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经济下行带来财政收入的锐减,过去政府主导投资的发展模式受到极大挑战,PPP开始被财政部提上议事日程。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在全面深化改革、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资本充裕但难以进入公共领域的背景下,本届政府力推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资金融通是保障“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核心要素,沿线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融资支持,单一的投融资模式难以满足发展需要。政府应该有效运用PPP模式创新,尽快打通“一带一路”的融资渠道。 到2020年前,我国将面临着3个“1亿人”的城镇化问题,公共投资需求达数十万亿元。这些巨额资金需求单靠政府财政远远不够,在公共领域使用PPP不仅必须而且迫在眉睫。通过设立PPP引导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来购买,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