地方实权。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罢掉镇使、镇将,收归权力于知县,除人口众多,商业繁荣之镇外,多被罢免。市大为镇,宋代县下之镇,多为集镇、市镇、乡镇之类。为了便於察考,将《九域志》载邛州所领其馀五县一并列出如下:
     火井:州西北六十二里。六乡,平乐一镇。有茶山、火井。
     依政:州东南五十里,一十乡,寿安、故驿(今固驿)二镇。有意悚山、蒲江(指江名)。
    安仁:州东北三十八里。一+二乡,后田、沙渠、头泊三镇,延贡一寨。有斜江。
     蒲江:州东南六十五里。六乡,合水、两界二镇,盐井诸寨。有惠民监,州南六十里,咸平四年置(咸平为宋真宗年号,四年即公元1001年),铸铁钱。按:惠民监直属邛州,在今蒲江县大兴镇。
     大邑:州东北四十里。一十乡,永安一镇,思安一寨。有大邑、思安二茶场。有鹤山、斜江。
     邛州所领六县-监,共五十四乡,一十一镇。以上所列之镇,皆不是军镇。而夹门镇因汉、濮、獠同处一地,情况特殊,地方政府须派兵守护,维持治安。但无镇将,亦属集镇。在宋以前夹关雖有名称,而无建置,但不失千年古镇之称。
     陸游在《老学庵筆记》载:“临邛夹门镇,山险处,得瓦棺,长七尺,厚几二寸,与今木棺略同,但盖底相反。骨犹不坏。棺外列置瓦器,皆极淳古。時靖康丙午岁也,李知几及见之。” 陸游未言何時之墓葬,只言棺外所列瓦器极淳古。此瓦棺应属崖葬,瓦棺不朽,汉人尚之,葬犹奢侈。东汉高坟瓦棺为蜀中之葬制,近世四川发现崖葬群较多,如新津宝子山及南充天宫山等发现之崖葬群,大致西汉无铭刻,东汉则有铬刻。
     元代邛州,《元地理志》载:至元十四年,立安撫司,兼行州事,寻罢司置州,属嘉定府路。二十年,并临邛、依政、蒲江三县入州。领县一:大邑。
     明代邛州,《明志》 :“元邛州。洪武九年,降为县,属嘉定州。成化十九年,复为州,直隶四川布政使司。南有夹门关,西有火井坝二巡检司。县二:蒲江、大邑。” 明清时期,市镇、关隘等距县城较远者,都设巡检分治之,为县令属官。而夹门关、火井坝二巡检司直属邛州,品秩比县令属官高,并配有军队,职权是防患夷獠,维护治安,管理市场,收取税赋,有一定行政实权。《民国县志》载:“成化以后,移火井县巡检司于夹门关,清乾隆以来又徙夹关门巡检于火井漕,故称夹门关而云夹门镇也。”元代火井县已并入大邑县,明代火井也不称县。早在宋代夹门关为临邛所属之夹门镇,非移巡检于夹门关而云夹门镇,沿袭旧称而已。《明一统志》所载邛州巡检司为二,非一,相亙巡行亦属正常,足见火井巡检更为重要。
     清代邛州仍为省直隶州,领大邑、蒲江二县,属上川南道。清初邛州改十乡为三里,康熙四年(1665),邛州知州蕭恆,陕西三原县人。其时实行里甲制,康熙四年定三里曰:封愛、文台、孝义,后又添相台里,共四里。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称夹关乡;19855月撤乡建镇至今。任乃强先生认为邛州南路自清代开场,而夹关河流域有山、丘、坝,占地理之利,雨水充沛,沟渠众多,灌溉方便,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漕运陸运通畅,市场繁荣。民国年间流行一平、二固、三夹关,南路占两个,其繁荣程度超过古老之西路。乾隆十二年至四十一年(17471776),清廷平定川西北大小金川,历时二十九年。 邛州北街陕西館乃陕西人会館,当時却是征战后勤仓库之一,粮食等军需物资集结于此,夹关、水口、火井等码头,船泊如云,漕运不绝,为军需后勤供给起到一定作用。民国初修建万福桥,李阳生先生撰书桥北一联,更能说明其繁华景象。联云:
      安心自江上行来,喜春日踏青,夏風祛暑,秋宵对月,冬岭探梅,肘后背行囊,槛旁排酒具,游目骋怀,漫道此间无乐土;
      举目向楼头望去,看群峰拱壁,双虹卧波,一水中流,两街并立,门前掛垂柳,桥下数归舟,山光浪影,庸知是处即秦淮。
     须说明,此联抄本中笫一句“安步自江上行来”,义亦通,但“步”字为仄声,不合辙,“步”为“心”之误。下联中“虹”为两读之字,读如“红”和读如“杠”之音,而义不变。此联应读“杠”音,否则不合调。邛崃人時说天上现“杠”,即虹。“桥下数归舟” 之“数”为动词,点之义。上下联末句“漫道此间无乐土”,对“庸知是处即秦淮”,其义即隨便说这里没有乐土,哪里知道这个地方就是秦淮。秦淮为河名,指杨州等,乃繁华游览之地,唐·杜牧《夜泊秦淮》诗中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夹关可与之媲美。此联甚工,足见其人文風貌,繁华景象。今天,夹关展现茶乡水寨,景象更盛於前。此地山水如画,生态文明,古风淳朴,热情好客,为邛崃又一旅游胜地。吾几度親临,感触良深,姑凑小诗赞云:白沫江头饱看山,祥云映带夹门关。茶乡水寨佳游处,生态和谐好体闲。
    夹关镇有一“香巖寺”,今写成“香嚴寺”,当然可以,但不能说原来就是“香嚴寺”。古代巖与嚴通,今人很少用到《康熙字典》,查该《字典》“嚴”字,其词条中就有“嚴”为“巖”之省文,因此,香嚴寺就是香巖寺,只不过将“巖”省写为“嚴”而已。今巖简化为“岩”,嚴简化为“严”,便不知就里,故须道明。
   近年打造旅游文化,各地驱之若鹜。炒作历史人文,个中却有誇大,穿越,移植,顛倒之弊,真假混杂。若治史者须严谨,因年代久远,世事变迁,其错亦难免。但不能私心意造,须对历史负责,社会负责,后人负责。有人提出“含金量”与“含真量”,含金量重在功利,含真量重在史实。只有含真量才能体现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不慎。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只是说夹关。对邛崃的历史的一些说法,也提出来自己的见解。

发表于 2015-12-16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察详实,许多不知道的第一次看见,谢谢!

发表于 2016-1-18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好东西

发表于 2016-1-18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须说明,此联抄本中笫一句“安步自江上行来”,义亦通,但“步”字为仄声,不合辙,“步”为“心”之误。下联中“虹”为两读之字,读如“红”和读如“杠”之音,而义不变。此联应读“杠”音,否则不合调。邛崃人時说天上现“杠”,即虹。“桥下数归舟” 之“数”为动词,点之义。上下联末句“漫道此间无乐土”,对“庸知是处即秦淮”,其义即隨便说这里没有乐土,哪里知道这个地方就是秦淮。秦淮为河名,指杨州等,乃繁华游览之地,唐·杜牧《夜泊秦淮》诗中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夹关可与之媲美。此联甚工,足见其人文風貌,繁华景象。】

这段文字叙述的“问题”,我那个书法楹联朋友(就是2015.12月为夹关奉献对联的那个朋友——兰梦宁) 曾经对 我说过 类似问题........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